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县相声小品

梅县的名人是谁
1个回答2022-08-27 04:05
哥哥张国荣祖籍也是梅县的
梅县的名人是谁
1个回答2024-01-03 20:05
梅县的名人:

1、清末著名外交家黄遵宪;

2、李金发我国第一个象征主义诗人;

3、宋湘清代著名的诗人;

4、中国十大元帅之一叶剑英;

5、朱云卿红四军的第一位参谋长;

6、嘉禾电影公司创始人:邹文怀 ;

7、香港著名歌手、演员张国荣籍贯广东梅县

8、香港娱乐圈名人黎明籍贯广东梅县香港模特、演员;

9、2001年香港小姐冠军杨思琦籍贯广东梅县 ;

10、台湾女子天团SHE成员ELLA陈嘉桦籍广东梅县客家人;

11、台湾著名音乐人罗大佑祖籍广东梅县客家人 ;

12、肖向荣少将梅县石扇新田村;

13、台湾电影大师杨德昌祖籍广东梅县 ;

14、台湾电影大师侯孝贤祖籍出生地广东梅县。
梅县百岁山来历?
1个回答2024-02-02 02:13

百岁山,位于梅州城东,原名白花寨,又名百姑寨,由三座高矮递增的小山头组成。从1998年起,由梅州联合中学退休的朱仁权老师发起并以“新愚公”精神4年锄出6公里的登山道,发动市民自发捐资和管护,历经十年,将荆棘丛生、寸步难行的山脊开辟成2米宽、1445级的水泥登山路,成为市民登山健身之所

黄梅县古代有名人吗?
1个回答2024-03-04 03:01
黄梅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民风纯朴,文化底蕴深厚。早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隋开皇

十八年(公元598年)始称黄梅县,距今有1450年历史。黄梅是驰名中外的佛教禅宗圣地,是全国五大剧种之一黄梅戏的故乡,是鄂东红十五军诞生地,还是闻名全国的 “楹联之乡”、“诗词之乡”、“武术之乡”、“挑花之乡”、“白头鹤之乡”。“唯楚有才,鄂东为最”。这里诞生了中国佛教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哺育了明朝哲学家瞿九思、兵部尚书汪可受;清朝探花、一代廉臣帅承瀛;走出了中国近代哲学家、北京大学副校长汤用彤,著名民主人士、民革中央秘书长梅龚彬;孕育了当代教育家、独树一帜的文学巨匠废名(冯文炳),我国著名法学家、东京审判的国际大法官梅汝璈,中共湖北省委书记赵辛初、中国最高法院院长周强等。
黄梅县方言有何特点
1个回答2024-03-25 07:36
黄梅,位于湖北省最东端,连赣接皖,地处吴头楚尾,素有“鸡鸣三省”之称。这里是黄梅戏的发源地,所以又有黄梅戏故乡之称。黄梅县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即公元598年,因山上多黄梅树而得名,距今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她南临浩浩扬子江,北依巍巍大别山,往北群山起伏,东南湖港交错,县城以下平川百里,全县总面积1700平方公里,总人口96万,全县16个乡镇,512个行政村。 由于黄梅县幅员辽阔,方言种类甚多,甚至每个乡镇的方言都有所区别,但其主要分为上乡话和下乡话,上乡话与下乡话的划分以孔垅镇为界,孔垅镇以北为上乡,孔垅镇以南为下乡,并且在语言上有很大的差异。上乡话以城关方言为代表,下乡话以小池方言为代表。黄梅方言由来已久,已无从考证,很多词汇现已不知道它的原字词是什么,在本汇编中所例方言字词也就不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它的含义了,我们只能是取它的读音。

黄梅话中有很多语汇非常经典,作为地方文化有必要继承和发扬。但是现在有很多的黄梅年轻人不会说黄梅话,很是忧虑,因此,特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可能有些不正确,欢迎大家更正,也欢迎大家来这里补充。

一、 称谓篇

我 恩哦(连读)

你 恩

他 Kai( 上乡)、 Kei (下乡)

我们 恩哦带地(上乡)、恩哦队地(下乡)

你们 恩带地(上乡)、恩队地(下乡)

他们 Kai带地(上乡)、Kei对地(下乡)

父亲 罢把、(过去叫爹)、老头儿(下乡)

母亲 恩妈

爷爷 嗲dia(上乡)公 (下乡)

奶奶 奶(上乡)婆(下乡)

