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必与竹山水清音

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的意思!
3个回答2022-09-27 01:00
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此诗句出自[晋。左思《招隐》]丝与竹: 弦乐器和管乐器。此两句诗是说,不须奏乐,山水自有清美的声音。
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的意思 急.
1个回答2023-01-11 05:35
不一定非要是丝竹之类的乐器,山水也能发出清澈美丽的声音.出自晋·左思《招隐二首》诗之一:
杖策招隐士,荒涂横古今.岩穴无结构,丘中有鸣琴.白云停 隐冈,丹葩曜阳林.石泉漱琼瑶,纤鳞或浮沉.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秋菊兼餱粮,幽兰间重襟.踌躇足力烦,聊欲投吾簪.
非丝非竹而自恬适 非烟非茗而自清芬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06-01 23:11
丝竹是古代对乐器的别称(雅称),烟茗是焚香、饮茶的意思。在古代都属于文人的活。
这两句诗是作者对个人内心追求的描述,意思是没有丝竹啊我一样生活的恬静快乐,没有点香、没有好茶我还是生活得很有尊严的。
隐喻着自己只要维持真实,没有音乐来调剂生活也会感到舒适愉快,不需要焚香烹茶就能满室散着清香。
“非丝非竹而自恬愉,不烟不茗而清芬”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08-27 23:40

人只要在内心维持一种真实的境界,没有音乐来调剂生活也会感到舒适愉快,不需要焚香烹茶就能满室散着清香。只要能使心中有真实感受,而且思想纯洁意境空灵,就会忘掉一切烦恼超脱形骸困扰,如此才能使自己逍遥游乐在生活中。

  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2-30 12:37
人工乐器,诸如笛子等乐器奏出的音乐比不上大自然中山水的声音。
非丝非竹的丝和竹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2-08-30 15:17
  【释义】: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翻译】:非丝非竹: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
  【出处】:黄庭坚《瑞鹤仙·环滁皆山也》:太守醉也,喧哗众宾欢也。况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太守乐其乐也。问当时太守为谁,醉翁是也。(之后太守喝醉了,人们依然大声喧哗笑闹,这是宾客们尽情快乐的景象。而且酒宴上畅饮的乐趣,不在于弹琴奏乐,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若问当时的太守是谁,自然是醉翁欧阳修。)
风清竹影是成语
1个回答2024-01-29 15:55
风清竹影不是成语。
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
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
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
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组成。简单的说,成语就是,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经据典,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
非常之事,必待非常之人的出处
1个回答2024-03-09 16:20

出自班固《汉书·武帝纪第六》,典故是:

初置刺史部十三州。名臣文武欲尽,诏曰:“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耐梁弯累而立功名。夫泛驾之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才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

译文如下:

要设置十三州的刺史,因朝中有名的文武大臣没有了,汉武帝诏书说:“凡是不寻常的大事业,必定要等待非同一般的人,因此有的马飞速奔驰可是能达千里,有的有才能的人背负世俗的负累却能立下功劳。难于驾驭的马,放任不羁的人才,只渣含是在于如何驾驭而已。朕下令州郡,查访官民中具有杰出优异的才能,可以位及文武重臣臣并且能让江山稳固的人。

这是西汉举茂才制度的开始。

扩展资料:

非常之事,必待非常之人这句话实际说的是西汉举茂才制度。茂材,西汉曰秀才,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改为茂材,与孝廉同为两汉重要的察举科目。察举昌闷茂材亦始于汉武帝,据《汉书·武帝纪》载,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才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这是举茂才的开始。其后,宣帝、元帝时均有察举茂才异等的诏令。这个时期所举的茂材多为现任官吏,而且是属于特举。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