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艺术大鼓与小铃

幼儿园小班美术小铃鼓教案
1个回答2024-02-22 20:36
活动方向:
1、通过身体乐器巩固歌曲《大鼓和小鼓》的音乐节奏,并用乐器演奏歌曲。
2、通过《芝麻开门》的游戏学习8拍的即兴节奏。你知道小班音乐游戏。
3、通过游戏学习英语:Openthedoor,Closethedoor。看看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
活动准备:对比一下小班美术教案。鼓,小班奥尔夫音乐教案(大鼓和小鼓)。<大鼓和小鼓>的音乐,
即兴节奏游戏《芝麻开门》
(1)老师念童谣《芝麻开门》,与幼儿创编童谣里的人物。看着小班音乐游戏教案。
芝麻开门快点开,你看小班音乐游戏教案。我带弟弟一起来。
芝麻开门快点开,我带老鼠一起来。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小植物可以用英语来说,学会教案。如moush\\cat\\rabbit……)芝麻开门快点开,小班美术教案。我带xx一起来。(孩子的名字)
(2)老师念完童谣带领幼儿即兴节奏(8拍),小班奥尔夫音乐教案(大鼓和小鼓)。老师以铃鼓敲8拍,稳定孩子的节奏。小班。
(3)指挥孩子以拍腿、拍肩的形式以显示8拍
Titititititita
芝麻开门快点开,
Titititititita
我带弟弟一起来。大鼓。
活动经过:
一,学会小班音乐活动教案。让孩子练习节奏。
A:把膝盖变成大铃鼓,敲膝盖——嗵嗵;
B:把双手变成小铃鼓,看看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拍手——咚咚咚
二,延续交流拍打大小铃鼓,巩固孩子拍打的节奏。
2.歌曲《大鼓和小鼓》
儿歌:小班音乐游戏。大鼓的声音嗵嗵,小鼓的声音咚咚咚,学习小班奥尔夫音乐教案。大声是大鼓,小声是小鼓,嗵嗵、咚咚咚。音乐。
①教师手摇铃鼓,相比看小班音乐活动教案。幼儿感知铃鼓声音的粗细和音的高低。
②教师手拍铃鼓,幼儿感知铃鼓声音的粗细和音的高低。
(3)以游戏的形式幼儿进行拍膝盖练习大铃鼓tongtong的节奏,学习小鼓。拍手练习小铃鼓。奥尔夫。dongdongdong的节奏。看着小班音乐游戏教案。
(4)教师带入歌曲《大鼓和小鼓》,幼儿几次练习边唱tongtong和dongdongdong歌曲部门,边拍膝盖、拍手。
(5)请两位幼儿上台演奏大鼓和小鼓,小班音乐游戏教案。其他幼儿用身体乐器演奏歌曲(拍膝盖、拍手)。
(6)幼儿分2组,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自选大小铃鼓,完整演奏歌曲。
三。活动自然竣事。
中班艺术教案《小青蛙学打鼓》
1个回答2024-03-06 22:08
活动目标:
1、掌握×、××、×0、××××等不同的节奏型;
2、掌握2/4节奏的特点;
3、引导幼儿学会在生活中发现音乐,感受音乐。
教学对象:中班幼儿
重点难点分析:
这是一个轻松活泼的2/4拍子的曲子。尤其在歌曲的后部分通过模拟了青蛙“呱呱”的叫声,使全曲更加生动活泼。这首曲子的重点在于让幼儿感受这首曲子的气氛,从整体上理解曲子;难点则是不同节奏型的掌握以及2/4的特点。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有以下几个方法:
1、蹦跳感受节奏
2、通过让小朋友多次听音乐,模拟歌曲的节奏来掌握十六分音符和八分休止符。
3、通过有趣的节奏游戏来掌握和辨认×0
、××××的节奏型。
活动准备:
一、教具准备:
1、小青蛙的头饰全班小朋友人手一个
2、预先写好的乐谱
3、录音带(按所需的音乐次数录好)
4、带双面胶的小卡片,上面写几种不同的节奏型,一共八张,四张×0,一张××××,还有一张是××,一张×和一张四分休止符0。
二、练声:(大概在活动正式开始的前5分钟)
练声曲:
1
2
3
4
32
1

