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音琵琶是斜抱还是横抱

谜面:抱着琵琶出家门猜四个字成语?
1个回答2024-02-24 02:49

谜底——挑拨离间解析:挑、拨——都是弹琵琶的指法,扣“弹着琵琶”离间——离开房间,扣“出门去”挑拨离间, 成语,原指没有根据的话,现在多指在别人背后散布的诬蔑、中伤的说法。比喻从中搬弄是非,破坏人与人之间的情谊,甚至引起争端之意,使别人之间产生隔阂、不团结。

抱着琵琶进磨房
1个回答2024-04-25 01:43
  抱着琵琶进磨房——对牛弹琴
  抱琵琶进磨房
  抱琵琶进磨房
  读音:bǎo pí pá jìn mò fáng
  性质:歇后语
  意思:对牛弹琴-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
  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参考资料:
  1.歇后语的意思:把一段词语分作两部分,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平常说话的时候,可以把前后两部分先后说出来,也可以只说前一部分,后一部分让听者去体会 、猜测,所以叫歇后语。如: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四两棉花——弹(谈)不上。按修辞方法来分,歇后语主要有比喻和双关两类。原始歇后语,说话时把一个固定词语的最末一字省去不说,所以又叫缩脚语。如:“秋胡戏妻”是有名唱本故事和剧目,于是人们就用“秋胡戏”影射“妻”;当代这种用法已较少。歇后语往往很形象,用得恰当,使听者感到生动有趣,富有幽默感。但用得太滥,也会使人讨厌。从词语感情色彩说,褒义歇后语数量很少,中性的有一部分 ,贬义的占绝大部分。有些歇后语带有严重的封建意识、迷信色彩、庸俗低级趣味。因此选用歇后语要严格、谨慎,并且要注意文体、语言环境及听话对象。具有谐音特点的歇后语,还有另外的作用,即考证创造该歇后语的时代或地域的某些语音特点。
  2.歇后语的由来: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提到过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却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意思就是说,丢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歇后语。 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古代的歇后语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但在民间流传肯定是不少的。如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寄鹅毛,物轻人意重,复斋所载宋时谚也。”这类歇后语,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
抱着琵琶进磨房
1个回答2024-03-09 20:15
  抱琵琶进磨房

  抱琵琶进磨房

  读音:bǎo pí pá jìn mò fáng

  性质:歇后语

  意思:对牛弹琴-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

  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参考资料:

  1.歇后语的意思:把一段词语分作两部分,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平常说话的时候,可以把前后两部分先后说出来,也可以只说前一部分,后一部分让听者去体会 、猜测,所以叫歇后语。如: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四两棉花——弹(谈)不上。按修辞方法来分,歇后语主要有比喻和双关两类。原始歇后语,说话时把一个固定词语的最末一字省去不说,所以又叫缩脚语。如:“秋胡戏妻”是有名唱本故事和剧目,于是人们就用“秋胡戏”影射“妻”;当代这种用法已较少。歇后语往往很形象,用得恰当,使听者感到生动有趣,富有幽默感。但用得太滥,也会使人讨厌。从词语感情色彩说,褒义歇后语数量很少,中性的有一部分 ,贬义的占绝大部分。有些歇后语带有严重的封建意识、迷信色彩、庸俗低级趣味。因此选用歇后语要严格、谨慎,并且要注意文体、语言环境及听话对象。具有谐音特点的歇后语,还有另外的作用,即考证创造该歇后语的时代或地域的某些语音特点。

  2.歇后语的由来: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提到过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却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意思就是说,丢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歇后语。 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古代的歇后语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但在民间流传肯定是不少的。如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寄鹅毛,物轻人意重,复斋所载宋时谚也。”这类歇后语,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
抱琵琶的汉姬是谁
1个回答2024-03-13 10:57
是王昭君罢,汉朝的,犹抱琵琶半遮面。
犹抱琵琶半遮面----成语?
1个回答2024-02-22 21:21

犹抱琵琶半遮面打一成语: 其貌不扬其貌不扬的词语解析[释义] 其:他的;不扬:不出众。指人的外貌不漂亮。也形容器物不美观。[语出] 唐·裴度《自题写真赞》:“尔才不长;尔貌不扬;胡为将;胡为相?”[辨形] 扬;不能写作“杨”。[近义] 贼眉鼠眼 獐头鼠目[反义] 眉清目秀 一表人才[用法] 用作贬义;用于形容人的外表。一般作谓语、定语。[结构] 主谓式。

犹抱琵琶半遮面这句在那首歌里出现过
1个回答2022-11-27 03:20
出自白居易《琵琶行》
琵琶行中为什么琵琶女犹抱琵琶半遮面原因
2个回答2022-09-21 13:06
这位演奏者的心灰意懒,和惭愧自己身世的沉沦,她已经不愿意再抛头露面了
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思怎么理解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思
1个回答2022-09-01 00:00
1、“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思是那个弹琵琶的夫人半天不出来,出来的时候还用琵琶遮住半个脸,形容羞涩。
2、完全是以形容女子的半遮半掩,含羞带臊,来衬托出琵琶女子的美丽容貌与少女气质。
3、“犹抱琵琶半遮面”是白居易《琵琶行》诗中的名句。
铖抱琵琶半遮面是什么意思?
5个回答2023-01-09 23:31
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用来形容琵琶女想出来又不敢出来,犹豫矛盾的样子。后来用来比喻害羞,或事情不明朗或不愿说清楚而遮遮掩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