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广播历史革命小说

成都人民广播电台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5-05 19:00

成都电台作为省会城市台,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发展,已经由单个中波频率发展为拥有4个调频频率的大台。与此相一致的是,成都电台的品牌栏目和名主持人队伍也层出不穷。成都电台20年的发展史,宛如天边亮丽的彩虹,辉煌悦目。
成都电台的发展历史,应当追溯到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那时,发射功率小,节目单一。八十年代以后,广播进入了一个发展时期。1987年成都电台提出:“从听众的需要出发,发挥广播的特长和省会城市台的优势,在‘活’字上下工夫,在‘服务’上做文章。在接近性上努力,做到‘寓宣传于服务之中,寓教育于娱乐之中”。根据这一主导发展思路,电台加大了新闻改革力度,信息多,时效强,日播新闻时段又从每天3档增加到每天10档。成都电台的新闻节目开始受到听众的关注。1987年12月14日开办的新闻类《6655****热线电话》节目产生了广泛的正面社会影响。广播文艺节目也以迅猛的速度增加,《听众点播》、《小说连播》、《广播剧》、《电影录音剪辑》等一大批节目催生出来。仅《听众点播》节目从开办到结束的10年时间里,就收到听众来信2·6万多封。八十年代末,电台学习广州珠江广播电台的经验,首次推出主持人节目《星期好时光》,形式新颖,富有活力,吸引了众多听众参与。广播一时成为广大市民信任而钟爱的媒体。
随着社会的发展,听众群体的素质层次的提高,仅靠单一的调幅广播显然不能满足听众的需求。1991年,电台通过自身积累,安装调试成功10KW调频发射机。12月底,呼号为“成都人民广播电台调频91·4兆赫”的调频电台正式开播。调频广播的开播,使广播走上了一个上升通道。“调频91·4”的《午间特快》在成都地区引起了极大的关注,成都电台的影响力再次得到提升。
90年代,电台根据全国广播的发展态势,从92年到94年期间,陆续开办商业台、交通台、新闻台、文艺台,这在成都地区划时代地推出了广播系列台。广播系列台的推出,节目制作和节目播出也逐步发生了根本的变革。节目不仅是大版块,节目基本上是精良制作。现场直播、模拟直播、互动直播等节目,从内容到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与此而来的是,听众群体的忠诚度和信任度逐步增加。据权威调查资料显示,成都电台听众收听率、市场占有率等重要指标逐年攀升。

