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快板赏析

赏析《梁祝》
1个回答2022-09-29 00:18
讲诉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爱情故事
梁祝楼台会赏析
1个回答2023-09-07 03:46
楼台会
梁山弯裂伯得知祝英台是个女子,便立即向祝求婚.二人相会在楼台埋租闭,可是此时祝已被许配给马文才。
B徵调、4/4拍子,缠绵悱恻的音调,如泣如诉;小提琴型档与大提琴的对答,时分时合,把梁祝相互倾述爱慕之情的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
梁实秋女人赏析
1个回答2024-03-09 06:11

有人说女人喜欢说谎;假如女人所捏撰的故事都能抽取版税,便很容易致富。这总是在什么叫做说谎。若是运用小小的机智,打破眼前小小的窘僵,获取精神上的小小胜利,因而牺牲一点点真理,这也可以算是说谎,那么,女人确是比较的富于说谎的天才。有具体的例证。你没有陪过女人买东西吗?尤其是买衣料,她从不干干脆脆的说要做什么衣,要买什么料,准备出多少钱。她必定要东挑西拣,翻天覆地,同时口中念念有词,不是嫌这匹料子太薄,就是怪那匹料子花样太旧,这个不禁洗,那个不禁晒,这个缩头大,那个门面窄,批评得人家一文不值。其实满不是这么一回事,她只是嫌价码太贵而已!如果价钱便宜,其他的缺点全都不成问题,而且本来不要买的也要购储起来。一个女人若是因为炭贵而不升炭盆,她必定对人解释说:“冬天升炭盆最不卫生,到春天容易喉咙痛!”屋顶渗漏,塌下盆大的灰泥,在未修补之前,女人便会这样解释:“我准备在这地方安装电灯。”自己上街买菜的女人,常常只承认散步和呼吸新鲜空气是她上市的唯一理由。艳羡汽车的女人常常表示最厌恶汽车的臭味。坐在中排看戏的女人常常说前排的头等座位最不舒适。一个女人馈赠别人,必说:“实在买不到什么好的……”其实这东西根本不是她买的,是别人送给她的。一个女人表示愿意陪你去上街走走,其实是她顺便要买东西。总之,女人总欢喜拐弯抹角的,放一个小小的烟幕,无伤大雅,颇占体面。这也是艺术,王尔德不是说过“艺术即是说谎”么?这些例证还只是一些并无版权的谎话而已。

  女人善变,多少总有些哈姆雷特式,拿不定主意;问题大者如离婚结婚,问题小者如换衣换鞋,都往往在心中经过一读二读三读,决议之后再复议,复议之后再否决,女人决定一件事之后,还能随时做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做出那与决定完全相反的事,使人无法追随。因为变得急速,所以容易给人以“脆弱”的印象。莎士比亚有一名句:“‘脆弱’呀,你的名字叫做‘女人’!”但这脆弱, 并不永远使女人吃亏。越是柔韧的东西越不容易摧折。女人不仅在决断上善变,即便是一个小小的别针,位置也常变,午前在领扣上,午后就许移到了头发上。三张沙发,能摆出若干阵势;几根头发,能梳出无数花头。讲到服装,其变化之多,常达到荒谬的程度。外国女人的帽子,可以是一根鸡毛,可以是半只铁锅,或是一个畚箕。中国女人的袍子,变化也就够多,领子高的时候可以使她像一只长颈鹿,袖子短的时候恨不得两腋生风,至于钮扣盘花,滚边镶绣,则更加是变幻莫测。“上帝给她一张脸,她能另造一张出来。”“女人是水做的”,是活水,不是止水。   

   女人善哭。从一方面看,哭常是女人的武器,很少人能抵抗她这泪的洗礼。俗语说:“一哭二睡三上吊。”这一哭确实其势难挡。但从另一方面看,哭也常是女人内心的“安全瓣”。女人的忍耐的力量是伟大的,她为了男人,为了小孩,能忍受难堪的委曲。女人对于自己的享受方面,总是属于“斯多亚派”的居多。男人不在家时,她能立刻变成为素食主义者,火炉里能爬出老鼠,开电灯怕费电,再关上又怕费开关。平素既已极端刻苦,一量精神上再受刺激,便忍无可忍,一腔悲怨天然的化做一把把的鼻涕眼泪,从“安全瓣”中汩汩而出,腾出空虚的心房,再来接受更多的委屈。女人很少破口骂人(骂街便成泼妇,其实甚少),很少揎袖挥拳,但泪腺就比较发达。善哭的也就常常善笑,迷迷的笑,吃吃的笑,格格的笑,哈哈的笑,笑是常驻在女人脸上的,这笑脸常常成为最有效的护照。女人最像小孩,她能为了一个滑稽的姿态而笑得前仰后合,肚皮痛,淌眼泪,以至于翻筋斗!哀与乐都像是常川有备,一触即发。

