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孙悟空拜师

孙悟空拜谁为师
1个回答2024-02-12 11:03

孙悟空的师傅是菩提祖师和唐僧。

菩提祖师是《西游记》中的一位祖师级人物,收孙悟空为徒,他并没有传授孙悟空想要的长生不死的方法,却在明知孙悟空会出去惹祸的情况下,用三年教会了孙悟空十八般武艺和七十二变以及筋斗云,这些都是些打斗逃生的本领。

唐僧也叫唐三藏,唐僧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的人物,前世为如来二弟子金蝉子,原型为唐代高僧玄奘。玄奘,生于今河南洛阳,俗家姓名“陈祎”,法号“玄奘”,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

孙悟空学艺经历

美猴王在花果山享乐天真,过了三四百年后,为了寻求长生不老的方法,赴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拜斜月三星洞菩提祖师为师,得到姓名孙悟空,并学到了长生之道、地煞变化术(即七十二般变化)的变化和筋斗云等,其用时二十年。后因卖弄本事,被菩提祖师逐出师门。

后来龙宫寻宝,惊动了玉皇大帝,因为孙悟空的目中无人,开始大闹天空,最终如来佛祖出现,孙悟空斗法失败,被压在五行山下。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后,被唐僧所救,拜其为师,唐僧为其取号行者,故又称孙行者,踏上西天取经之路。

关于西游记孙悟空拜师的问题
1个回答2024-04-08 23:32
因为菩提祖师算出日后孙悟空会是佛教护法要取经西游大闹天宫!菩提祖师就是西方二圣之一的准提圣人,这涉及些封神方面的!其实你发现了没有,五百年前猴子能大闹天宫无人能拿的住他,可五百年后居然连天上的仙人坐挤,童子!猴子都打不过,西游的时候猴子的表现太水了!五百年在差也还是妖圣水平,所以可以见到当年天庭方面和西方二圣达成谋种协议,闹天宫时仙人们顾忌西方二圣放水太多了!
孙悟空在哪里拜师
1个回答2024-04-30 02:30
孙悟空在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拜菩提祖师为师取猢狲中的狲字的谐音孙为姓,菩提祖师弟子排名到悟字辈,赐名为空,所以叫孙悟空

菩提祖师把孙悟空培养成了一个文韬武略的全才,孙悟空的本事包括:

1.七十二变。孙悟空运用此法术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是他屡次战胜敌人的最有用的本事。

2.长生不老术。这是孙悟空最想学的本事,在祖师的房间里半夜三更开小灶学的。

3.筋斗云。孙悟空对兵法运用十分娴熟,经常教育八戒悟净什么是“金蝉脱壳”,什么是“分瓣梅花计”等。孙悟空对“三十六计,走为上”更是运用得得心应手。呵呵。

以上三样技能都是第二回里明明白白的交待清楚了是祖师专门给孙悟空开小灶教授的。以下的技能和本事,在祖师学艺那一回原著里没有明确的交待是怎么学成的。

4.武功。孙悟空的武功很强,几乎可说是登峰造极,只有二郎神,牛魔王,青牛怪,等少数几个人可以和孙悟空在武功上算是平手。依据《西游记》原著,只可能是从祖师这里学的。86版电视剧安排的是孙悟空和师兄们每天切磋学到了十八般武艺。

5. 身外身法。就是拔根毫毛,变出分身。这个恐怕不在七十二变之中,因为没有见其他人用过。原著中说“原来人得仙体,出神变化无方。不知这猴王自从了道之后,身上有八万四千毛羽,根根能变,应物随心。”但其他神佛从未用过此法术。尽管此法术战斗力极强,孙悟空在西游途中用此法术却不是很多,而这也不是万能的一种法术(怕风怕火,不能对付黄风怪,芭蕉扇,等)。

6. 移山缩地法。孙悟空第四十回,为了摆脱红孩儿,用此法使唐僧很快甩掉了变化成小孩的红孩儿。

7.岐黄之术。孙悟空会“悬丝诊脉”,说起朱紫国国王的病理,头头是道,显然是谙熟此道。

8.文学功底和佛理。孙悟空能出口成章,吟诗作对,还能点化唐僧佛学(比如第三十六回赏月时唐僧思乡三个徒弟对月吟诗,点化唐僧),甚至比唐僧更有佛性,说明他的诗文功底和悟性都是极佳的。
点评孙悟空
1个回答2024-03-02 14:07
菩提老祖(孙悟空的师父。武力:100)。《西游记》前面的章回中,菩提老祖的徒弟们的武功可谓五花八门,有气功高手如小道童中指喷火,孙悟空的一群师兄弟武功皆不一样。而且孙悟空学成后归花果山,闯龙宫时,龙王的十八般兵器孙悟空样样精通,无论是刀枪剑戟还是铁锤棍子,舞得无与伦比翻江倒海。