汕头人民广播电台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2-23 22:39

1958年,汕头人民广播电台成立,为正处级事业单位,在管理体制上隶属广东省广播事业局和中共汕头地委双重领导。汕头人民广播电台除内设部门外,还下辖广播实验台(后改称广播转播台)和有线广播站。
1982年2月,经广东省编制委员会批准,设立汕头地区行政公署广播事业局,负责全区广播电视事业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并与汕头人民广播电台合署办公,“一套人马,二个衔称”。
1983年汕头实行地、市合并。11月8日,汕头行署广播事业局撤销,成立汕头市广播电视局,作为汕头市人0民政府的下辖事业单位,受汕头市委、市政府和广东省广播电视厅双重领导,辖潮州市、揭阳县、普宁县、揭西县、惠来县、潮阳县、澄海县、饶平县、南澳县的广播电视局及所属台、站,主管全市广播电视宣传事业及管理全市的音像制品工作。其时,汕头市广播电视局为汕头人民广播电台加挂牌子的事业单位,管理的主要职能仍在汕头人民广播电台,台长兼任局长。
1983年10月,汕头电视台成立,作为汕头人民广播电台下属的一个科室。1991年,汕头电视台升格为副处级,仍归汕头人民广播电台管理。
1992年6月,经汕头市编制委员会批准,汕头市广播电视局正式作为一个编制单位设立,为正处级事业单位,赋予行政管理职能,归市委宣传部领导。同时,汕头人民广播电台调整为副处级,与汕头电视台同属汕头市广播电视局的下设副处级事业单位。由此,汕头市广播电视管理体制由原来的“台局合一”转变为“一局二台”的管理格局,局台分级管理的体制模式正式形成。
1994年10月汕头市有线广播电视台升格为副处级建制,“一局二台”演变成 “一局三台”的格局。在“一局三台”格局下,汕头市广播电视局还直接领导和管理汕头广播电视报社、汕头广播转播台、汕头微波站三个科级单位,以及器材、工程、广告、开发、影视服务五个公司。
1996年,汕头市人民政府决定,汕头市广播电视局由事业单位改为政府工作部门,作为市政府主管全市广播电视宣传和事业的行政职能部门。
2000年,汕头电视台与汕头市有线广播电视台实行合并,并先后设立了一系列专业化的职能中心:“有线广播电视网络中心”、“技术制作中心”、“电视节目编排中心”、“电视社教文体中心”、“影视制作中心”。合并后,电视各套节目以“汕头电视台╳╳频道”作为呼号,不同类型电视节目的制作和编排管理、技术维护和播出传输由不同的职能中心负责,这样,从内容和形式上打破了原来三台的格局,按业务分工组建“中心”,逐步形成局直接管理“中心”的格局。
2001年9月29日,经汕头市编制委员会批准,汕头市广播电视局改为市政府直属的正处级事业单位,“赋予行政管理职能,试行企业化管理”实行局下辖直属职能部门的管理体制模式,“汕头人民广播电台”、“汕头电视台”保留呼号,其相关职能由各专业化职能中心分别承担。
2002年4月,经汕头市编制委员会同意,汕头市广播电视局加挂“汕头市广播电视台”的牌子,局台合一。2002年元旦起,汕头市电视台节目频道进行调整,“汕头电视台公共频道开播,各区县(市)电视台自办节目频道撤销,改为在公共频道的各区县(市)公共时段中播出自办节目。与此同时,汕头市广播电视局对达濠、河浦区的广播电视机构进行收编、整合。2002年4月22日、5月17日、6月4日,汕头市广播电视局先后对南澳、潮阳、澄海三县(市)广播电视局实行垂直管理,各县(市)广播电视局为”二级法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2005年,汕头市广播电视台进行体制改革,原汕头市广播电视局作为市属事业单位被赋予的行政职能移交到新设立的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同时保留汕头市广播电视台(正处级)牌子,实现管办分离。

广西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11 10:51

早在80万年前广西就有原始人类生息了。

广西历史悠久,在四、五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就有“柳江人”和“麒麟山人”在此劳作生息。

距今2~1万年前的“麒麟山人”已学会和使用钻孔与磨尖的石器。

桂林甑皮岩人遗址则说明距今约1万至6000年前,广西古人类已开始从事原始的农业、畜牧业和制陶业。

《禹贡》为荆州南徼地。

战国时期,岭南称百越之地,广西属百越的一部分。

秦始皇统一岭南后,今广西地域主要分属于桂林郡、南海郡、象郡,这是广西最早纳入统一的中央王朝版图。

南海郡辖境是东南濒南海,西到今广西贺州,北连南岭,郡治番禺,湛江等地属象郡,粤西有一部分属桂林郡 。

汉初,代行南海郡尉赵佗击并桂林郡、象郡,建立南越国。

元鼎六年(前111)汉武帝平定南越,苍梧广信(古代两汉时期的交州首府,位于现今广西梧州、贺州与广东封开一带)成为交趾部9郡的行政中心。

汉朝将南越地划分为9个郡。

其中设在苍梧郡广信县的交趾部 。

西汉时,合浦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

东汉末,交趾部改为交州,今广东省境包括交州辖下的整个南海郡,还包括苍梧郡、和浦郡、荆州贵阳郡和扬州豫章郡的一部 。

东汉时期的交州包括今越南北部和中部、中国广西和广东的。

治所在番禺(今中国广州)。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广西先属吴,其后归于晋及不断更替的南朝宋、齐、梁、陈各政权。

