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歙县因暴雨高考语文取消

安徽歙县古代出过那些文人?
1个回答2024-04-23 13:31
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1891年10月18日生于安徽歙县吴承仕(1884—1939),字检斋,昌溪沧山源人。17岁中才,18岁中举人,23岁参加举贡会考,获殿试一等第一名,被点为大理院主事。毕升(生卒年不详)宋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家。 汪道昆(1525—1593)字伯玉,号南溟、太函,歙县人,是我国明代中后期文坛上一位较有影响的诗人、散文和杂剧作家。 许国(1527—1596)字维桢,歙县人,明大臣。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太子太傅,明神宗曾在歙县营建许国石坊(即八角牌楼),作为对他的“加恩眷酬”。 曹文埴(?—1798) 字竹虚,累迁翰林院侍读学士,再迁詹事府詹事。授左副都御史,历刑、兵、工、户诸部侍郎。后擢户部尚书。为官持正,不阿附权臣和珅。以母老引退。嘉庆三年卒。谥文敏。 曹振镛(1755—1835)字俪笙,歙县人。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进士,授编修。大考三等。嘉庆三年(1798年),任内阁学士,工部、吏部侍郎。嘉庆十一年,升工部尚书,加太子少保。此后先后任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学政、军机大臣等职。在任军机大臣时,小心谨慎,遇事模棱,很受宣宗皇帝的信任。  他曾在乾隆、嘉庆、道光三朝,担任学政,前后典乡会试四次,严于挑剔一般小毛病。在他的影响下,这种严于挑剔一时成为一种风气。他曾任《会典》、《实录》、《河工方略》、《明鉴》、《皇朝文颖》、《全唐文》的总裁。 黄宾虹(1865—1955)初名懋质,应试改名质,字朴存,以所居潭渡村有滨虹亭,因号滨虹,后改写宾虹,中年后以字行。别号有予向、虹若、虹庐、虹叟、黄山山中人等。擅长山水画,兼作花鸟画,并进行绘画史论和篆刻的研究、教学,以及中国美术遗产的发掘、整理、编纂、出版工作。与二十世纪的其他画坛巨匠相较,黄宾虹更具学养,更富于文人气质。除了山水画创作,他在金石学、美术史学、诗学、文字学、古籍整理出版等领域均有卓越的贡献。一生著述宏富,有《黄山画家源流考》、《中国画学史纲》、《虹庐画谈》、《古画微》、《黄宾虹画语录》、《画学编》、《印学》、《宾虹诗钞》等35种。 渐江(1610—1664)  俗姓江名韬,字六奇,法名弘仁,“海阳四家”之一,存世作品有《黄山图》、《晓江风便图》等约150件。他的画意境高逸、肃穆,是新安画派的奠基人。行书法颜真卿,楷书学倪云林。诗亦甚工,后人辑成《画偈集》148首 王茂荫(1798-1865)  字椿年,号子怀,清嘉庆三年(1798年)诞生于一个徽商家庭。户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成为清廷主管财政货币事务的官员之一。并历任太常寺少卿、太仆寺卿、左副都御史、户部、工部、兵部侍郎、吏部右侍郎等职务。王茂荫任京官前后达30年,历道光、咸丰、同治三朝,不携眷属随任,一人独居歙县会馆,以两袖清风,直言敢谏闻名。清咸丰朝实施过两次令人注目的货币改革措施,即发行钞币和铸大钱。王茂荫是咸丰朝行钞的第一个倡导者,铸大钱的坚决反对者。
歙县近代教育家安徽文化名人?
1个回答2024-04-10 11:25

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开创中国近代教育典范,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