可见,作为师父的菩提老祖武学之精深广博,天地间不可造次。孙悟空在菩提门下才修炼了10年不到(依据:猴子离开花果山时,小猴子们给他送行,代王代王叫个不停;而孙悟空回花果山后,那些猴子,尤其是那只马猴,都还健在,根据生物学,猴子的寿命一般不超过10年,所以孙悟空学艺不过十年)。孙悟空学艺仅仅十年,就能大闹天宫,菩提老祖修炼千年,那么其武功和内力和人能当??





第二名:镇元大仙(武力99)。一位之拜天地之神仙,据说玉帝都和他同辈??这里有点争议,有人认为镇元大仙胜过菩提老祖,请容在下稍候讲来。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位一体围攻镇元大仙不下,且三师兄弟被镇元大仙收入“乾坤袖”中,可见镇元大仙武功之高。要知道,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当时天地各界最强的阵法,就现代战争来看,属于海陆空三位一体的立体攻防(孙悟空是当时最先进的“战斗机”,适合10万8千里的超远程洲际作战,迄今为止都没有战斗机能与之相提并论;猪八戒曾是天宫10万天兵的“元帅”,可见统领步军有一定的经验,九齿钉耙横扫千军;沙僧曾是天界8万海军统领“卷恋大将”,海军作战经验和水下本领沙僧当属奇才)。这种情况下,三人力战镇元大仙而不下,可见镇元之实力。话又说回来,镇元大仙比菩提老祖略输一筹:镇元大仙自己承认,他也拿孙悟空无可奈何,只能暂时困住悟空,所以镇元不得不扣押唐僧等人要挟孙悟空找人弄活那人参果树。从镇元子用出“油锅”“鞭刑”后,不但拿孙悟空无奈且被悟空嘲笑,镇元毫无办法。



菩提老祖可就不同了。悟空是他徒弟,悟空一身的本领都是他传授的,他必然知道悟空武功的弱点。中国有个“传统”,师父教徒弟总会留一手绝活,免得徒弟以后和师父抢饭碗。菩提老祖必留有超必杀技以留后路。故,镇元大仙严格的说在武力上并不一定能战胜悟空(他运用了法术取胜),而菩提老祖却能搞定悟空。





第三名:老狮王魔头(武力:98)。西域某国,孙悟空师兄弟三人的兵器被狮子怪掳走了。孙悟空铲平了狮子洞,可哪知狮子怪的祖师老狮子怪出来报仇。这个魔王可遮天蔽日,瞬间乾坤挪移掳走唐僧八戒沙僧和国王的三个儿子。孙悟空侥幸逃脱。老狮子的偷天换日功了得,悟空不得不请菩萨出来搞定老狮子……





第四名:二郎神(兵器:三尖两刃刀,武力+2;啸天犬,武力+4。武力合计97)。大家注意到没有?二郎神战悟空时,看似平手,其实二郎真君可是压着悟空在打。二郎神早在封神演义中就打遍天下无敌手,若论武功,封神榜中各神魔很少有他的对手。且在与悟空交锋时,悟空处于被动。悟空武力上见无法战胜二郎神,便使出72变想蒙混过关,哪知那二郎神会73变(多一变),孙猴子变水蛇,二郎神就变吃蛇的鸟,孙猴子再变老鹰,二郎神就变弓箭……二郎神有3只眼,始终能见破孙悟空的法术,而悟空的火眼金睛只针对低级的妖怪有效(对牛魔王都失效了),所以对神仙无效。再说二郎神的飞行术不亚于悟空。悟空打不过他一个跟斗云逃了1080****里,二郎神竟然能随后追到。莫说二郎神本人,就是他那只狗都够悟空折腾半天……





第五名:红孩儿(兵器:火灵枪,武力+7。武力合计:96)。红孩儿兵器使用技术平平,但是那三昧真火太无敌了。悟空八戒加沙僧都被他烧得半死,我们的美猴王还被烧得“急火攻心”差点挂了……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也没有这么猛烈啊……就连观音菩萨这样的超重量级人物来了,也只是用计降伏了他,都不和他正面交锋。