三国时期,217年(建安二十二年),吴国分交州为广州和交州,步骘把交州州治从广信东迁番禺 。

晋属广州。

宋、齐、梁、陈时,广西属湘州和广州。

隋属扬州部。

隋末,广西为萧铣所据。

唐初地方设州、县。

岭南45州分属广州、桂州、容州、邕州、安南5个都督府(又称岭南五管),隶属于岭南道。

655年以后,5府皆隶于广州,长官称为五府(管)经略使,由广州刺史兼任。

756年(肃宗至德六年),升五府经略使为岭南节度使 。

唐咸通三年(862),分岭南道为岭南东道和岭南西道,升邕管经略使为岭南西道节度使,这是广西最早成为一级独立政区。

唐朝时期广西经济、文化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桂布”名闻遐迩;桂、邕、柳、容等重要市镇兴起;修筑了沟通桂江和柳江的著名水利工程相思埭。

五代十国时期,楚与南汉长期争夺广西,宋代分广南路为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广南西路简称为广西,广西之名始于此。

宋代邕州横山寨(今田东县平马镇)、永平寨(在今宁明县)及钦州3大博易场成为西南民族集市或与交趾等地贸易的国际市镇;有色金属锡、铅的产量居于全国前列;梧州元丰监成为江南六大铸钱监之一;纺织品尤其是苎麻织品质量上乘,左右江出产的緂布色彩丰富。

元朝统治广西基本上着重于军事控制,在各主要隘口附近派驻屯兵,实行军事性质的屯田;元朝时广西属湖广行中书省。

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设置广西行中书省,为广西建省之始。

明朝时期,撤销元朝的行省之名,设司、府(州)、县(土州)三级区域制。

全国划分为13个布政使司。

洪武二年六月(1369)将原属广西所辖的廉州、钦州划拨广东统辖。

明太祖洪武九年(1376),设广西承宣布政使司,“广西”名称由此固定下来。

广西布政使司内划分为11个府和3个直隶州统辖各县。

11个府是:桂林府(治临桂县,今桂林)、柳州府(治马平,今柳州)、庆远府(治宜山),思恩府(先治乔利,今马山境,后迁治武缘,今武鸣境)、思明府(治思明土州,今宁明)、平乐府(治平乐)、梧州府(治苍梧,今梧州)、浔州府(治桂平)、南宁府(治宣化,今南宁)、太平府(治崇善,今崇左)、镇安府(治今德保);3个直隶州是:归顺州(治今靖西)、田州(治今田东)、泗城州(治今凌云)。

此外,全州原属湖南地,

洪武二十七年(1394),全州(今全州、灌阳、资源)自湖广永州府改属广西后,今广西地域大体形成。

明末,今广西境内设有13府、4州、44县、34土州、6土县和5个长官司。

明宪宗在梧州创建总督府,到嘉靖四十五年,两广总督由梧州改治广东肇庆 。

清朝时期,推行省、道、府(直隶厅)或州(直隶州)、县四级。

复设广西省,省会驻桂林府(今桂林市)。

广西全省划分为11个府、2个直隶厅、2个直隶州,分别统辖各州市县。

11个府是:桂林府(治临桂,今桂林)、柳州府(治马平县,今柳州),庆远府(治宜山)、思恩府(治武缘,今武鸣)、泗城府(治凌云)、平乐府(治平乐)、梧州府(治苍梧,今梧州)、浔州府(治桂平)、南宁府(治宣化,今南宁)、太平府(治崇善,今崇左)、镇安府(治天宝,今德保);2个直隶厅是:上思直隶厅(治今上思)、百色直隶厅(治今百色);2个直隶州是:鬰林直隶州(治今玉林)、归顺直隶州(治今靖西)。

此外廉州府(治今合浦)、钦州直隶州(治今钦州),均属广东省。

荔波县原属广西省,清世宗雍正十年(1732)划归贵州省统辖。

清末,今广西境内设有13府、4州、44县、34土州、6土县、10土司和3长官司。

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于1912年成立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期间,广西沿袭清朝称省,地域与清朝大致相同。