外公 嗄公嗲dia(上乡)、嗄公(下乡)

外婆 嗄婆奶(上乡)、嗄婆(下乡)

舅舅 母 (第二声)

舅娘: 舅娘(上乡)、舅姆娘(下乡)

小舅子: 母舅(上乡)、恩阿儿母舅(下乡)

小姨子: 姨娘

中年妇女: 假乃(上乡)、嫂儿(下乡)

老年妇女: 奶奶(上乡)、老码儿(下乡)

姐姐: 假(上乡)、姐(下乡)

妹妹: 老谜(上乡)、妹(第三声)子(下乡)

弟弟: 恩哦恩阿乃、老弟乃(上乡)、恩哦兄弟(下乡)

小孩子: 细恩阿儿(上乡),小板

二、人体部位:

眼睛: 恩安今

眼镜: 恩安镜(进)

牙齿: 恩阿 齿

膝盖: 塞及波(上乡)客基波乃(下乡)

肋骨: 豆板骨

额头: 恩哎孔

腋下: 西爱哈(上乡)些哈(下乡)

胯下: 卡裆

脚踝骨 螺丝骨

头发: 头毛

指甲: 织蓬儿

理发: 剃头

三、 日常用品

鞋子: 孩子

背心: 搭乃

毛线衣: 绳乃袄(上乡)

口袋: 荷包

内裤: 裤头乃 、裤叉乃

上衣: 褂乃



四、 方位

这里: 带地(上乡)、对地(下乡)

那里: 武(第3声)地(上乡)、喂地(下乡)

这样: 带样(上乡)、对么样(下乡)

那样: 武(第3声)样(上乡)、喂么样(下乡)

上面: 上头

下面: 哈头

里面: 里头

外面: 外头



轮子:多平乃 梅花:迷花 巷子:龙(四声)乃 下雨:哈而 鸟:吊(3声)乃 玉米:儿(四声)楼)吃饭:过夜

昨天:撮日,明天:门奏

前天:切日,后天:老后日

上午:上奏,下午:哈奏,晚上:呀地

怎么办:将是莫改,惨脱丢

细米小俺乃,米俺米摞的。
黄梅县方言有何特点
1个回答2024-05-23 11:04
黄梅,位于湖北省最东端,连赣接皖,地处吴头楚尾,素有“鸡鸣三省”之称。这里是黄梅戏的发源地,所以又有黄梅戏故乡之称。黄梅县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即公元598年,因山上多黄梅树而得名,距今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她南临浩浩扬子江,北依巍巍大别山,往北群山起伏,东南湖港交错,县城以下平川百里,全县总面积1700平方公里,总人口96万,全县16个乡镇,512个行政村。 由于黄梅县幅员辽阔,方言种类甚多,甚至每个乡镇的方言都有所区别,但其主要分为上乡话和下乡话,上乡话与下乡话的划分以孔垅镇为界,孔垅镇以北为上乡,孔垅镇以南为下乡,并且在语言上有很大的差异。上乡话以城关方言为代表,下乡话以小池方言为代表。黄梅方言由来已久,已无从考证,很多词汇现已不知道它的原字词是什么,在本汇编中所例方言字词也就不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它的含义了,我们只能是取它的读音。

黄梅话中有很多语汇非常经典,作为地方文化有必要继承和发扬。但是现在有很多的黄梅年轻人不会说黄梅话,很是忧虑,因此,特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可能有些不正确,欢迎大家更正,也欢迎大家来这里补充。

一、 称谓篇

我 恩哦(连读)

你 恩

他 Kai( 上乡)、 Kei (下乡)

我们 恩哦带地(上乡)、恩哦队地(下乡)

你们 恩带地(上乡)、恩队地(下乡)

他们 Kai带地(上乡)、Kei对地(下乡)

父亲 罢把、(过去叫爹)、老头儿(下乡)

母亲 恩妈

爷爷 嗲dia(上乡)公 (下乡)

奶奶 奶(上乡)婆(下乡)

外公 嗄公嗲dia(上乡)、嗄公(下乡)

外婆 嗄婆奶(上乡)、嗄婆(下乡)

舅舅 母 (第二声)

舅娘: 舅娘(上乡)、舅姆娘(下乡)

小舅子: 母舅(上乡)、恩阿儿母舅(下乡)

小姨子: 姨娘

中年妇女: 假乃(上乡)、嫂儿(下乡)

老年妇女: 奶奶(上乡)、老码儿(下乡)

