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苏州评弹

浅谈如何学说苏州话
1个回答2024-03-09 23:23
这是今年年初的一篇文章,主要是在与外地同事聊天时,针对他们学习苏州的困难,总体上从方言学习的各个方面进行的总结。 经常听到外地同事说:听苏州话简直是云里雾里,更不要说讲了。西方有句俗话叫做“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即我们讲的“入乡随俗”,所以掌握当地的语言显然是最好的加强自己地方认同感的方式。 一、苏州话的价值 苏州话是覆盖苏南、上海和浙江的中国第二大方言——吴语的代表。对应于元曲的音韵系统及拼音方案的前身——《中原音韵》,苏州话是400年中国宫廷雅部昆曲的音韵系统的基础,俗称“南中州”。使用苏州话弹唱的评弹被誉为是“中国最动听的语言”。据说吴语是汉语诸方言中音素最全者,有超过60个声母与韵母(英语国际音标有47个),绝大多数在常见的外语中可以得到使用。二、学习苏州话的要点 笔者下文就自己学说苏州话的实践结合传统音韵的粗浅理论,想谈谈学习苏州话的主要的难点和要点。 1. 四声阴阳 苏州话保留了中古汉语的特征,在声调上分四声阴阳八个音,目前阳上声与阳去声基本已经趋同。苏州话八个声调中的阴平、阳平和阴去与现代普通话的第一、第二和第四声基本一致。下面介绍一下苏州话特有的几个声调。 1)阴上声:苏州话中的阴上声字和阳上声字都不超出普通话中第三声字的范围。苏州话的阴上声有点儿类似普通话中的第四声,区别是阴上声在音程的最后有上扬的一段时值。典型的字有“好”、“想”和“巧”等。 2)阳上声:有些类似普通话第二声的音值走向,区别是在阳上声字的调值走向曲线的斜率比阳平声字更大。典型的字有“雨”、“里”和“武”等。 3)阳去声:音值走向同阳上声。阳去声的浊声字母是非吴语区的人掌握苏州话字音的主要困难之一。但现在大家都学过英语,举个例子,在国际音标中,大家知道双唇音有清音,如picture的p;有浊音,如banana的b。清音p发出来比较清脆,音也较高,以双唇为主要发声部位,声带不发音;而浊音b是声带发音,从嗓子深处发出来的低而有点儿粗的声音,用力部位在嗓子,而双唇不需要用力。苏州话阳去声字中基本保留了完整的清浊字头(声母)的对应,比如[p]贝[b]倍、[t]得[d]电等,在学习这类字的时候,要找出该字普通话拼音中的清音对应的浊音声母,就可迎刃而解。典型的字有“坏”、“字”和“件”等。 3)阴入与阳入声:入声的特点是读音短促,一发即收,一般是其他声调字音程的一半时值。无论是入声字的阴阳还是其他几个声部的阴阳,就是传统音韵中所谓的清浊,而清浊音的判断可根据发音时是否振动声带为依据,另外,清音的音值相对比较高,浊音则相对比较低。如“学”是阳入声,“息”是阴入声字。 2. 连读变调 苏州话中有比普通话中更为复杂的变调现象,即一个字的声调在一个词语的不同地方有着不同的声调,比如汽车的“汽”是阴去声,而在“汽车”这个词组中,“汽”的发音等同于阴平声。虽然连读变调有一定的规律,但是这些规律本身就比较复杂,所以最好的掌握变调的方法就是多听多讲。 3. 一些韵部的发音1) 鸠侯韵(eu):现在这类韵部在苏州年轻一代中有向ei靠拢的趋势。典型的字有“走”、“留”个“投”等字;2)欢桓韵(uo):现在这类韵部在苏州年轻一代中介音u已经基本丢失,而且有些字还与鸠侯韵等发音趋同,如“拳”与“球”、“圈”与“丘”。典型的字有“园”、“碗”和“换”等字。 4. 一些字头的发音 苏州话中保留了一些中古汉语传统字头的发音,下面把一些比较容易出错的字列举如下:1)“捏ng、昂gn”目:如“业”是“捏”母,“我”是“昂”母; 2)翘唇音:如“之”、“陈”和“升”等字,这类字的发音特点是双唇有微翘的动作,基本对应与普通话中的翘舌音,是辨别老派与新派苏州话的主要标记之一。 3)尖团字:所谓尖音,就是传统音韵学精系字齐摄呼的读音,即以现代普通话z、c、s为声母的字,如“先”、“小”和“西”。所谓团音,就是见系齐摄呼的读音,即以现代普通话j、q、x为声母的字,如“显”、“孝”和“希”字。这类字在苏州60岁以下的人群中已经大多不分“尖团”了。 5. 一类易读错的字 这类字因为在日常口语中不大常用,一些人往往会使用普通话的发音去套,其实苏州话有其传统延续下来的标准的规范读音。如“硕士”的“硕”[zek]阳入(读如苏州话的“贼”字),“若水路”的“若” [zak]阳入(读如苏州话的“石”字),“银杏”的“杏”[ang]阴平;“元帅”[sai]阴去;轻“率”[sek](同“塞”,阴入);“旺墩路”的“旺”,应为[yaon]阳去、非[wang]阴去,“唯亭”的“唯”为[yi]阳平,非[vi]或[wei]阳平,“葑门”的“葑”为[fu]阴平。 6. 特有的词汇 苏州话中有大量特有说法的词汇,与普通话及其他方言有比较大的差异,比如“来赛——行、可以的;骷浪头——脑袋;矮模样——差不多的时候”,这些词汇必须通过日常多听多记来掌握。 7. 特有的句式表示祈使:倷过来酿(你过来吧);表示疑问:倷啊嗯吃了(你吃了吗)?阿是小李代表倪学堂去介(是不是小李代表我们学校去啊)?表示完成:吾吃好哉(我吃完了)。俚唱仔一只歌(他唱了一只歌)。上面把学习苏州话的过程中最困难的地方进行了归类并逐个解说,在掌握上述理论和要点的基础上,学习苏州话将不再困难。 三、学习苏州话的方法 笔者觉得最好的学习苏州的方式就是先学唱苏州评弹里的开篇与选曲,这是最好的正字音的方式;要多听评弹和苏州话的电视与广播,多听可以培养词汇、句式、连读变调和语调的能力。最后,最最重要的就是要敢于说出来,然后让苏州话母语者帮助纠正,相信经过这些有意识的学习,可以很快地讲一口标准的苏州话,从而更好地融入苏州的文化、融入苏州的生活。
苏州评弹
1个回答2022-09-15 04:52
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