广西设省起直至民国,省会均在桂林,1912—1936年曾一度迁到南宁 。

民国元年,直隶州、厅均改为府,全省划分为10府:桂林府、平乐府、柳州府、庆远府、梧州府、浔州府、南宁府、太平府、镇安府、思恩府,分别统辖各县。

民国二年(1913)撤销府制,由省直接统辖各县。

民国六年(1917),全省划分为6道:桂林道(治今桂林)、柳江道(治柳州)、南宁道(治今南宁)、苍梧道(治今梧州)、镇南道(治今龙州)、田南道(治今百色),分别统辖各县。

始自明清的对土官管辖区的改土归流措施,

民国十八年(1929)全部完成,全部土州、土县改设新县。

民国十五年(1926),根据军政合一的原则,废除道制,把全省划分为若干区。

民国十九年(1930),全省划分为12个民团区。

1927年12月16日,黄绍闳率桂系在梧州誓师讨粤,两广战争爆发,酿成广州事变。

粤系要员在广州发难,1927年12月11日, *** 人发动广州起义。

桂系发动两广战争后,分兵两路进攻广州,先后占领肇庆、三水、河口等地。

粤军第四军全力攻占东江,回师广州阻击桂军,桂军改变计划,转攻东江 。

民国二十三年(1934),改民团区为行政监督区。

在此期间,广西为新、旧桂系军阀统治达28年之久。

民国三十八年(1949),截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全省划分为1市(桂林)、15区(1―15区)、99县。

钦州、合浦、灵山、防城仍属广东省统辖。

自广西设省起,直至民国时期,省会绝大部分时间在桂林,仅民国元年至民国二十五年(1912―1936)迁于南宁。

广西在民国新桂系统治时期是全国模范省,为中国桂系军阀的根据地。

1949年12月11日,中国人民 *** 攻占全广西,设广西省

解放初期设广西省,省会在南宁 。

1951年至1955年,钦州、廉州(即今钦州、防城港、北海)从广东划入广西。

1952年12月10日,在邕宁、宜山、百色3个专区成立桂西僮族自治区;

1955年至1965年,钦州、廉州再度划入广东。

1956年10月, *** 中央提出了建立广西僮族自治区的倡议,

1957年6月,国务院作出关于建立广西僮族自治区的决定,并在同年7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通过相应的决议。

1958年3月5日,广西省改为“广西僮族自治区”,省一级的“广西僮族自治区”成立。

1965年,钦州、廉州再度划入广西。

同年10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广西僮族自治区”改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

1978年起,自治区成立纪念日定为12月11日,与中国人民 *** 攻占全广西、右江苏维埃和红七军成立的日子相一致。

湛江人民广播电台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04 00:29

湛江人民广播电台(1951.5---至今)
1951年5月,湛江开始筹建广播站,次年四月广播站建成,高雷各县成立收音站。
1961年7月1日,湛江人民广播电台正式成立,当时以转播为主。
1969年,湛江市人民广播电台归湛江地区管理。
1972年,湛江人民广播电台进行扩建,湛江电台从湛江市霞山区汉口路、文明路搬至赤歼局坎区跃进路广播大楼,同码改蚂时在化州县建立发射台,广播功率AM10千瓦,有效覆盖当时有1000万人口的湛江地区,成为广东省三个最早成立的地区电台之一迟埋。
1982年12月,广播发射台从化州县迁回赤坎区沙湾。
1984年以后,湛江人民广播电台的业务发展较快,成为湛江市的重要新闻媒体。
1992年,湛江电台系列台湛江经济广播电台在开放改革的浪潮中应运而生,从此湛江电台有了两个电台(两套节目),湛江广播事业翻开了新的一页。
2012年3月30日,湛江人民广播电台为了迎合广播媒体发展的新趋势,开播全新的广播频率FM102.1交通音乐广播。