青蛙
学唱

活动过程:
老师:
(头戴青蛙头饰,学青蛙“呱呱”叫,按着节奏做青蛙蹦跳状出场)小朋友,这是什么小动物啊?
小朋友:青蛙!
老师:
对了!真聪明!小朋友知道青蛙住在哪里吗?它有什么本领呢?
小朋友:(七嘴八舌地将他们知道的青蛙的一些情况讲出来)
老师

恩,小朋友们知道的真多。那小朋友知不知道,青蛙还会唱歌呢。它呀,有个很好听的外号叫“田园音乐家”。小朋友想不想学青蛙唱歌啊?
小朋友:想!
老师:
好,那么现在我们都来做会唱歌的小青蛙。请小朋友每个人拿一个小青蛙的头饰戴在自己的头上。
(小朋友做好准备。老师开始放音乐《小青蛙学唱歌》)
老师:
现在,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做青蛙?(老师开始做青蛙蹦跳状,注意要按着歌曲的节奏蹦跳,休止符处一定要空得明显,并让小朋友跟着跳。)
老师:
好了。那我们现在来听听小青蛙怎么样学唱歌的。听完了歌曲,小朋友要告诉老师,这首歌曲有几段。(放音乐,让小朋友从整体上感受歌曲。)
一遍音乐之后
老师:现在请小朋友告诉老师,这首歌曲有几段啊?
小朋友:两段!
老师:对了!那现在请小朋友再听一遍,然后告诉老师第一段的歌曲里,小青蛙叫了几声?(继续放音乐,只放第一段)
老师:现在请小朋友告诉老师,小青蛙一共叫了几声?
小朋友:
(看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再放一次音乐)
老师:
现在,老师请小朋友再听一次第一段的音乐,然后告诉老师,小青蛙是怎样叫的?
(再听一遍,然后根据小朋友回答的情况决定是否多放一次音乐)
老师:现在,我们要来做一个有趣的节奏游戏。(拿出写有节奏型的小卡片出示给小朋友看。)这个是我们刚刚才学过的小青蛙唱的歌,那么现在请小朋友跟老师一起再来唱一次好不好?(逐一示范每一个节奏型,口中念出来,在配上拍手动作,加强直接感受。)
中班艺术教案《小青蛙学打鼓》
1个回答2024-02-07 12:29
活动目标:
1、掌握×、××、×0、××××等不同的节奏型;
2、掌握2/4节奏的特点;
3、引导幼儿学会在生活中发现音乐,感受音乐。
教学对象:中班幼儿
重点难点分析:
这是一个轻松活泼的2/4拍子的曲子。尤其在歌曲的后部分通过模拟了青蛙“呱呱”的叫声,使全曲更加生动活泼。这首曲子的重点在于让幼儿感受这首曲子的气氛,从整体上理解曲子;难点则是不同节奏型的掌握以及2/4的特点。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有以下几个方法:
1、蹦跳感受节奏
2、通过让小朋友多次听音乐,模拟歌曲的节奏来掌握十六分音符和八分休止符。
3、通过有趣的节奏游戏来掌握和辨认×0 、××××的节奏型。
活动准备:
一、教具准备:
1、小青蛙的头饰全班小朋友人手一个
2、预先写好的乐谱
3、录音带(按所需的音乐次数录好)
4、带双面胶的小卡片,上面写几种不同的节奏型,一共八张,四张×0,一张××××,还有一张是××,一张×和一张四分休止符0。
二、练声:(大概在活动正式开始的前5分钟)
练声曲:
1 2 3 4 32 1
小 青蛙 学唱 歌
活动过程:
老师: (头戴青蛙头饰,学青蛙“呱呱”叫,按着节奏做青蛙蹦跳状出场)小朋友,这是什么小动物啊?
小朋友:青蛙!
老师: 对了!真聪明!小朋友知道青蛙住在哪里吗?它有什么本领呢?
小朋友:(七嘴八舌地将他们知道的青蛙的一些情况讲出来)
老师 : 恩,小朋友们知道的真多。那小朋友知不知道,青蛙还会唱歌呢。它呀,有个很好听的外号叫“田园音乐家”。小朋友想不想学青蛙唱歌啊?
小朋友:想!
老师: 好,那么现在我们都来做会唱歌的小青蛙。请小朋友每个人拿一个小青蛙的头饰戴在自己的头上。
(小朋友做好准备。老师开始放音乐《小青蛙学唱歌》)
老师: 现在,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做青蛙?(老师开始做青蛙蹦跳状,注意要按着歌曲的节奏蹦跳,休止符处一定要空得明显,并让小朋友跟着跳。)
老师: 好了。那我们现在来听听小青蛙怎么样学唱歌的。听完了歌曲,小朋友要告诉老师,这首歌曲有几段。(放音乐,让小朋友从整体上感受歌曲。)
一遍音乐之后
老师:现在请小朋友告诉老师,这首歌曲有几段啊?
小朋友:两段!
老师:对了!那现在请小朋友再听一遍,然后告诉老师第一段的歌曲里,小青蛙叫了几声?(继续放音乐,只放第一段)
老师:现在请小朋友告诉老师,小青蛙一共叫了几声?
小朋友:
(看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再放一次音乐)
老师: 现在,老师请小朋友再听一次第一段的音乐,然后告诉老师,小青蛙是怎样叫的?
(再听一遍,然后根据小朋友回答的情况决定是否多放一次音乐)
老师:现在,我们要来做一个有趣的节奏游戏。(拿出写有节奏型的小卡片出示给小朋友看。)这个是我们刚刚才学过的小青蛙唱的歌,那么现在请小朋友跟老师一起再来唱一次好不好?(逐一示范每一个节奏型,口中念出来,在配上拍手动作,加强直接感受。)
绚丽的鼓中班艺术教案
1个回答2024-03-17 16:21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及鼓声强与弱的力度变化。
  2、会听随鼓声的大小做相应动作,表现鼓声的强与弱。
  3、培养与同伴交流合作的能力,并体验两人一起合作造型的愉快。

