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世纪之争:如何评价今天的青少年
第一部分 成年人向孩子学什么
第一章 今天的孩子所具有的优秀品质
一 乐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
二 主体性增强
三 平等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强
四 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强
五 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较强的公民意识
六 比成年人更容易接受环保意识
七 相信事实
八 做事认真
九 积极的休闲态度
十 兴趣爱好广泛
第二章 今天孩子让人忧虑的三种品质
一 认知需要缺乏的孩子
二 对劳动避而远之
三 缺乏适度消费的观念
第三章 今天的孩子以何种方式影响成年人
一 今天的孩子已经无法因拜父辈的成长轨迹
二 今天的孩子以个体的非对抗的形式影响成年人
三 孩子对成年人世界影响力取决于成年人自身的素质
第二部分 成年人为什么向孩子学习
第四章 在开放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
一 家长已不再是绝对权威
二 学校教育的功能正在缩小
三 同辈群体的影响
四 大众传播媒介改变了儿童的成长环境
五 多种社会文化传喻方式的并存
第五章 孩子自身发生了哪些变化
一 今天的孩子更关注自我发展
二 今天的孩子与人相处更注意规则
三 今天的孩子认识的广度愈来愈多
四 面对新环境的应变能力不断提高
第六章 终身教育改变了成年人的学习观念
一 一位中国母亲的误区
二 知识经济时代来了
三 走进学习社会
四 与孩子一起成长
第三部分 成年人怎样向孩子学习
第七章 向孩子学习的五个观念
……
第八章 向孩子学习的五个原则
第九章 七个主要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1、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2、成功者,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别人不敢做的事情,做不到的事情。
3、每天只看目标,别老想障碍。
4、用心观察成功者,别老是关注失败者。
5、付出才会杰出;为别人创造价值,别人才愿意和你交往。
传习录名句如下:
1、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虚灵不昧大约是指本心不受外物障蔽,保持原始的本然状态,心灵处于安宁、虚静和专一的情状。
2、心之本体原自不动。心之本体即是性,性即是理,性元不动,理元不动。集义是复其心之本体。
3、无善无恶事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心,本来是没有善恶之分的,善恶知之所以产生,是在面对外物,自己的思想意识活动而产生的。能辨清善恶就是“良知”,行善事、去除恶念都是基于对事物的理解。
4、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5、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复那本体,不是着你只恁的便罢。
6、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
知行合一是指知行是一体的,要是真的对某事物有所认知,那一定是身体力行地去做了。产生想要做一件事的想法时,“行”就已经开始了,只有切实展开行动,想法才能变为现实。亲自实践了,便是已知了。
7、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