  女人的嘴,大概是用在说话方面的时候多。女孩子从小就口齿伶俐,就是学外国语也容易琅琅上口,不像嘴里含着一个大舍头。等到长大之后,三五成群,说长道短,声音脆,嗓门高,如蝉噪,如蛙鸣,真当得好几部鼓吹!等到年事再长,万一堕入“长舌”型,则东家长,西家短,飞短流长,搬弄多少是非,惹出无数口舌;万一堕入“喷壶嘴”型,则琐碎繁杂,絮聒唠叨,一件事要说多少回,一句话要说多少遍,如喷壶下注,万流齐发,当者披靡,不可向迩!一个人给他的妻子买一件皮大衣,朋友问他:“你是为使她舒适吗?”那人回答说:“不是,为使她少说些话!”   

    女人胆小,看见一只老鼠而当场昏厥,在外国不算是奇闻。中国女人胆小不至如此,但是一声霹雷使她拉紧两个老妈子的手而仍战栗不止,倒是确有其事。这并不是做作,并不是故意在男人面前做态,使他有机会挺起胸脯说:“不要怕,有我在!”她是真怕。在黑暗中或荒僻处,没有人,她怕;万一有人,她更怕!屠牛宰羊,固然不是女人的事,杀鸡宰鱼,也不是不费手脚。胆小的缘故,大概主要的是体力不济。女人的体温似乎较低一些,有许多女人怕发胖而食无求饱,营养不足,再加上怕臃肿而衣裳单薄,到冬天瑟瑟打战,袜薄如蝉翼,把小腿冻得作“浆米藕”色,两只脚放在被里一夜也暖不过来,双手捧热水袋,从八月捧起,捧到明年五月,还不忍释手。抵抗饥寒之不暇,焉能望其胆大。

  女人的聪明,有许多不可及处,一根棉线,一下子就能穿入针孔,然后一下就能在线的尽头处打上一个结子,然后扯直了线在牙齿上砰砰两声,针尖在头发上擦抹两下,便能开始解决许多在人生中并不算小的苦恼,例如缝上衬衣的扣子,补上袜子的破洞之类。至于几根篾棍,一上一下的编出多少样物事,更是令人叫绝。有学问的女人,创辟“沙龙”,对任何问题能继续谈论至半小时以上,不但不令人入睡,而且令人疑心她是内行。

《秋思》梁衡赏析
4个回答2022-08-22 15:30

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富于包孕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

《秋思》

唐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译文

客居洛阳城中,秋风惹人相思。想写一封家信,只是思绪万端。

匆匆忙忙之间,如何写进情感?信差刚要上路,却又被我叫住。打开信封细看,是否还有遗漏。

扩展资料:

作品赏析

《秋思》这是乡愁诗,通过叙述写信前后的心情,表达乡愁之深。第一句交代“作家书”的原因(“见秋风”),以下三句是描写作书前、作书后的心理活动。作书前是“意万重”,作书后是“复恐说不尽”。“临发开封”这个细节把“复恐说不尽”的心态表现得栩栩如生,意形相融。写的是人人意中常有之事,却非人人所能道出。

作客他乡,见秋风而思故里,托便人捎信。临走时怕遗漏了什么,又连忙打开看了几遍。事本子平,而一经入诗,特别是一经张籍这样的高手入诗,便臻妙境,这在诗坛上并不是常有的。