歙县近代教育家安徽文化名人
1个回答2024-04-03 23:23
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开创中国近代教育典范,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
安徽歙县郑村万二公
1个回答2024-03-31 22:45
寻找家谱呀
可以到你们那里的民政和档案馆 了解一下情况!
安徽歙县曹氏家族
1个回答2024-04-16 14:16
歙县雄村曹氏家族,就是最具代表性的望族之一。至今雄村的村口还矗立着一座曹氏功德石牌坊,坊后即是曹氏宗祠。歙县雄村曹家是官商结合的典型。在清代,雄村的曹文植、曹振镛父子分别于乾隆庚辰科(1760年)、辛丑科(1781年)先后考取进士,并都入选庶吉士。曹文植历官南书房行走、詹事府詹事、顺天府尹,晋级为户部尚书,谥“文敏”[52]。曹文植之子曹振镛(1755—1835)则历官翰林院编修、通政使、吏部侍郎,升任吏部尚书。所以,雄村乡民俗称他们是“父子尚书”。其实,儿子曹振镛的官阶和业绩均要大大地超出乃父曹文植:曹振镛在嘉庆二十五年庚辰(1820年)入阁拜相为体仁阁大学士,晋太子太保;道光元年辛巳(1821年)又加官为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道光七年丁亥(1827年),曹振镛再晋官为太子太师,次年则更晋升为太傅,特旨钦赐紫韁,图形紫光阁,列功臣中[53]。因此,歙县雄村又有“宰相故里”之称。就是这样一个显赫的曹氏家族,其先亦为徽商。清初,雄村曹氏世为盐商,迨至曹文植的祖父曹堇饴时已成豪富。曹文植的父亲曹暎青乃扬州鹾务巨商,后来退隐故乡歙县雄村老家,富埒王侯,锦衣玉食,在家乡安享晚年。曹暎青的长子继承父业,在扬州继续经营盐业;次子留在歙县雄村家乡掌管田产家业;而让季子曹文植走读书科举入仕的道路,以期“大吾门”、“亢吾族”。曹文植果然不辜负盐商父亲的期望,勤奋力学,终获科举高第(他在乾隆庚辰科殿试考取二甲一名进士,俗称“传胪”,位列“巍科”),并且在此后的仕途上也颇春风得意,一帆风顺地累官至部院大臣的高位。其子曹振镛则科举相继,是位清代乾隆、嘉庆、道光三朝重臣,不仅在道光年间以宰相之高位引退,入祀贤良祠,并且皇恩浩荡,道光皇帝特擢曹振镛次子曹恩 (曹文植嫡孙)为四品京卿[54]。植根于盐商世家的歙县雄村曹文植家族,终于以其雄厚的资财、显赫的官宦地位而成为名门望族。
歙县典故?
1个回答2024-03-18 05:27

中国历史上每个地名都有着它独特的由来与典故,其中最传奇的要属安徽歙(与射同音)县。歙县的故事要从春秋战国时期说起。秦始皇自登基起就继承祖辈基业,并且发扬光大,其手下有一批文武双全的干将,如蒙恬、蒙武、王翦等人。根据史料记载,秦扫六合,只用了十年时间就消灭六国,“统一度量衡,书同文车同轨”,千古一帝,横扫历史。

一统中国后,秦始皇于公元前210年新春东巡至会稽(今浙江绍兴),虽然这里还属于蛮荒地带,但秦始皇貌似已有了先见之明,认为这块地有很大的潜力,当即就在此设立黝(宋以后称黟)、歙二县。这是当时安徽黄山地域最早的行政位置,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歙县得名的根源就在此深深埋下了。

那么秦始皇当时为什么会以这个字来给当时这片蛮荒之地命名?坊间众说纷纭,一些人认为秦始皇当年是希望加强对东南荒蛮地区的统治和文化的统一,以缺而汇,汇而合,合而飞为由,命名「歙」,其含义为:因缺失而汇聚,因汇聚而合作,因合作而腾飞。此观点一出立刻又有史学家出来反驳,秦始皇“焚书坑儒”人人皆知,上述含义其实就是儒家“天下一家”的思想,这与他一贯反对儒家的态度产生了矛盾。此后,歙县命名的含义就成为了一道令人费解的千古谜题。