  活动准备:关于鼓的课件

  活动过程:
  (一)入场:随伴奏带开火车进入课室。
  1、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节奏做动作。
  2、引导小朋友辨听和模仿火车开来(由弱变强)和火车开走(由强变弱)的声音。
  3、扩散练习:鼓励幼儿大胆模仿各种小动物来了和走了的声音(如小鸡、小鸭、小猫、小狗等),注意声音的由弱变强和由强变弱。
  (二)主体部分:欣赏歌曲1、用动作感受歌曲第一段(1)指导语:你们觉得刚刚的音乐怎么样?(引导幼儿说出开心,快乐)这首好听的音乐还可以用来跳舞呢。
  (2)播放歌曲第一段,教师随乐舞蹈。
  (3)引导幼儿随第一段舞蹈,用动作感受歌曲。
  2、欣赏第二段,用身体动作表现鼓声。
  (1)感受鼓声强弱。
  指导语:来了好多小鼓手,请小朋友闭上眼睛仔细听,他们是怎么敲鼓的?
  引导幼儿认真倾听,感受鼓声强弱。
  引导幼儿用拍手和嘴巴发出的声音表示鼓声强弱。
  (2)欣赏歌曲完整欣赏歌曲一遍,找出歌曲中的鼓声特点。
  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鼓声由弱到强。
  鼓励幼儿创编舞蹈动作表现鼓声的最强音,鼓励幼儿相互学习、模仿,并进一步创编。
  3、随乐完整表演。
幼儿园大班艺术〈热闹的音乐会〉
1个回答2024-01-27 05:47
设计思路:春天,小动物都做着自己喜欢的运动,在一次大班语言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森林里的小动物特别感兴趣,他们喜欢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发育特点,喜欢模仿小动物的动作,更喜欢唱有关小动物的歌曲。为了满足孩子们的求知欲望,增强歌曲对幼儿的感染力,增强幼儿的健康意识,我根据大班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设计了这节音乐活动。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学会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热闹、欢快的特点。

2. 理解歌曲内容,感受参加集体活动的乐趣。

3. 师幼根据歌曲内容创编简单的动作。

活动准备:

1.《森林里真热闹》课件。

2.录音机、《森林里真热闹》歌曲磁带。

活动过程:

