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曾国藩张汝德

如何评价《曾国藩家书》
1个回答2023-04-17 13:05
两个字感悟:慎独
世人对曾国藩的评价
1个回答2024-03-31 07:17
胡林翼:曾公素有知人之鉴,所识拔多贤将。

李瀚章:其深识远略,公而忘私,尤有古人所不能及者。

石达开:虽不以善战名,而能识拔贤将,规划精严,无间可寻,大帅如此,实起事以来所未见也。
如何评价曾国藩的一生?
1个回答2024-05-28 20:18
古今中外的猛人,大多少年早慧,天资过人,但曾文正公是例外。

曾国藩历来以天资愚钝著称,其成功纯靠个人立志、奋斗、读书、反省、写日记——以至于梁任公都感慨,普通人很难学习古代的明君贤臣,但一定可以学习曾文正,“若曾文正之尽人皆可学焉而至,吾所敢言也”。

这套书的作者是张宏杰,共有三本书,第一本写曾国藩本人,第二本写家人,第三本写同事与对手。我觉得对于大一新生而言,最重要的是打开眼界,各个领域的经典书籍都读一读。
然后选出几个比较感兴趣的方向精读,对于人生目标的设立和规划未来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这里给大一新生们推荐一些各个领域的经典作品,都是些比较浅显易懂的入门书籍,新手小白也能读懂。
求后人对曾国藩的评价
1个回答2022-06-15 15:42
立德,立言,立业
怎样评价曾国藩
1个回答2024-05-09 23:38
曾国藩(1811~1872),字伯涵,号涤生,原名子城,派名传豫,清湘乡县荷叶塘(今双峰荷叶乡)人。23岁取秀才,入县学;24岁入岳麓书院,中举人;道光十八年(1838),殿试中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入翰林院,从倭仁等习程朱理学,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侍讲学士、文渊阁直阁事,后擢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升礼部右侍郎、署兵部左侍郎。曾两次上疏,为清廷出“教诲、甄别、保举、超擢”之策,为朝延赏识。道光三十年,署工部左侍郎。咸丰元年(19851),署刑部右侍郎,咸丰二年,署史部左侍郎。是年四月,出任江西乡试正考官,忽报母丧,告假回家守孝。
其时,太平军从广西进军湖南,围长沙,克武昌,轻取沿江州县,江南大震,咸丰二年十二月,曾国藩奉命在湖南帮办团练以抗拒太平军。曾以罗泽南的乡勇为基础,“别树一帜,改弦更张”。创办以“忠义之气为主”的湘勇,将办团与办练分开,着重练勇,网罗罗泽南、彭玉麟等一批程朱理学信徒,以及同乡、同学、亲友为骨干将领, 知识分子为营官,招募身强力壮的农民为士兵,组成一支地主阶级武装。利用封建宗法关系作为维系湘勇的链条,士兵由营官招募。每营士兵只服人营官一人,整个湘勇只服从曾国藩一人,形成严格的封建隶属关系,较绿营兵战斗力强。他驻衡州,造战船,劝捐助饷,大事训练。咸丰四年(1854),湘勇练成水陆两军17000多人,成为镇压太平军、维护清王朝统治的重要支柱。

曾国藩治学严谨,崇尚儒学,其学术思想以程朱理学为主体,把中国封建文化归纳为“义理、词章、经济、考据”四门学问,有独特见解,对当时和以后均有一定影响。他提出“早、扫、考、宝、书、蔬、鱼、猪”的“八字家训”,反映了曾“修身、齐家”的封建道学思想。所为古文,卓然成家。文秉桐城派之衣钵,为一时所宗。其家书、日记,人颇称道。其著述多收入《曾文正公全集》,计128卷;今辑有《曾国藩全集》。
求后人对曾国藩的评价
1个回答2024-05-17 01:24
千秋之功臣,万世之罪首。沽名钓誉者,杀人如麻而又成天写道德文章。从天津教案就看出其也不怎么高尚。没有民族气节,满清的走狗,刽子手。辛亥革命期间,袁世凯没学他算是民族之幸。如果袁大头学他充当满清走狗,那么武昌起义难以成功,历史进程必将延缓。我觉得左宗棠,林则徐和袁世凯等都比曾国藩贡献大,至少不伪善。
我们该怎么评价曾国藩这个人物?
1个回答2024-06-17 20:50
曾国藩 ,满清奴才僵尸文化的代表人物。镇压人民反抗种族压迫的侩子手,曾剃头。文化上是黑的很!对待种族奴役社会统治者,是忠得很,对待反抗种族压迫,复兴华夏文明的义军,是凶得很。捧他的人还会是好东西?
曾国藩读道德经在扉页上写下八个字
1个回答2024-02-08 00:23

      曾国藩读《道德经》时在扉页上写下八个大字:大柔非颤坦柔,至刚无刚。

晚清名臣曾国藩,以礼部二品左侍郎投笔从戎,受命组建湘勇。起初他信奉“宁可直中取,不向曲中求”的思想,为人便是直来直去,常常不给人留颜面。他和他组建的湘军,处处碰壁:在长沙与绿营斗法,与官场不合,在江西与人争强斗狠,最终在靖港遭遇惨败,曾国藩投江自溺,几乎身死。这时有人向他推荐了《道德经》,希望他能认真读一读。

靖港之役惨败后,曾国藩以奔父丧为名,退隐家中一年多,深刻自我反省,认真重读《道德经》。有了人生的阅历,他发现《道德经》所谓“柔弱胜刚强”,才是入世应该漏肆秉持的真理。看似是消极的出世,实则是积极的入世,只有以“天下之至柔”,才能“驰骋天下之至坚”。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曾国藩在《道德经》的扉页上写下八个大字:大柔非柔,至刚无刚。正是在事业低谷期做了充分的反思,有了思想上的转变,才让曾国藩后期走得越来越稳。永不犯错是神的准则,尽量少犯错是人的目标,及时改正则是智者的选择。

自省,是认清自己的必修课,在自省中获得经验,化不足为优势。真正的聪明人都懂得,唯有拥有刮骨疗伤的勇气,才能收获新生的惊喜。反省自己,是一种处世的智慧。怨天尤人的人,只会在过失中沦陷;经常自省的人,才能在反思中向前。

人生如同万里长征,低谷和迷茫在所难免,一味抱怨的人,会被困在原地,而懂得审视自己的人,则有机会获得重生。

曾国藩说 有才无德为小人 有德无才为庸人 怎么看待
2个回答2022-06-15 10:12

一个优秀的人才时,会说他“德才兼备”,可见“德”与“才”是衡量人才优秀与否的双重标准。对于真正的英才来说,德与才缺一不可。

曾国藩对英才的要求,他希望英才能有好的德行、扎实的学习,同时也希望他们能把这些德行学习用到生活中解决一些现实的问题。这个世界不需要道德的宣扬者,而是需要坚守道德底线的人,不需要没有道德水准的人才,而是需要能带动整体运势正常发展的君子。

【原文】

德而无才以辅之,则近于愚人,才而无德以主之,则近于小人。

【译文】

有道德却没有才能来辅助,那么,这样的人就近似于愚笨之人,有才能却没有道德来主持,那么这样的人就近似于小人。

出自清曾国藩《曾国藩全书》

单田芳评书曾国藩主要人物
1个回答2024-03-02 03:38
评书《曾国藩》主要讲述曾国藩出仕以后如何平定太平天国及处理天津教案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