固始县大鼓镇

固始县张广庙镇的名人有谁?
1个回答2024-04-14 13:59
郑岸南原先是乡党委书记,他这一届较为著名人人都知道。李泽平是张广庙镇徐楼村人,人民代表。昌福才是在90年代发展于珠海市,实力建筑商,是张广庙镇真正有钱的人。
固县镇的历史名人
1个回答2024-05-12 10:59

固县镇人才辈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三国时的魏延、晋时的张昌和南北朝时的张惠绍。
三国名将魏延,据《三国志·魏延传》记载:“魏延(?—234年),字文长,三国义阳人”。其少时“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为牙门将军。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秋,刘备为汉中王,提拔魏延为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后进拜镇北将军,建兴元年(223年)封都亭侯。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进驻汉中,魏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是年大破魏军费瑶、郭淮部,升任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封南郑候。其人善养士卒,勇猛过人,胸怀韬略,智计非凡,为蜀汉立国创下了汗马功劳。但其计谋为“一生谨慎”的诸葛亮所不取。在诸葛亮死后,因与杨仪不和,被害,“遂夷延三族”。因魏延在当朝被定性为判臣。加之陈寿所著《三国志·魏延传》中指出:“本指如此,不便背叛”,使其在后世历史上成为一个有争议的人物。故其后人不敢为其立碑续传。为其身后留下了千古之谜。但根据后人考证,固县镇(当时为义阳县)的魏家小河即为其故里,现在桐柏县以东,信阳市以西,湖北省随州市以北的方圆百里内仅有固县的魏岗和魏家小河是以魏姓命名的村庄。村庄内留有魏家祠堂遗址和栓马桩等遗迹。且有大量民间传说可考。
张昌(?——304年),西晋义阳人,是晋末起义将领。其人武功过人,好论攻战,曾任平氏县吏之职。西晋末年,皇室腐败,各地接连爆发起义。晋惠帝太安元年(302年),张昌潜往外地,诈称受命于朝廷,招兵买马,聚起千人,屯集于江夏郡安陆县古崖山中。太安二年(303年),张昌以“当有圣人出为民主”为由率2万人公开举旗造反,攻占江夏郡,并与山都县(令湖北省谷城县东南)吏丘沈合作,丘沈更名为刘尼,诈称汉室后裔,自称天子,张昌任相国。设置百官,修造宫殿,并编制竹鸟,饰以五彩,放置食物以引诱鸟聚集,以应凤凰来朝吉兆。建之神凤、郊祀、服色皆仿汉制,江夏,义阳一带从者如流。据《晋书·张昌传》记载:“旬月之间,众至三万”。夺取郡县势如破竹。《资治通鉴·晋纪》中也记有“荆、江、徐、杨、豫五州之境,多为昌所据”。势力波及今豫、鄂、湘、赣、闽、浙、苏7省。给西晋王朝以沉重打击。同年秋,张昌被西晋刺史刘弘大军围攻,终因寡不敌众而溃败,南逃至今湖南岳阳一带。次年被捉杀害。
张惠绍(456—519年),字德继,南北朝义阳人,南齐明帝时为直阁,后出竟陵横桑戌主。南齐永元(499—500年)年间母丧归乡,闻梁高祖萧衍起兵,遂投奔,为中兵参军,加宁朔将军、军主。后累有战功,迁辅国将军等职,封石阳县候,邑500户。又历迁骁骑将军,太子右卫率,增邑200户。梁天监四年(505年)率部北伐,破北魏宿预,生俘城主。六年大败魏军于钟离,增邑300户,任左骁骑将军,出为持节、都督北兖州诸军事、冠军将军、北兖州刺史。后招降北魏宿预、淮阳二城,进号智武将军,增邑200户,入为卫尉卿、迁右卫将军,出为持节、都督司州诸军事、信威将军、司州刺史,领安陆太守。天监十八年(519年)卒,梁高祖“恻怆于怀”下诏赠护军将军,给鼓吹一部,布100匹,蜡200斤,赐谥号忠。