一、 随《森林里真热闹》的音乐做着动作进入教室。

二、引导幼儿欣赏歌曲并理解歌曲内容。

1.听歌曲,让幼儿感知歌曲热闹欢快的旋律。

2. 看课件,引导幼儿理解歌曲内容,感受参加集体活动的乐趣。

三、 带领幼儿学唱歌曲。引导幼儿唱出歌曲中的衬词,增强歌曲的表演力。

1.打节奏说儿歌《森林里真热闹》。

2.学唱歌曲。

四、师幼共同创编简单的动作,带领幼儿随音乐表演。
幼儿园大班语言艺术说课稿
1个回答2024-01-26 15:19
一、教材分析 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新诗歌"摇篮",这首诗具有奇妙别致的想象,将大海、天空、花园、妈妈的手这些美好的景色比喻成摇篮,描写出了小宝宝们分别在不同的摇篮里睡着了的那种宁静、温馨的意境。要想让幼儿理解和体会到诗歌中的内容,感受诗歌的美,就必须对诗歌中所提到的各种景色和事物有所了解,知道它们之间的依存关系。这是理解这首诗歌的知识基础也是本次活动的知识点。教师在课前可以利用散步活动、谈话活动引导幼儿观察认识诗歌中所提到的这些事物,如天空和花园,让幼儿亲身感受生活中大自然的美,为诗歌教学的开展奠定了情感基础。 依据素质教育中"提高审美观,提高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的要求,及幼儿园语言教学的任务,制定了四个教学目标 。 1、培养幼儿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情感。2、引导幼儿能大胆表达,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培养欣赏为学作品的兴趣和想象力。3、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诗歌宁静、温馨的意境,初步尝试感情的朗诵诗歌。4、初步学习使用动词:飘、翻、吹,进行仿编诗歌的尝试。教学的重点是:理解诗歌的内容初步学习朗诵。这是依据了语言的教育意义指出:语言是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它能促进幼儿认识能力的发展,提高审美观。这首诗歌含有丰富的知识性,用诗一般的语言描述了很多美好的情景,是幼儿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好教材。幼儿只有理解了作品的内容感受到诗歌的美,才能在感情上产生共鸣进行朗诵。难点:正确使用动词,根据诗歌的结构及语言情绪进行诗歌创编。语言教育能激发起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语言的感情色彩对幼儿有很大的感染力。作为大班幼儿有了一定的理解语言、表达语言的基础,幼儿往往不满足于对一首诗歌的朗诵,他们有想表达自己的想法,有创编的渴望。可是这种渴望要变成实践行动,幼儿靠自己是难以实现的,必须有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因此这是本次教学活动的难点所在。 二、教学方法 针对教材内容和分析我主要运用了游戏法、视听结合法和分段跟诵法三种教学方法。第一种游戏法,同中小学不同的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形式就是游戏,幼儿在游戏中发展在游戏中学习。纲要明确提出了"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的环境,支持、促进、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还提出了让幼儿"想说、敢说"。那么游戏法恰恰能完成纲要的要求,激发幼儿想说、敢说的愿望。我设计了三个不同的游戏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配合游戏运用制作了教具挂图和小图片。首先,在课题导入 部分运用了音乐小游戏"模仿动作"。随着音乐引导幼儿模仿白云飘等动作,用动作理解诗歌中的动词。在理解诗歌的内容和它那别致的想象时,设计了游戏"送宝宝回家"。通过这个游戏让幼儿理解诗歌中描述的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最后,在活动结束时运用了音乐表演游戏"快乐宝宝"。 第二种是视听讲结合法,主要根据了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和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而采用的。就是引导幼儿去看、去观察。在自由、宽松且安静的环境中,为幼儿提供了探索性强的的小图片和形象可爱、颜色鲜艳的大挂图。这些都充分的刺激了幼儿的视觉感官,引导幼儿进行细致的观察。听就是教师
中班幼儿艺术领域特点?
1个回答2024-01-18 10:10

艺术本身来看,其价值有审美、认识、娱乐等,但审美是它的最主要、最基本的价值,即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和传达自己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理想,欣赏者通过欣赏来获得美感,并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艺术的其他价值始终是以审美价值为基础而发挥作用的。儿童的审美欣赏就是儿童的生命活动和审美对象之间同形同构或异质同构及其产生的心理愉悦状态。所以,儿童的审美活动就其本然状态而言,更突出地表现出它的感受性,而不是认识性。但这并不表明审美活动中完全没有认识存在,而是说在审美活动中,情感体验性始终是主要的、决定性的,而认识性则是次要的、从属的。审美活动以主体的情感体验为基本特征。儿童的审美经验就是在审美体验与阐释的过程中逐渐实现和丰富的。

