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大鼓起源

梅河口京东大鼓学习.请问梅河口哪有学京东大鼓的
1个回答2022-10-31 07:25
梅河口在什么地方?
锣鼓的起源
1个回答2024-01-26 02:06
  锣鼓

  豫西锣鼓以灵宝的亚武天锣、齐天圣鼓、程村女子锣鼓、湖滨区威风锣鼓最为著名。



  亚武天锣可行进表演亦可站场表演,它阵容庞大,雄壮激烈,激昂感人,以气势见长。



  齐天圣鼓常用于站场表演,乐曲结构灵活,鼓点多变,鼓手在表演中摹拟猴子种种机智灵巧、滑稽可爱的动作,边演奏,边舞蹈,大抵一组猴鼓乐队为15人,猴王一人,打锣击鼓,显得异常活泼热闹,引人入胜;程村女子锣鼓动作优美,充分发挥女性特长,鼓点流畅自如,热情奔放,多为行进表演;湖滨区威风锣鼓,气势恢宏,讲究队列变幻,多为站场表演。



  陕西西安杨陵区杨村乡上川口村是中国西北享有盛名的锣鼓生产专业村,该村锣鼓加工业从18世纪开始,距今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了。20世纪末,这一传统手工业在上川口村的发展达到了历史上的最好时期,个体私营作坊遍布全村,一度出现了“女人会烧火,男人精铸铜,老人善做鼓,青年跑经营”的红火场面。在今天新闻节目的最后,我们就到上川口村去听一听那里的锣鼓文化。



  目前,在上川口村,全村常年生产加工锣鼓的农户就有23家,部分农户的工厂也已经像刘志斌的宏达鼓业厂一样具有一定的规模了。如今,上川口村生产的锣鼓与湖北武汉、江苏苏州、四川成都生产的锣鼓乐器齐名,被誉为中国铜鼓乐器加工的四大名家。
架子鼓有哪些起源故事
1个回答2024-01-30 15:46

架子鼓的来源

架子鼓(又名爵士鼓)是一种打击乐器,英文称作Drum kit或Drum set, *** 许多打击乐器为一体,基本的组合包括了大鼓(bass drum)、军鼓(snare drum)、两个中鼓(tom tom)、一个落地鼓(Floor Tom)、脚踏钹(Hi-Hat Cymbal)和两片铜钹(a ride cymbal and a crash cymbal)。

起源于美国,在1920年代爵士乐兴起时,常用于爵士乐的演奏当中。

架子鼓是爵士乐队中十分重要的一种无音高打击乐器,它通常由一个脚踏的低音大鼓(Bass Drum,又称“底鼓”)、一个军鼓、二个以上嗵嗵鼓(Tom-Tom Drum)、一个或两个吊镲(Ride Cymbal)和一个带踏板的踩镲(Hi-Hat)等部分组成。

鼓手用鼓锤击打各部件使其发声。

爵士乐中常用的鼓锤有两种,一种是木制的鼓棒,另外一种是由钢丝制成的钢丝刷。

在乐队中鼓手掌握着乐曲的速度和节奏等重要环节,尤其是在爵士乐中,鼓手特别需要与其他乐手保持良好的合作状态,比如"切奏"时鼓手的干净利落就在其中起着很大的决定作用。

另外在爵士乐中,鼓音色的控制、力度的控制以及速度的控制都是体现鼓手技巧的重要因素。

爵士鼓(JAZZDRUMS)起源于美国。

它是一套以鼓为主的组合性打击乐器。

由一人演奏始时专为爵士乐伴奏。

“爵士”二字,并非指英国皇室的勋位,而是一名早期美国黑人乐手的名字,全名为爵士波·布朗。

早期的爵士乐是美国下层黑人们自娱自乐的音乐形式,当这位著名的黑人乐手演奏时,人们常常兴奋的高呼“爵士,再来一个!”。

后来,这种音乐就因这位黑人歌手而得名.习惯上称做“爵士乐”了。

爵土鼓从外观上看去就像一排架子上挂着很多鼓,鼓手演奏起来十分神气、显眼,抑扬顿挫的立体鼓点铿锵动听。

在我国,人们就按它的外型而习惯叫它“架子鼓”,鼓手的演奏俗称“打架子鼓”。

二十世纪中期,摇滚乐(Rock)在美国风靡起来,旋即在世界掀起强劲的旋风,由于爵士鼓变化多端的节奏和鼓手高超的演奏技艺,迅即成为摇滚乐中不可缺少的组合型打击乐器了。