孟子见梁襄王的作品赏析
1个回答2024-02-27 23:34

《孟子见梁襄王》赏析(徐应佩、周溶泉)
清代刘熙载说:“孟子之文,至简至易,如舟师执舵;中流自在,而推移费力者不觉自屈。”(《艺概·文概》)我们读《孟子见梁襄王》也就可以得到印证。这一章选自《孟子·梁惠王上》,以孟子见过梁襄王之后,向人转述他与梁襄王对答的情况,表现了主张“仁政”“王道”的一贯思想。
孟子皮碰处于战国七雄争霸的时代,新兴地主阶级正在崛起,并要取得政治上的统治地位,因而社会矛盾更趋激烈,兼并战争日益频繁。“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战争和“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的阶级对立,正如孟子所说:“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盛于此时者也。”孟子到处宣扬“保民而王”“仁义为本”的思想,在当时符合人民的愿望,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孟子首先到梁(今开封)谒见梁惠王,向梁惠王游说,在此并见到梁惠王的儿子,也就是梁襄王。孟子与梁襄王的应对中,孟子先以天上雨水比喻君泽,后以地上流水比喻民心,相互关联,又各赋其义,既自然又新颖,既为人熟汪握瞎知又让人深感贴切,这不仅鲜明地表明了孟子的观点,还表现出他高超困空的谈话艺术。

梁晓声的小说年轮赏析?
1个回答2024-02-21 22:09

梁晓声的《年轮》是在好多年前读的,现在回想起来,不由感叹:友情真是个东西!人与人只要彼此之间用真心去经营友谊,无论年轮的多与少,疏与密,“久而久之都会转化为亲情”,给生活带来无限激情与温暖。