同时,艺术具有典型的创造性,独创是艺术的根本。从艺术本身的发展轨迹来看,当代艺术实践越来越重视观念的表达,表现手法越来越多元化、个性化,艺术家从传统的“艺术工匠”变成了思想家,成为传统艺术概念的突破者。现代艺术观念和表现媒介正推动着艺术创作从以技法为中心转变为以艺术观念和艺术思维为中心。而在儿童那里,“差不多每一个孩子到了4—7岁时,在有合适环境的鼓励下,都是极富于创造性的。对于所有的孩子来说,这个阶段正是最自由的阶段”。

幼儿园人教版小班艺术他们需要什么教案
1个回答2024-01-23 06:35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认识到残疾人在生活上有许多困难,了解残疾人身残志坚的事迹,教育学生尊敬而不是歧视残疾人。使学生燃起对残疾人的同情和关爱之情,并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培养学生的爱心。
  2能尊重残疾人,设身处地为残疾人着想,热情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3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对残疾人的关心与帮助,培养搜集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4通过换位体验、故事交流、资料搜集、小组讨论和知识竞赛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残疾人在生活上有许多困难,社会给予残疾人许多关怀,帮助残疾人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个个是健康、活泼的孩子,得到老师精心的培养、父母的疼爱,多么幸福呀!可在我们的社会中还生活着许多残疾人。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样的人叫残疾人?(眼睛看不见的人,没有手的人,嘴巴不会说话的人……)
  2小朋友们说得对,由于先天或后天的意外,而使身体器官或功能有了缺陷的人,我们称他为残疾。(注:残疾的准确定义请见参考资料(三)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总则第二条)残疾人又是怎样生活的呢?下面就让我们来体验体验吧!
  二换位体验活动
  体验游戏一:小朋友们,我们来扮演肓人。请每人拿出一条大方巾,站在自己的座位前,蒙住自己的双眼,顺着桌子右边慢慢走,尽量不要碰同学,碰桌椅。边走边体会。游戏毕,学生谈体会。
  体验游戏二:请小朋友们把书包里的书本全部拿出放在桌上,右手握拳放在胸前,用左手整理书包。规则:在整理的过程中右手不能帮忙。游戏毕,学生谈体会。
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的活动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07 04:25
幼儿园教育内容一般划分为五大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
幼儿园托班艺术活动:《我的朋友在哪里》教案
1个回答2024-03-16 08:02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学习用伤心和愉快的声音演唱歌曲的不同部分。

2、让幼儿懂得每个人都需要朋友,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地交朋友。

 

活动重点:

 

熟悉乐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学习用伤心和愉快的声音演唱歌曲的

 

不同部分。

 

活动难点:

 

让幼儿懂得每个人都需要朋友,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地交朋友。

 

活动准备:

 

钢琴、曲谱。

 

活动过程:

 

一、律动练声

 

1、《这是小兵》

 

2、《我们大家做得好》

 

3、《我有一双小小手》

 

4、《小鸟醒来了.》

 

5、《蜜蜂做工》

 

二、引出兴趣,引出主题

 

1、小朋友,你们在幼儿园有好朋友吗? 

 

2、谁来给大家介绍自己的好朋友给大家认识?(请小朋友个别介绍)

 

3、今天,真开心,认识了那么多的好朋友!我请小朋友听一首关于朋友

 

的歌,好吗?

 

三、欣赏歌曲

 

1、教师范唱一遍,请小朋友仔细听歌词内容

 

2、提问:歌曲里唱了些什么?这首歌说的是什么事情? 

 

3、介绍歌曲名称:这首歌曲的名字就叫《我的朋友在哪里》,教师在钢琴伴奏下再次范唱歌曲。

 

4、提问:歌曲的名字叫什么?

 

歌曲里还唱了些什么?

 

5、教师按照节奏完整朗诵歌词。

 

6、教师郎诵歌词(根据节奏,节拍的要求),请小朋友仔细听并边拍手

 

感受儿歌的节奏。

 

四、学唱歌曲

 

1、教师带领幼儿分句学念歌词。

 

2、完整教唱歌曲。

 

3、幼儿集体演唱歌曲。

 

4、分组演唱歌曲。

 

五、教师用钢琴伴奏,幼儿唱着儿歌《我的朋友在哪里》找到自己的好朋友拉拉手。

 

六、复习歌曲《火车快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