摇滚乐以它强烈金属的音响和丰富多变的节奏,使人产生音的摇晃滚动感觉,特别招致青年人的垂青。

在我国,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娱性的音乐开始有所要求。

摇滚乐、通俗歌曲逐渐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爵士鼓亦属热门乐器,尤其受到青少年朋友的欢迎。

架子鼓形成于本世纪40年代,它包含着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音色的手击乐器和脚击乐器。

手击乐器有小鼓、嗵鼓、吊钗等,脚击乐器有大鼓、踩钗。

在此基础上,根据演奏的需要、可随时增减附加打击乐器。

架子鼓是用以演奏摇滚、扭摆及爵士音乐的打击乐器,在长期的演奏过程中,形成一套固定的节奏类型,如迪斯克、伦巴、探戈、桑巴、恰恰、波菜罗等节奏。

这些节奏型气纷强烈、节奏鲜明,各自具有独特的风格。

铜鼓的来源
1个回答2024-02-16 22:29

铜鼓是中国古代南方一些少数民族所使用的乐器,由用作炊具的铜釜发展而成,用铜铸造。

铜鼓在古代常用于战争中指挥军队进退,也常用于宴会、乐舞中。铜鼓是中国古代悠久而灿烂文化的结晶,是中国先民智慧的象征,它具有东方艺术的特色,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之珍藏。铜鼓在越南、老挝、缅甸和泰国甚至印度尼西亚诸岛也有流传。

2016年1月10日,由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铜鼓铸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韦启初、韦启参兄弟俩设计制作的一面直径4.2米、高2.6米、重达7吨的巨大铜鼓,是世界最大铜鼓。铜鼓形状像圆鼓,有各式图案,有的铜鼓上还有蟾蜍图案。铜鼓的直径有大到2.3米,小的有0.7米。中国出土的铜鼓有一千五百多个。在老挝也发现二百多个铜鼓。

主要特征

铜鼓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具有特殊社会意义的铜器,它原是一种打击乐器,以后又渲化为权力和财富的象征。被视之为一种珍贵的重器或礼器,因此也成为被祭祀的对象。自春秋战国直至明清均有铜鼓,而以汉代制作得最为精美,式样最多。依照铜鼓流行地区和式样不同,可分为滇系和粤系两大系统。

铜鼓的装饰花纹,常见以下几种:太阳纹是铜鼓最普遍的鼓面中心饰纹,它有两种表现形式,滇系的太阳纹光芒呈长的锐角,而粤系的太阳纹光芒则细长如针。铜鼓,公元前7世纪开始出现。铜鼓全部铜铸,一般的铜鼓鼓面直径约五十公分,高约三十公分(个别的较大)。鼓腔中空,无底。两侧有铜环耳。鼓面和敲身都刻有精致的花纹。



京音大鼓的起源是什么
1个回答2022-05-06 08:00
但牛皮鼓鼓,从我同学
梅姓的起源及梅姓名人?
1个回答2024-03-16 22:15
梅姓源出于子姓,乃上古圣君商汤的子姓子孙。始祖为梅伯。商纣王时,梅伯为卿士,他为人忠直,曾多次上书劝谏纣王,纣王不但不听,反而对其施以醢刑(即把人剁成肉酱)。到周武王灭纣兴周后,将梅伯的孙子封为忠侯,其子孙便开始了以梅为姓,称为梅氏
梅姓名人在历史上涌现了不少,例如汉代有列侯梅鍡,高士梅福,东晋有儒学家梅赜,宋代有文学家梅询、梅尧臣,明代有经史学家梅鹗、忠臣梅殷、戏曲家梅鼎祚,清代有画家梅清、天文数学家梅文鼎、古文字家梅曾亮等。
梅兰芳(1893~1961):名澜,字畹华,江苏泰兴人,当代平剧名伶。生于北平梨园世家,早期从吴菱仙、秦稚芬习青衣旦角,以天赋特优,技艺绝伦,驰名全国。尔后对旦角唱腔、念白、音乐、服饰、舞蹈等进行革新创造,为旦角表演艺术另辟新路,在平剧史上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曾三度出国,前往日、美、前苏联及欧洲各地表演,美国洛杉矶波摩拿学院及南加州大学均赠予文学博士荣衔。
黄梅戏起源
1个回答2024-02-04 17:45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与京剧、越剧、评剧 、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它发源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处黄梅多云山,与鄂东和赣东北的采茶戏同出一源,其最初形式是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黄梅戏用安庆语言念唱,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黄梅戏的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 黄梅戏来自于民间,雅俗共赏、怡情悦性,她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清新的乡土风味感染观众。