第六名:六耳猕猴(武力:95)。大家看到这里也许不解了:为什么不排孙悟空?因为,悟空的武力有一部分是金箍棒加上去的,而六耳猴子竟然随便找了根棍子就能和飞舞“定海神针”的齐天大圣打平手。而且,六耳猕猴和孙悟空大战数日,实力绝对的持平。我本人怀疑六耳猕猴是菩提老祖的又一高徒,既悟空的师弟。菩提老祖修练化功大法,乾坤大挪移等武功法术已经到了顶峰,到头了,他瞄准了西天的高层武功和法术。唐僧师徒西天取经,本来想自己的徒弟悟空可以在取经回来的半路上倒戈,哪知孙悟空竟然背叛师门投靠唐僧。大怒之下,在某动物园找来了六耳猴子,传其武功,干掉悟空并取而代之(《人参果》中有一段证据:悟空找菩提老祖复活人参果树,结果菩提老祖故意视而不见,见死不救。推断:等镇元子干掉了悟空,就可以实现“6耳猴子”计划了)。





第七名:孙悟空(兵器:金箍棒,武力+8。武力合计:95)。悟空深得菩提老祖真传,会十八般武艺,腾云驾雾,一去1080****里(绕地球大半圈),且有金刚不坏之身。大闹天宫,力战千军万马,保唐僧西天取经过五关斩六将。
整理出孙悟空的出生和他拜师前的经历
1个回答2024-01-23 19:13
我感觉你想问的应该是孙悟空在遇到唐三藏之前的故事吧。
1破石而出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之后度过光景,因为成功闯入水帘洞,被花果山诸猴拜为“美猴王”。
2拜师学艺之后为了寻求长生不老的方法,赴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拜菩提祖师为师,学会了地煞七十二变和召唤筋斗云,其用时二百年,后大闹天宫,被困炼丹炉中学会火眼金睛。
大闹天宫——孙悟空在第342岁,因寿命已到而大闹地府,销毁关于他和猴子猴孙侍裤的生死簿,返回人间。阎王再复上报天庭,玉皇大帝欲捉拿悟空,太白金星建议招安。孙悟空被召上天宫,被骗封为弼马温,15日后知道原来这官只不过是个马夫,大怒,打出南天门。回花果山时,凡间已经过了15年。两个独角鬼王前来投奔,建议悟空自封“齐天大圣”。
 老慧简 玉皇大帝知道孙悟空反下天宫,大怒,命李天王派兵镇压,孙悟空打败巨灵神、哪吒三太子,天宫被迫封其为齐天大圣掌管蟠桃园。不料当上大圣野性未改,反而偷吃蟠桃、偷喝仙酒,玉帝震怒,命李天王率十万天兵天将带十八架天罗地网,去拿下妖猴,孙悟空打败九曜恶星,四大天王,使分身术战胜十万天兵,因为此战,孙悟空名扬天下。
  观音菩萨见孙悟空神通广大,推荐玉帝外甥,显圣二郎真君去拿孙悟空。二郎神率部来到花果山,与孙悟空大战三百回合不分高下,随后二人均变化法相,大显神通。梅山兄弟趁花果山后方空虚,放火烧山,孙悟空无心恋战,变化逃走,与二郎神大赌变化,经过一天苦战,遭二郎神与其兄弟围困,被太上老君用金刚圈偷袭,另外腿细犬咬了一下,于是被擒拿。
被压五指山
  3悟空被擒,到斩妖台问斩。因先前偷吃了太上老君的金丹,变成金刚之躯,所以任何死刑均无效,最后被太上老君带到兜率宫冶炼七七四十九天,然而事得其反,将悟空练成碧搏一双火眼金睛,于是蹬倒火炉,开始大闹天宫,打到通明殿,与王灵官战到一处,佑圣真君派遣三十六员雷将围困孙悟空,正在争斗时,如来佛祖出现,将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
具体被五指山压得这五百年发生了些什么西游记里也没有具体描写,之后就是遇见唐三藏了。
孙悟空的拜师学艺
1个回答2024-02-01 21:56
《西游记》中,孙悟空曾拜师学艺,说明拜师学键伏艺古已有之。