固始县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3-09 01:30

固始县位于河南省东南端,豫皖两省交界处,南依大别山,北临淮河,属华东与中原交融地带,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分界线)穿境而过,素有“北国江南,江南北国”之称。固始县位于东经115°21′~115°56′,北纬31°46′~32°35′。南北最长94.16公里,东西最宽56.19公里,总面积2916平方公里。东与安徽省霍邱县相接,北与安徽省阜南县隔淮河相望,西北、西、西南分别与淮滨、潢川、商城三县相连,南与安徽省金寨县分界,东南角邻安徽省六安市叶集区。固始是河南省第一人口大县,同时也是河南省首批五个重点扩权县(市)、十个省直管县(市)之一、五个规划建设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1固始自古文风昌盛,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为“河南省十大文化强县”之一。2固始书法群体备受国内外书法界关注,被中国文联和中国书协命名为“中国书法之乡”。因历史上有四次较大规模人口南迁,其后裔又逐渐播迁至闽、粤、台、港、澳、东南亚和欧美各地,固始又有“唐人故里,闽台祖地”和“中原第一侨乡”之称。2每年承办由中国侨联主办的“中原(固始)根亲文化节”。

固始县有哪些名人
1个回答2024-03-13 14:02
古代:孙叔敖,陈元光,王审知,杨行密,吴其浚,祝庆藩,胡综等
近代:余成斌,毛和发等
固始县有哪些名人
1个回答2024-05-17 05:11
古代:孙叔敖,陈元光,王审知,杨行密,吴其浚,祝庆藩,胡综等

近代:余成斌,毛和发等
固县镇的历史名人
1个回答2024-01-04 11:00

固县镇人才辈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三国时的魏延、晋时的张昌和南北朝时的张惠绍。
三国名将魏延,据《三国志·魏延传》记载:“魏延(?—234年),字文长,三国义阳人”。其少时“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为牙门将军。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秋,刘备为汉中王,提拔魏延为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后进拜镇北将军,建兴元年(223年)封都亭侯。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进驻汉中,魏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是年大破魏军费瑶、郭淮部,升任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封南郑候。其人善养士卒,勇猛过人,胸怀韬略,智计非凡,为蜀汉立国创下了汗马功劳。但其计谋为“一生谨慎”的诸葛亮所不取。在诸葛亮死后,因与杨仪不和,被害,“遂夷延三族”。因魏延在当朝被定性为判臣。加之陈寿所著《三国志·魏延传》中指出:“本指如此,不便背叛”,使其在后世历史上成为一个有争议的人物。故其后人不敢为其立碑续传。为其身后留下了千古之谜。但根据后人考证,固县镇(当时为义阳县)的魏家小河即为其故里,现在桐柏县以东,信阳市以西,湖北省随州市以北的方圆百里内仅有固县的魏岗和魏家小河是以魏姓命名的村庄。村庄内留有魏家祠堂遗址和栓马桩等遗迹。且有大量民间传说可考。
张昌(?——304年),西晋义阳人,是晋末起义将领。其人武功过人,好论攻战,曾任平氏县吏之职。西晋末年,皇室腐败,各地接连爆发起义。晋惠帝太安元年(302年),张昌潜往外地,诈称受命于朝廷,招兵买马,聚起千人,屯集于江夏郡安陆县古崖山中。太安二年(303年),张昌以“当有圣人出为民主”为由率2万人公开举旗造反,攻占江夏郡,并与山都县(令湖北省谷城县东南)吏丘沈合作,丘沈更名为刘尼,诈称汉室后裔,自称天子,张昌任相国。设置百官,修造宫殿,并编制竹鸟,饰以五彩,放置食物以引诱鸟聚集,以应凤凰来朝吉兆。建之神凤、郊祀、服色皆仿汉制,江夏,义阳一带从者如流。据《晋书·张昌传》记载:“旬月之间,众至三万”。夺取郡县势如破竹。《资治通鉴·晋纪》中也记有“荆、江、徐、杨、豫五州之境,多为昌所据”。势力波及今豫、鄂、湘、赣、闽、浙、苏7省。给西晋王朝以沉重打击。同年秋,张昌被西晋刺史刘弘大军围攻,终因寡不敌众而溃败,南逃至今湖南岳阳一带。次年被捉杀害。
张惠绍(456—519年),字德继,南北朝义阳人,南齐明帝时为直阁,后出竟陵横桑戌主。南齐永元(499—500年)年间母丧归乡,闻梁高祖萧衍起兵,遂投奔,为中兵参军,加宁朔将军、军主。后累有战功,迁辅国将军等职,封石阳县候,邑500户。又历迁骁骑将军,太子右卫率,增邑200户。梁天监四年(505年)率部北伐,破北魏宿预,生俘城主。六年大败魏军于钟离,增邑300户,任左骁骑将军,出为持节、都督北兖州诸军事、冠军将军、北兖州刺史。后招降北魏宿预、淮阳二城,进号智武将军,增邑200户,入为卫尉卿、迁右卫将军,出为持节、都督司州诸军事、信威将军、司州刺史,领安陆太守。天监十八年(519年)卒,梁高祖“恻怆于怀”下诏赠护军将军,给鼓吹一部,布100匹,蜡200斤,赐谥号忠。