姐姐: 假(上乡)、姐(下乡)

妹妹: 老谜(上乡)、妹(第三声)子(下乡)

弟弟: 恩哦恩阿乃、老弟乃(上乡)、恩哦兄弟(下乡)

小孩子: 细恩阿儿(上乡),小板

二、人体部位:

眼睛: 恩安今

眼镜: 恩安镜(进)

牙齿: 恩阿 齿

膝盖: 塞及波(上乡)客基波乃(下乡)

肋骨: 豆板骨

额头: 恩哎孔

腋下: 西爱哈(上乡)些哈(下乡)

胯下: 卡裆

脚踝骨 螺丝骨

头发: 头毛

指甲: 织蓬儿

理发: 剃头

三、 日常用品

鞋子: 孩子

背心: 搭乃

毛线衣: 绳乃袄(上乡)

口袋: 荷包

内裤: 裤头乃 、裤叉乃

上衣: 褂乃



四、 方位

这里: 带地(上乡)、对地(下乡)

那里: 武(第3声)地(上乡)、喂地(下乡)

这样: 带样(上乡)、对么样(下乡)

那样: 武(第3声)样(上乡)、喂么样(下乡)

上面: 上头

下面: 哈头

里面: 里头

外面: 外头



轮子:多平乃 梅花:迷花 巷子:龙(四声)乃 下雨:哈而 鸟:吊(3声)乃 玉米:儿(四声)楼)吃饭:过夜

昨天:撮日,明天:门奏

前天:切日,后天:老后日

上午:上奏,下午:哈奏,晚上:呀地

怎么办:将是莫改,惨脱丢

细米小俺乃,米俺米摞的。
黄梅县方言有何特点
1个回答2024-03-31 22:08
  黄梅,位于湖北省最东端,连赣接皖,地处吴头楚尾,素有“鸡鸣三省”之称。这里是黄梅戏的发源地,所以又有黄梅戏故乡之称。黄梅县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即公元598年,因山上多黄梅树而得名,距今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她南临浩浩扬子江,北依巍巍大别山,往北群山起伏,东南湖港交错,县城以下平川百里,全县总面积1700平方公里,总人口96万,全县16个乡镇,512个行政村。 由于黄梅县幅员辽阔,方言种类甚多,甚至每个乡镇的方言都有所区别,但其主要分为上乡话和下乡话,上乡话与下乡话的划分以孔垅镇为界,孔垅镇以北为上乡,孔垅镇以南为下乡,并且在语言上有很大的差异。上乡话以城关方言为代表,下乡话以小池方言为代表。黄梅方言由来已久,已无从考证,很多词汇现已不知道它的原字词是什么,在本汇编中所例方言字词也就不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它的含义了,我们只能是取它的读音。
  黄梅话中有很多语汇非常经典,作为地方文化有必要继承和发扬。但是现在有很多的黄梅年轻人不会说黄梅话,很是忧虑,因此,特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可能有些不正确,欢迎大家更正,也欢迎大家来这里补充。
  一、 称谓篇
  我 恩哦(连读)
  你 恩
  他 Kai( 上乡)、 Kei (下乡)
  我们 恩哦带地(上乡)、恩哦队地(下乡)
  你们 恩带地(上乡)、恩队地(下乡)
  他们 Kai带地(上乡)、Kei对地(下乡)
  父亲 罢把、(过去叫爹)、老头儿(下乡)
  母亲 恩妈
  爷爷 嗲dia(上乡)公 (下乡)
  奶奶 奶(上乡)婆(下乡)
  外公 嗄公嗲dia(上乡)、嗄公(下乡)
  外婆 嗄婆奶(上乡)、嗄婆(下乡)
  舅舅 母 (第二声)
  舅娘: 舅娘(上乡)、舅姆娘(下乡)
  小舅子: 母舅(上乡)、恩阿儿母舅(下乡)
  小姨子: 姨娘
  中年妇女: 假乃(上乡)、嫂儿(下乡)
  老年妇女: 奶奶(上乡)、老码儿(下乡)
  姐姐: 假(上乡)、姐(下乡)
  妹妹: 老谜(上乡)、妹(第三声)子(下乡)
  弟弟: 恩哦恩阿乃、老弟乃(上乡)、恩哦兄弟(下乡)
  小孩子: 细恩阿儿(上乡),小板
  二、人体部位:
  眼睛: 恩安今
  眼镜: 恩安镜(进)
  牙齿: 恩阿 齿
  膝盖: 塞及波(上乡)客基波乃(下乡)
  肋骨: 豆板骨
  额头: 恩哎孔
  腋下: 西爱哈(上乡)些哈(下乡)
  胯下: 卡裆
  脚踝骨 螺丝骨
  头发: 头毛
  指甲: 织蓬儿
  理发: 剃头
  三、 日常用品
  鞋子: 孩子
  背心: 搭乃
  毛线衣: 绳乃袄(上乡)
  口袋: 荷包
  内裤: 裤头乃 、裤叉乃
  上衣: 褂乃