学得一门技艺才能脱颖而出,或谋生,或出众于人。

悟空稿首携为了寻找长生不老之术,放弃花果山悠哉的生活,漂洋过海,拜师学艺。

他在整个过程中的经历和体会,也能为我们提供不少的借鉴和思考。

拜师学艺要用心,有心学艺才能学成,这是拜师学艺的首要条件。

孙悟空走了八、九年,穿街走巷,见世人都是为名为利之徒,更无一芹绝个为身命者。

他参访仙道无缘得遇,已经到了西洋大海,离花果山很远了。

但是他依然没有放弃,想着海外有神仙,便自己架着竹筏,飘过西海,才来到了菩提祖师的地界。
用什么成语来评价孙悟空比较好
1个回答2024-03-08 07:55
智勇双全,机智勇敢,身手敏捷,火眼金睛,神通广大,心地善良,机智灵活
孙悟空拜师
3个回答2022-05-05 12:53
菩提祖师,学完了,菩提祖师知道孙悟空总有一天会闯下弥天大祸所以赶走他。不是蟠桃树,而是人参果树,原著中孙悟空并没去找菩提祖师,你说的是电视剧。
用,孙悟空,我,拜师学艺,学一个有趣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03 22:50
孙悟空出世以后成了水帘洞洞主,花果山之王,于是就去寻找一个高人学习本领,经过辛苦的经历终于来到菩提祖师家门口,但是祖师不收,于是孙悟空就跪在门前,这样就感动了祖师。孙悟空这个名字也是菩提祖师给起的,之前他是没有名字的。孙悟空拜师之后,对很多东西没有兴趣,祖师用木棍敲了孙悟空三下头,背着手走了,祖师的徒弟们都以为是祖师生气了,但是孙悟空很聪明,三更天的时候从后门来到祖师的卧室,祖师觉得这猴子很聪明,就把七十二变的本领传授给孙悟空,之后又叫他学了筋斗云。孙悟空把学到的本领在师兄弟面前炫耀,被祖师发现,祖师让孙悟空离开,并说不要说菩提祖师是你的师父。就这样,孙悟空离开了菩提祖师,回到花果山,接下来就是大闹天宫了。
孙悟空在哪里拜师
2个回答2022-06-23 07:03
孙悟空在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拜菩提祖师为师取猢狲中的狲字的谐音孙为姓,菩提祖师弟子排名到悟字辈,赐名为空,所以叫孙悟空

菩提祖师把孙悟空培养成了一个文韬武略的全才,孙悟空的本事包括:

1.七十二变。孙悟空运用此法术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是他屡次战胜敌人的最有用的本事。

2.长生不老术。这是孙悟空最想学的本事,在祖师的房间里半夜三更开小灶学的。

3.筋斗云。孙悟空对兵法运用十分娴熟,经常教育八戒悟净什么是“金蝉脱壳”,什么是“分瓣梅花计”等。孙悟空对“三十六计,走为上”更是运用得得心应手。呵呵。

以上三样技能都是第二回里明明白白的交待清楚了是祖师专门给孙悟空开小灶教授的。以下的技能和本事,在祖师学艺那一回原著里没有明确的交待是怎么学成的。

4.武功。孙悟空的武功很强,几乎可说是登峰造极,只有二郎神,牛魔王,青牛怪,等少数几个人可以和孙悟空在武功上算是平手。依据《西游记》原著,只可能是从祖师这里学的。86版电视剧安排的是孙悟空和师兄们每天切磋学到了十八般武艺。

5. 身外身法。就是拔根毫毛,变出分身。这个恐怕不在七十二变之中,因为没有见其他人用过。原著中说“原来人得仙体,出神变化无方。不知这猴王自从了道之后,身上有八万四千毛羽,根根能变,应物随心。”但其他神佛从未用过此法术。尽管此法术战斗力极强,孙悟空在西游途中用此法术却不是很多,而这也不是万能的一种法术(怕风怕火,不能对付黄风怪,芭蕉扇,等)。

6. 移山缩地法。孙悟空第四十回,为了摆脱红孩儿,用此法使唐僧很快甩掉了变化成小孩的红孩儿。

7.岐黄之术。孙悟空会“悬丝诊脉”,说起朱紫国国王的病理,头头是道,显然是谙熟此道。

8.文学功底和佛理。孙悟空能出口成章,吟诗作对,还能点化唐僧佛学(比如第三十六回赏月时唐僧思乡三个徒弟对月吟诗,点化唐僧),甚至比唐僧更有佛性,说明他的诗文功底和悟性都是极佳的。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