评话又称大书,有说无唱,演出大都为单档(一人)。演员凭一把折扇,一块醒木,边说边演。

弹词又称小书,既有说表,又有弹唱。演出大都为双档(两人),也有单档和三个档(三人)的。内容一般是描述社会生活和爱情故事。

评弹艺术的表演分为说、噱、弹、唱四部分。
弹、唱是同步的,所以说的比例和唱的比例是2:1,呵呵~~~~~~~~~这是我胡扯的~~~~~~~~~
苏州评弹的特点
1个回答2024-02-18 22:59
苏州评弹的特点是慢和委婉。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的总称,是一种用苏州方言来讲故事的口头语言艺术。以说书人为主,是由说书人的语言和故事里人物的语言组合而成的。它的语言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第一人称就是说书人,第三人称则是故事里的人。苏州评弹的表演形式是讲故事而不是演故事。两个人称的语言又分为表和白,都是以散文为主,大多时间都是以说作为主题来进行表演。



苏州评弹的表演有手面和面风两种。也就是身上的动作和脸上的表情,这两者又分为说书人和故事中的人两大类。说书人的动作和表情通常都用来表达喜怒哀乐和爱憎态度,是属于解释性的。而故事中的人所包含的动作和表情,则是由说书人来模仿故事中人物的语言和语调说话,也叫作起角色。起角色指的是说书人模仿故事中的人,而不是作为故事中人的形象出现。
苏州评弹
1个回答2024-02-24 06:19
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



评话又称大书,有说无唱,演出大都为单档(一人)。演员凭一把折扇,一块醒木,边说边演。



弹词又称小书,既有说表,又有弹唱。演出大都为双档(两人),也有单档和三个档(三人)的。内容一般是描述社会生活和爱情故事。



评弹艺术的表演分为说、噱、弹、唱四部分。

弹、唱是同步的,所以说的比例和唱的比例是2:1,呵呵~~~~~~~~~这是我胡扯的~~~~~~~~~
苏州评弹十大名曲
1个回答2024-03-17 16:51

苏州评弹十大名曲是《赏中秋》《苏州好风光》《石库门外婆情》《评话扈三娘》《枫桥夜泊》《泰坦尼克号》《太湖美》《无锡景调》《笑中缘》《茉莉花》。

1、《赏中秋》

这首弹词而最让人喜欢的还是歌词,朴实不雕琢的大众语言,几句话就写出了许仙得到白娘子的那种大为兴奋。演员脸庞儿醉生春,情至缠绵笑语温,更有几分感激惶恐之情。

2、《苏州好风光》

《苏州好风光》的管弦乐的伴奏更具现代的气息,还运用了转调,合唱以及带通俗的唱法。

3、《石库门外婆情》

《石库门外婆情》启用了钢琴和评弹的跨界探索。同时,在一些江南的民间小调里加入评弹元素,用评弹演员特有的唱腔来呈现。住在石库门的时光是不少上海评弹名家难以忘怀的童年记忆。