成都人民广播电台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3-11-19 01:02

成都电台作为省会城市台,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发展,已经由单个中波频率发展为拥有4个调频频率的大台。与此相一致的是,成都电台的品牌栏目和名主持人队伍也层出不穷。成都电台20年的发展史,宛如天边亮丽的彩虹,辉煌悦目。
成都电台的发展历史,应当追溯到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那时,发射功率小,节目单一。八十年代以后,广播进入了一个发展时期。1987年成都电台提出:“从听众的需要出发,发挥广播的特长和省会城市台的优势,在‘活’字上下工夫,在‘服务’上做文章。在接近性上努力,做到‘寓宣传于服务之中,寓教育于娱乐之中”。根据这一主导发展思路,电台加大了新闻改革力度,信息多,时效强,日播新闻时段又从每天3档增加到每天10档。成都电台的新闻节目开始受到听众的关注。1987年12月14日开办的新闻类《6655****热线电话》节目产生了广泛的正面社会影响。广播文艺节目也以迅猛的速度增加,《听众点播》、《小说连播》、《广播剧》、《电影录音剪辑》等一大批节目催生出来。仅《听众点播》节目从开办到结束的10年时间里,就收到听众来信2·6万多封。八十年代末,电台学习广州珠江广播电台的经验,首次推出主持人节目《星期好时光》,形式新颖,富有活力,吸引了众多听众参与。广播一时成为广大市民信任而钟爱的媒体。
随着社会的发展,听众群体的素质层次的提高,仅靠单一的调幅广播显然不能满足听众的需求。1991年,电台通过自身积累,安装调试成功10KW调频发射机。12月底,呼号为“成都人民广播电台调频91·4兆赫”的调频电台正式开播。调频广播的开播,使广播走上了一个上升通道。“调频91·4”的《午间特快》在成都地区引起了极大的关注,成都电台的影响力再次得到提升。
90年代,电台根据全国广播的发展态势,从92年到94年期间,陆续开办商业台、交通台、新闻台、文艺台,这在成都地区划时代地推出了广播系列台。广播系列台的推出,节目制作和节目播出也逐步发生了根本的变革。节目不仅是大版块,节目基本上是精良制作。现场直播、模拟直播、互动直播等节目,从内容到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与此而来的是,听众群体的忠诚度和信任度逐步增加。据权威调查资料显示,成都电台听众收听率、市场占有率等重要指标逐年攀升。

广发银行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10 09:02

1988年9月成立,注册资本114.08亿元人民币,总部在中国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713号。
1993年11月8日,广发银行在澳门开设分行,并作为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境外开设的首家银行,有一般的银行服务。
2006年,广发银行成功完成改革重组工作,引入了花旗集团、IBM信贷等世界一流的国外企业和中国人寿、国家电网、中信信托等实力雄厚的国内知名企业,新引进的投资者团队获得广东发展银行的控股权和经营管理权。广东发展银行将以引进境内外投资者为契机,完善公司治理和内控机制,学习和借鉴先进的银行服务理念、管理经验以及产品研发和维护技术,切实提高创新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为社会公众和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优质金融服务,致力于打造成为具有强劲的创利能力、雄厚的资本实力、卓越的品牌形象、领先的科技、先进的内部控制,令股东、客户和员工满意的现代化商业银行。
2006年8月24日,广发银行与亚洲开发银行正式签署《股份认购协议》和《战略合作协议》,向其定向增发6600万股权,至此广发银行成为国内外资股份比例最高的商业银行之一。
2007年1月3日,广发银行启动IPO申报工作。
2007年1月30日,全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论坛理事行扩大会议在天津召开。12家理事行及部分城市商业银行的董事长(行长)出席会议,银监会有关领导应邀出席会议。广发银行吴太普行长应邀参加会议。会议增选广发银行为全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论坛理事行。
2007年9月3日,广发银行成为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报价团非报价行成员,开始进行SHIBOR的双边报价。
广发银行设立有15家一级分行、35家二级分行和6家直属支行,另设有澳门分行和香港代表处,共500多家营业网点,并与全球83个国家和地区的917家银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初步形成了城市化大商业银行的格局。根据英国《银行家》杂志对全球1000家大银行排定的位次,广东发展银行连续四年入选全球银行500强。
2016年3月1日,中国人寿发公告称,公司与花旗集团及IBM Credit签订了相关收购协议,拟以6.39元/股的价格,合计收购后者持有的广发银行36.48亿股,总对价约为233.12亿元。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持有广发银行约67.29亿股,持股比例将由20%增至43.686%,成为广发银行单一最大股东。