固安县宫村镇
1个回答2024-03-15 01:12
宫村镇 所属地区:河北固安县

宫村镇(GongcunZhen),位于中国河北固安县境西北部,白沟河东岸。北隔永定河与北京市相望。面积75.9平方千米,人口3.46万。辖43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宫村。

宫村镇的农业主要分为传统作物和蔬菜种植。在传统作物方面本镇主要种有大田作物玉米、小麦、花生。蔬菜方面本村主要种有棚菜和陆地蔬菜两种,其种植品种为茄子、豆角、西红柿、黄瓜、白菜、甜椒、芹菜等品种。
城固县原公镇党家村?
1个回答2024-03-19 04:38
渭南市韩城市党家村,唯一两地能联系起来的--韩氏。
韩城市西庄镇党家村---韩氏发源地之一。
早在远古时代便是人类生息繁衍之地,夏商时称“龙门”,周初称“韩国”,春秋时谓“韩塬”。
城固县原公镇西坝村韩家巷---韩氏宗祠。
位于城固县原公镇的韩氏宗祠建于明代、复建于清道光年间,是这里保存较好的古迹。当地的古民居人都是明清建筑。
固始县的著名人物
1个回答2024-05-24 21:55

孙叔敖胡综丁奉魏敬陈政陈元光陈元光王潮王审邽王审知施琅郑成功祝庆藩李耐慎穗昭寿吴元炳孝瞎蒋湘南秦树声丁逊之李孟群陈家庚凌钺蒋光慈卜万昌卜科余成斌宋治民余克勤杨森毛和发金振中

固始县起源?
1个回答2024-03-15 06:58
固始在夏、商为蓼国地(蓼故都在固始县东北的蓼城岗遗址),在西周为蓼、蒋、黄、潘等国地,春秋中期,楚灭此地诸国,建期思县,固始彼是为期思县之潘乡,又名寝丘邑。西汉,于潘乡(寝丘邑)置寝县。东汉建武二年(公元26年),光武帝刘秀封其妹婿大司农李通为固始候,县名由寝改为固始。关于固始县名,明嘉靖固始县志记载:“史记正义日,孙叔敖以寝丘土寝薄取为封邑,李通慕叔受邑,光武嘉之,改名固始。臣按:县名日方此,岂因通与帝首事,欲其坚固初始欤?”可见,固始县名是取“坚固通始”之意,由引沿用至今,已有近二千年。 另一典故有云:“成大事者,必固其始,善其终”。
  境内拥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分别是陈氏将军祠(陈元光祖祠)和番国故城遗址。
  与闽台的关系
  据1953年台湾户籍统计,当时户数在500户以上的100个大姓中,有63个姓氏的族谱上记载其先祖来自“光州固始”。这63个姓氏的户数,占台湾总户数的80.9% ,表明每5户台湾居民中有4户祖地在固始。
  宋代以后,不少福建人谈及自己的祖先时,都说是从“光州固始”迁来。明清时期又有不少福建人迁至台湾。从而形成了闽、台人对光州固始的祖根认同,闽台一些宗庙祠堂里镌刻“宗由固始,将军及泽”
  据有关闽台“移民资料”中介绍,先祖来自河南固始的族谱有16部之多,分布于福建奇迹、泉州、南安、安溪、永春、漳州、龙海、仙游、长乐、诏安等地 。在台湾省陈、黄、丘、宋、林等18部大姓族谱上都记载着其“先祖为光州固始人”。
  姓源地
  全部或部分以固始县为姓源的有:潘、蓼(廖)、蒋、寝、安、娄、英、甄、期思(期)、黄、沈、孙、复等。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