虽然对歙县的命名,坊间争议不断,但始皇统一六国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发展封建经济,使国家变得更繁荣昌盛。《老子》有言:“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淮南子》有言: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 “歙”字在古代就有呼吸之意,唯有抛弃陈旧的东西,吸取新的理念、文化,才能更好的实现天下统一的雄心壮志。因此,歙县之名正是秦始皇怀着吐故纳新的憧憬命名而来。

歙县名的来历
1个回答2024-04-25 02:25
秦始皇26年(前221)置歙县。据《旧唐书·地理志》:“县南有歙浦,因为名。”《新安志》:“或曰歙者翕也,谓山水翕聚也”。因境内高山环抱,峰峦起伏,河流纵横,萦回曲折,故以为名。 www_***_cn/
徽州菜起源于歙县,合肥的徽帮厨师将它发扬光大。
1个回答2024-03-27 08:11

B

解析:

徽州菜起源于歙县,绩溪的徽帮厨师将它发扬光大。

歙县名的来历
1个回答2024-03-14 05:26

歙县历史来历:

    据歙县下冯塘、新洲等地出土石器证实,旧石器时代,歙县境内已有人类活动。公元前21世纪以后,西周以前,据《禹贡》天下分九州,属扬州,为“蛮夷”所属之地。

     春秋时期属吴国,战国初属越国,后属楚国。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分全国为三十六郡。置歙县,属会稽郡(治三阴,即今浙江绍兴)。楚汉之际属鄣郡(治故鄣,今浙江长兴),此时,歙县含今歙、休宁、婺源、绩溪、淳安、遂安等地。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属楚国;六年(前201年),属荆国(治今淮南);十二年(前195年),属吴国(治今江苏沛县)。汉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属江都国(治今江苏扬州)。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鄣郡改为丹阳郡(治宛陵,今安徽宣城),本县仍属之。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派部将贺齐出兵征服金奇、毛甘等山越部落后,从歙县析分出始新(今浙江淳安)、新定(今浙江遂安)、犁阳(今屯溪)、休阳(今休宁)四县,连同歙县、黟县共六县设新都郡。

    三国时,属吴新都郡。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晋灭吴,改新都郡为新安郡,属扬州。梁武帝承圣二年(553年),划出新安郡所辖歙、黟、海宁三县,置新宁郡。南朝陈文帝天嘉三年(562年),撤新宁郡,复置新安郡。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新安郡并入东阳郡,歙县并入海宁县;十一年(591年),复置歙县,置歙州,辖新安郡属县。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歙州改为新安郡,仍领休宁、歙、黟三县,郡治在歙。义宁年间(617-618年),汪华起兵占郡地,迁郡治于歙乌聊山,筑郡城。此后至清末,歙县一直未郡、州、路、府治。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汪华附唐,受封越国公。改新安郡为歙州。贞观元年(627年),歙州属江南道。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歙州改属江南东道。天宝元年(742年),歙州又改为新安郡;唐肃宗乾龙元年(758年),新安郡复改为歙州,隶属浙江西道节度使,本县隶属不变。大历五年(770年),歙州领六县,奠定了此后一千余年的“一府六县”建制基础。

    五代十国时期(907年),唐亡,淮南节度使杨渥仍称唐哀宗天佑年号,歙州附之。919年,歙州隶吴。937年,吴亡,隶南唐。

    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歙州改称徽州,徽州得名始此,仍领六县,治所在歙县。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称徽州路,辖县不变。元顺帝至正十七年(1357年),改称兴安府;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改兴安府为徽州府,直至清末。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徽州府直属中书省。洪武二年(1369年),降婺源州为县,徽州府仍领六县,即:歙、黟、休宁、绩溪、婺源、祁门。