广海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6-12 13:05

历史上广海镇是有名的古城,被誉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是台山市最旺、最发达的商埠和渔港,也是台山市著名的革命老区。
广海镇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古称“溽城”。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为台山第五区。
1945年为第八区。
1952年为二十区。
1958年称广海公社。
1975年析置南湾渔业公社。
1983年改广海区、南湾区。
1985年合并为广海区。
1986年撤区建广海镇。
1988年分为广海、南湾2镇(1988年复设南湾区,旋撤区建镇)。
2001年,撤销南湾镇,并入广海镇。

广丰区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6-03 04:37

唐武德四年(621年),设永丰镇,以镇北有永丰山而得名,属饶州上饶县,此为广丰建制之始。
乾元元年(758年),置信州,同时析上饶县东南部置永丰县,并益以衢州须江县(今江山市)之西南地,治永丰镇,是为建县之始,隶信州。
元和七年(812年),省永丰县入上饶县。
宋熙宁七年(1074年),复置永丰县,仍隶信州。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隶江浙行省信州路。至正二十年(1360年),朱元璋部将胡大海攻取信州路,改广信府,辖永丰县,仍隶江浙行省。
明洪武四年(1371年),因广信府隶浙漕运不便,改隶江西行省,因省内吉安府亦有永丰县,故分别以广永丰和吉永丰相区别。
清沿明制,雍正十年(1732年),准江西巡抚谢昊奏,改广信府永丰县为广丰县,沿用至今。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废州府,各县直属于省。民国三年设道,广丰县属豫章道。民国十五年(1926年)废道,各县仍直属于省。民国二十一年至三十一年(1932年至1942年),全省四次划分行政区,广丰县皆属第六行政区。
1949年5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5兵团17军49师进驻广丰,5月20日成立县人民政府,隶赣东北行政区上饶专区。
2000年10月,上饶地区撤地设市,广丰县属上饶市。
2006年1月20日,撤销永丰镇、塘墀乡,设立永丰、丰溪、芦林街道办事处;将广丰县管村乡与社后乡合并,设立东阳乡。同年9月21日,撤销岭底乡,改设铜钹山镇。

2015年2月1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广丰县,设立上饶市广丰区,以原广丰县的行政区域为广丰区的行政区域。
2015年3月,中国国务院下发《关于调整上饶市部分行政区划的通知》,批准撤销广丰县,设立上饶市广丰区。
2015年6月6日,“广丰区”正式挂牌成立。

广东科技学院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2-09 10:12

2003年09月,5261创建东4102莞南博专修学1653院。
2004年09月,东莞南回博专修学院升格为东莞南博职业技答术学院。
2011年04月,东莞南博职业技术学院正式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并正式更名为广东科技学院。成为广东省内第三所民办本科院校。
2014年03月,经中国普通高校联合招生办公室批准、教育部备案,学院获得港澳台联合招生资格,招收港澳台学生。

广西河池市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18 22:42

汉时属蛮地,归定州、益州,宋朝、清朝时属庆远府。

1914年设柳江道,1950年设立宜山专区,1958年划归柳州专区。

1965年由柳州地区的宜山、罗城、环江、河池、南丹、天峨6县以及百色地区的东兰、巴马、凤山3县,南宁地区的都安县组成河池地区。

1983年8月3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罗城县,设立罗城仫佬族自治县。

1983年10月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河池县,设立河池市,以原河池县的行政区域为河池市的行政区域。

1986年11月1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86]152号):撤销环江县,设立环江毛南族自治县。

1987年12月23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87]185号):设立大化瑶族自治县。

1993年9月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宜山县,设立宜州市。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