梁实秋的《孩子》的散文赏析
1个回答2024-02-13 21:04
    梁實秋是著名的散文大家,以散文,翻譯,批評聞名于世。而我對梁實秋的了解其實并不多。知道梁實秋也是因為知道有那么一位言辭犀利的文人曾經和魯迅來了一場激烈的論戰。他在《雅舍小品》寫的都是生活而他最為世人珍視的是一批打上“雅舍”稱號的小品和雜文。瑣事。<孩子>便是《雅舍小品》一篇譏諷性比較強的雜文。在<孩子>文中,梁揭示了在不少家庭中 “孝”的含義被顛倒,卻被冠以了“發展個性”的美名。  在寫<孩子>的時候,梁正直不惑之年,思想等都比較成熟,各方面修養也較深厚。于是站在一個過來人的角度上寫起小孩的表現和為人父母的心態時就更加入骨三分。他認為,但做父母不應該以孩子為中心,事事依著孩子;孩子小時候不好好教育,長大后必然是沒有好的結果的。 梁在文章開頭用蘭姆引出有孩子的家才像家的觀點。這里是我比較認同的,雖然沒有為人父母,但是深刻體會到我母親對于我離開的感受。有一次回家的時候她告訴我,其實我不在家,她就覺得家里空空的,像少了什么東西似的。當時突然意識到,我作為一個孩子,對一個家庭是比較重要的。雖然有時候給家里增添煩惱,但同時也增添歡樂。像媽媽說的,有孩子的家才有家的氣氛。 其實有孩子的家庭,家長都會不自覺的以孩子為中心,事事依著孩子。正如文中所說,“這種風氣,自古已然,于今為烈。”現在,特別是中國推行獨生子女政策以后,孩子顯得尤為珍貴。一個家庭,不僅僅是父母,還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所有的愛都集中在孩子的身上。孩子的地位頓時提高了,不少孩子變成了一家之主,成了家中的小皇子,小祖宗。這就難怪梁在文中很調侃道:“以前的‘孝子’是孝順其父母之子,今之所謂孝子乃是孝順孩子之父母。” 關于“孝子”說,梁自己解釋說他寫的并不偏激。他坦言說,自有小家庭制以來,見過不少很偏激的孩子的各種“惡行”,調皮搗蛋、胡攪蠻纏、沒有禮貌,但家長依然任由其性子,所謂“泰然處之”。當今的社會下,的確是有的家庭把孩子當成了小祖宗,罵不了,打不得。然而,我身邊的獨生子女,包括我自己,雖然有過類似的“惡行”,但是家長絕對不是聽之任之,而是很嚴厲的批評教育。其中的威嚇也絕對不是我們笑笑就可以敷衍過去的的“哀怨乞憐”。相信我們這一代的孩子,一定都有自己不聽話挨打的歷史吧。記得我小的時候,開始亂罵粗口,爸爸教育幾次,仍然沒湊效后,我就真的如他所說的挨罰站。現在的中國,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家庭,以孩子為中心的問題也好像沒有梁老當年敘述的那么嚴重吧。當時的小家庭制下的孩子真有梁說的那么難管教嗎?              梁老引用了論語中的“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文中說,“今之‘孝子’深韙是說。”“近代兒童教育心理學者又有‘發展個性’之說,與‘無違’之說爭相符合。其實論語中的原文是這樣的: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 樊遲禦,子告之曰:“孟孫問孝于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意思是說,不要違背禮教,父母活著按規定的禮節侍奉他們,去世了按照禮節埋葬他們祭祀他們。這樣看來,這里的“無違”與梁老的“無違”有一定的出入了。我想,在這里,梁老想要說的是“不要違背他們的意念”的意思吧。 梁老在文中舉了個外國故事,很吸引讀者。故事中,一個專家走到調皮搗蛋的孩子跟前威嚇他說要打碎他的腦殼,那小孩才乖乖跳下商店陳設用的罵,跟母親離開。梁說如果沒有體罰,這樣的恐嚇就不被小孩接受了。但是,理性的想一下,體罰還是要分程度的,適當的罰站,罰跑步,罰跪搓衣板之類的當然是可以的。但太暴力的體罰就不能施用在天真無邪的孩子身上了。我的成長中確實是伴這體罰的。當然,那樣的體罰絕對不是暴力。罰站,罰做下蹲,罰打屁屁,這些“家法”都在我身上使用過了。我個人也不覺得體罰傷害了我,有損我身心健康。 另外我雖然是同意不應該廢除體罰,但個人覺得體罰是不能濫用的,若是能用其他循循善誘的辦法教會孩子的,就盡量不要用體罰。一個小孩要是習慣于奇形怪狀的體罰,那就十分可怕了。體罰只能是在迫不得已的時候才用。這一點,我就很感謝我的父母,我的成長過 程中,大部分的教育還是母親溫和的教導。伴隨著心靈溝通的家庭教育總比揮舞著皮鞭的教育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吧。 梁將運動分類舉例表述不同的家長對孩子的態度。一類是極度悲觀型,覺得被喻為珍珠寶貝的小孩長大終至草木同朽;一類是極度樂觀的,時刻幻想孩子長大必成大器。當代就是前一類的比較多。梁用了漫畫的例子,諷刺了那些盲目溺愛孩子的家長。無論孩子做什么都找到其中顯示孩子很好的理由,還樂此不疲。我對這樣的家長深有體會。他們不承認自己孩子的錯誤,還幫著孩子找各種理由。比如,我曾经有一位同學,自己不認真學習,考試成績不理想。家長不分青紅皂白地認為是老師水平差的緣故。換了班級,成績還是不好,家長覺得是老師沒有耐心教他的孩子。這樣的家長,不就是對孩子盲目樂觀,時刻對孩子充滿美好的幻想,對孩子的過錯視而不見的典型例子嗎?這樣的家長和梁描述漫畫中那個抱著孩子,孩子拿玩具敲打他的頭,他還笑得樂呵呵的家長同出一轍了。 最后文章說,“孩子中之比較蠢,最懶,最刁,最潑,最丑,最弱,最不討人喜歡的,往往最得父母的鐘愛。”對梁老兀然得出的這樣的結論,我就不敢茍同了。父母和老板一樣,一般還是會比較喜歡最乖最聽話的吧。而西游記里的唐僧,按照如今網上流傳的“唐僧企業用人之道”說唐生喜歡的是八戒,那也是因為八戒比較會討好師傅。             全篇文章議論為主,但是廣泛運用了記敘抒情的方法,使文章的格調尤為優雅清麗。內容平凡,但筆者筆鋒幽默犀利,描寫較為生動,使人感同身受,饒有趣味,可謂情韻悠長啊。从内容上来看,这篇文章即使放到當今來看,也是比較入時,值得一讀的好文章。                        
濠梁之辩的作品赏析
1个回答2024-02-22 02:04

惠施是先秦名家的代表人物,和庄子既是朋友,又是论敌。《庄子》一书,记载了他们之间的许多辩论,这只是其中的一羡枯次。这个故事是很有名的,受到古今中外读者的欣赏。他们的辩论究竟谁是谁非,谁输谁赢,历来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名家是研究逻辑的,从逻辑上说,似乎惠施占了上风,因为人和鱼是不同类的,人怎么知道鱼的心理呢?但从审美体验衫陵上说,庄子也是有道理的,任何动物的动作、表情,痛苦或快乐,人或派戚是可以凭观察体验到的。

夏感 梁衡 赏析
1个回答2022-12-20 08:40
用的生动形象
关于梁实秋《鸟》的赏析
1个回答2022-11-16 04:45
参考一下......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