    清太祖顺治二年(1645年),徽州府改隶江南承宣布政使司,仍领六县。康熙元年(1662年),徽州属江南左承宣布政使司徽宁道。康熙六年(1667年),江南左承宣布政使司改为安徽布政使司(取安庆、徽州二府之名)。

    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留县,直属安徽省;3年6月,属芜湖道;17年8月,废道, 直属安徽省;21年10月,属安徽第十行政督察区;29年3月,属皖南行署;同年8月,属皖南行署第七行政督察区;抗战胜利后,皖南行署撤销,属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区。

    1949年4月28日,歙县解放,属皖南区人民行政公署;同年5月13日,属徽州专区;1956年3月,属芜湖专区;1961年4月,属徽州专区;1974年,属徽州地区。1987年11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改徽州地区为地级黄山市,辖三区四县,即:屯溪区、徽州区、黄山区、歙县、黟县、休宁县和祁门县。

歙县的名人
1个回答2024-03-06 00:07

毕升:宋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家。
汪道昆:(1525~1593),字伯玉,号南溟、太函,歙县人,明代中后期文坛上一位较有影响的诗人、散文和杂剧作家。有杂剧《高唐梦》、《五湖游》、《远山戏》、《洛水悲》,以及《唐明皇七夕长生殿》等五种。此外他还写了一些散曲。
许国:(1527—1596)字维桢,歙县人,明大臣。历任太子出阁、入侍太子的右赞善、礼部左侍郎、礼部右侍郎等职,著有《许文穆公集》。
曹文埴:(?—1798)字竹虚,清安徽歙县人。清朝大臣。乾隆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累迁翰林院侍读学士,再迁詹事府詹事。授左副都御史,历刑、兵、工、户诸部侍郎。后擢户部尚书。为官持正,不阿附权臣和珅。以母老引退。嘉庆三年卒。谥文敏。 曹振镛:(1755—1835)字俪笙,歙县人。清朝尚书曹文埴之子,此后先后任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学政、军机大臣等职。他曾在乾隆、嘉庆、道光三朝,担任学政,前后典乡会试四次,严于挑剔一般小毛病。在他的影响下,这种严于挑剔一时成为一种风气。他曾任《会典》、《实录》、《河工方略》、《明鉴》、《皇朝文颖》、《全唐文》的总裁。
黄宾虹:(1865—1955)原籍安徽省歙县,生于浙江省金华城,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上承前启后的大家。除了山水画创作,他在金石学、美术史学、诗学、文字学、古籍整理出版等领域均有卓越的贡献。一生著述宏富,有《黄山画家源流考》、《中国画学史纲》、《虹庐画谈》、《古画微》、《黄宾虹画语录》、《画学编》、《印学》、《宾虹诗钞》等35种。
渐江:(1610—1664)俗姓江名韬,字六奇,法名弘仁,县城桃源坞人。新安画派的奠基人。存世作品有《黄山图》、《晓江风便图》等约150件。
王茂荫:(1798-1865)字椿年,号子怀。历任太常寺少卿、太仆寺卿、左副都御史、户部、工部、兵部侍郎、吏部右侍郎等职务。任京官前后达30年,历道光、咸丰、同治三朝,不携眷属随任,一人独居歙县会馆,以两袖清风,直言敢谏闻名。 陶行知:(1891-1946)原名文濬,又名知行。近代著名教育家。著有《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行知书信》、《行知诗歌集》等。
张曙:(1908-1938)人民音乐家,原名张恩袭。张曙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歌曲200余首,现存80余首,其题材大多表现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压迫的斗争精神,音调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他的代表作有《保卫国土》、《丈夫去当兵》、《壮丁前线》、《日落西山》、《赶豺狼》、《洪波曲》等。 李济仁(1931—),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主任医师、教授,首届国医大师。
张其成(1959—),著名国学专家,养生专家,中医文化学家,文人书法家。 全国政协委员。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