4、《评话扈三娘》

《评话扈三娘》的表演与语言技巧都比较复杂,对表演者来说也是颇具挑战。

5、《枫桥夜泊》

在《枫桥夜泊》中精确而细腻地讲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

6、《泰坦尼克号》

演唱者只用了差不多12分钟就有说有唱有表演的完成了《泰坦尼克号》的评弹,这对于古老的评弹是一个大胆的改进。

7、《太湖美》

《太湖美》是个人创作的艺术歌曲。《太湖美》积极吸取了江南城镇小调的特色,用传统音乐的形式来表现太湖边丰盛的自然资源以及悠久的革命传统,是传统文化与当代题材结合的一个完美例证。

8、《无锡景调》

《无锡景调》是江南民间小调之一,其曲调来源自清末民间,在中国南北均有传唱。苏州评弹《无锡景调》让人们感受到了江南民歌的清新委婉。

9、《笑中缘》

《笑中缘》取自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是苏州评弹中最为经典的唱段之一。

10、《茉莉花》

《茉莉花》曲声悠扬,令人陶醉。

苏州评弹
1个回答2024-02-22 16:26


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它产生并流行于苏州及江、浙、沪一带,用苏州方言演唱。苏州评弹有说有唱,大体可分三种演出方式,即一人的单档,两人的双档,三人的三个档。演员均自弹自唱,伴奏乐器为小三弦和琵琶。

在苏州听苏州评弹,去哪里呢?
2个回答2022-07-24 14:34
评弹博物馆每天下去都有演出的
很不错
门票是3-4元含一杯茶
平江区中张家巷 昆曲博物馆边上
苏州评弹介绍,苏州评弹的书目
1个回答2023-11-27 23:28

  每一种戏曲在产生到发展至今,都经历过不同的发展阶段,或上升或半路遇到困难,而这其中,其传统书目的表现正是该戏曲发展的见证。下面,要介绍的是关于 苏州评弹 的书目,一起和我去看看、了解一下吧。

   苏州评话的书目:
  苏州评话的传统书目,约50多部。一类说历史故事,属讲史类,如《西汉》、《东汉》、《三国》、《隋唐》、《金枪》、《岳传》、《英烈》等,为“长靠书”,又称“着甲”一类是“短打书”,讲英雄好汉、义士侠客的故事,如《水浒》、《七侠五义》、《小五义》、《绿牡丹》、《金台传》等;还有神怪故事和公案书,如《封神榜》、《济公传》、《彭公案》、《施公案》等。

  苏州评话都是讲长篇故事,分回逐日连说。每天说一回,每回约一个半小时。能连说几个月,长的可达一年半载。这种长篇连说的特点,形成了评话特殊的结构手法。单线顺叙,用未来先说、过去重谈的方法前后呼应。用“关子”来制造悬念,以吸引听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苏州评话创作、改编了一批新书目,如《江南红》、《铁道游击队》、《林海雪原》、《烈火金钢》、《敌后武工队》等。还出现一些中、短篇作品。

   苏州弹词的节目:
  苏州弹词的节目以长篇为主,传统的代表性节目有《三笑》、《倭袍传》、《描金凤》、《白蛇传》、《玉蜻蜓》、《珍珠塔》等几十部。早期的著名艺人有清代的王周士、陈遇乾、毛菖佩、俞秀山、陆瑞廷、姚豫章、马如飞、赵湘舟和王石泉等。

  清末民初出现了大批女演员。20世纪30年代以来,随着广播电台的兴起,苏州弹词进入鼎盛期,节目丰富,流派纷呈,以演唱的音乐风格区分,就有“沈(俭安)调”、“薛(筱卿)调”、“魏(钰卿)调”、“夏(荷生)调”、“周(玉泉)调”、“徐(云志)调”、“蒋(月泉)调”等十多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苏州弹词艺术经过艺人们自觉的整旧创新,艺术上有了很大的飞跃。新节目不断涌现,长篇有《白毛女》、《新儿女英雄传》、《李闯王》、《青春之歌》、《苦菜花》、《红岩》、《野火春风斗古城》、《红色的种子》、《江南红》、《夺印》、《李双双》等,中篇和常独立演出的"选回"有《老地保》、《厅堂夺子》、《玄都求雨》、《花厅评理》、《怒碰粮船》、《庵堂认母》和《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海上英雄》、《芦苇青青》、《新琵琶行》、《白衣血冤》、《大脚皇后》等。

苏州评弹有哪些名家?
1个回答2022-06-08 13:40
补充一些。有名的还有如吴均安一派,唐耿良 ,蒋云仙伉俪,曹汉昌,顾宏伯等
苏州评弹有哪些名作
2个回答2022-09-27 16:22
弹词有:杨乃武与小白菜,四进士,倭袍,白蛇传,描金凤,闹严府,梁祝,落金扇,双珠凤,啼笑姻缘,林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