  四、 方位
  这里: 带地(上乡)、对地(下乡)
  那里: 武(第3声)地(上乡)、喂地(下乡)
  这样: 带样(上乡)、对么样(下乡)
  那样: 武(第3声)样(上乡)、喂么样(下乡)
  上面: 上头
  下面: 哈头
  里面: 里头
  外面: 外头

  轮子:多平乃 梅花:迷花 巷子:龙(四声)乃 下雨:哈而 鸟:吊(3声)乃 玉米:儿(四声)楼)吃饭:过夜
  昨天:撮日,明天:门奏
  前天:切日,后天:老后日
  上午:上奏,下午:哈奏,晚上:呀地
  怎么办:将是莫改,惨脱丢
  细米小俺乃,米俺米摞的。
梅县的民间传说有什么?
1个回答2024-05-01 21:04
你听过梅州客家民间故事:“见钱眼开的菩萨”吗?
从前有个财主,对人刻薄,却又偏爱装作大方。
有一回,他请人刻一尊佛像,明讲工钱三十块,后来却只付了十块。师傅只得忍气吞声,捡了家伙就走。
财主去看佛像时,却吓了一跳,说:“明明是睁着眼的,为何却闭着双眼?”于是,连忙派人去把师傅找回来,问个究竟。师傅装作诧异地道:“是呀,我刻时是睁着双眼的,为何现在闭上了眼?”财主慌了,忙对师傅道:“这可怎么办呀?你有什么法子补救?”师傅故意想了很久,然后道:“救是有救的,你诚心敬一敬她就会开眼的。”
财主问什么来敬?师傅答道:“不必用什么三牲礼仪,只拿二十块钱来给我就可以了。”
财主一听心里一怔:“莫非师傅做了什么手脚?”
但又不方便问,只好赶快去拿钱。师傅见财主一走,忙把贴在佛像双眼上的漆膜扯去。
待财主把二十块钱交到师傅手中时,师傅对财主说:“你把双眼紧闭着,我念几句咒诀,菩萨的双眼就会睁开。”财主遵命,闭起双眼。师傅念道:“天地神明,菩萨有灵,敬神敬佛,先爱敬人,若不敬人,神佛无灵。钱财到手,睁开眼睛,非偷非抢,财主分明。”财主听到此处,忙问师傅:“你,你这是么什意思?”师傅笑答道:“菩萨有灵,见钱眼开;得人钱财,为人消灾!”说罢带了二十块钱走了。
财主睁眼一看,佛像的双眼果然开了,一时呆若木鸡,不知其所以然。
梅州有哪几个县?
4个回答2022-09-22 17:40
梅州一共有二区一市五县。二区是:梅江区、梅县区,一市是:兴宁市(县级市),五县是:平远县、丰顺县、蕉岭县、大埔县、五华县。
黄梅县古代有名人吗?
1个回答2024-03-17 00:40
黄梅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民风纯朴,文化底蕴深厚。早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隋开皇

十八年(公元598年)始称黄梅县,距今有1450年历史。黄梅是驰名中外的佛教禅宗圣地,是全国五大剧种之一黄梅戏的故乡,是鄂东红十五军诞生地,还是闻名全国的 “楹联之乡”、“诗词之乡”、“武术之乡”、“挑花之乡”、“白头鹤之乡”。“唯楚有才,鄂东为最”。这里诞生了中国佛教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哺育了明朝哲学家瞿九思、兵部尚书汪可受;清朝探花、一代廉臣帅承瀛;走出了中国近代哲学家、北京大学副校长汤用彤,著名民主人士、民革中央秘书长梅龚彬;孕育了当代教育家、独树一帜的文学巨匠废名(冯文炳),我国著名法学家、东京审判的国际大法官梅汝璈,中共湖北省委书记赵辛初、中国最高法院院长周强等。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