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剧种,发源于以安徽省安庆市为中心的皖江流域(上至皖鄂交界的大别山地区,下至安徽安庆宿松、岳西、太湖、望江、潜山、怀宁、安庆市区、枞阳、桐城以及安徽池州在内的广大皖江流域),并最终以完整的独立剧种的形式诞生于安庆地区、成长于安庆地区、兴盛于安庆地区。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怀腔或府调等,现主要流布于安徽省安庆市及其周边地区。 黄梅戏的最早源头可能是来自湖北与安徽交界的大别山地区(目前此观点较为普遍)。传说清朝乾隆时期,湖北省黄梅县一带的大别山采茶调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的戏曲剧种,当时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早期的黄梅戏。其后黄梅戏又借鉴吸收了青阳腔和徽调的音乐、表演和剧目,开始演出“本戏”。后以安庆为中心,经过一百多年(19世纪初至解放前)的发展,黄梅戏成为安徽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和全国知名的大剧种。 黄梅戏的唱腔属板式变化体,有花腔、彩腔、主调三大腔系。花腔以演小戏为主,曲调健康朴实,优美欢快,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歌小调色彩;彩腔曲调欢畅,曾在花腔小戏中广泛使用;主调是黄梅戏传统正本大戏常用的唱腔,有平词、火攻、二行、三行之分,其中平词是正本戏中最主要的唱腔,曲调严肃庄重,优美大方。黄梅戏以抒情见长,韵味丰厚,唱腔纯朴清新,细腻动人,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且通俗易懂,易于普及,深受各地群众的喜爱。在音乐伴奏上,早期黄梅戏由三人演奏堂鼓、钹、小锣、大锣等打击乐器,同时参加帮腔,号称“三打七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黄梅戏正式确立了以高胡为主奏乐器的伴奏体系。 黄梅戏的角色行当体制是在“二小戏”、“三小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包括正旦、正生、小旦、小生、花旦、小丑、老旦、老生、花脸、刀马旦、武二花等行。虽有分工,但并无严格限制,演员常可兼扮他行。黄梅戏的表演载歌载舞,质朴细致,真实活泼,富有生活气息,以崇尚情感体验著称,具有清新自然、优美流畅的艺术风格。黄梅戏中有许多为人熟知的优秀剧目,而以《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夫妻观灯》、《打猪草》、《纺棉纱》等最具代表性。 黄梅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影响十分深远。目前黄梅戏流行区域正在萎缩,各级黄梅戏剧团特别是县级剧团的生存日益艰难,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关心与扶植。

黄梅戏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据史料记载,早于唐代时期,黄梅采茶歌就很盛行,经宋代民歌的发展、元代杂剧的影响,逐渐形成民间戏曲雏形。至明清,黄梅县戏风更盛。明崇贞年间,黄梅知县曾维伦在《黄梅风教论》中就有“十月为乡戏”的记述。清道光九年,在别霁林的《问花水榭诗集》中,一首竹枝词的描述就更为生动:“多云山上稻荪多,太白湖中渔出波。相约今年酬社主,村村齐唱采茶歌”。 黄梅戏

约从清乾隆未期到辛亥革命前后为黄梅戏发展的早期。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安徽省怀宁县为中心的安庆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用当地语言歌唱、说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被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 黄梅戏从起源到发展经历了独角戏、三小戏、三打七唱、管弦乐伴奏4个历史阶段。前3个阶段均在湖北黄梅完成,为黄梅戏大剧种的最后形成提供了充分的先决条件。从清康熙、乾隆到光绪年间,是“三打七唱”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这个阶段全面实践了传统剧目、唱腔、表演艺术积累和剧种的广泛传播,期间传统剧目非常丰富,艺人能演出的本戏、小戏有200多本,俗称“大本三十六、小曲七十二”。其中,不少是取材于黄梅的真人真事,如《告经承》《告坝费》《大辞店》《过界岭》等。 在剧目方面,号称“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十二折”。大戏主要表现的是当时人民对阶级压迫、贫富悬殊的现实不满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如《荞麦记》、《告粮官》、《天仙配》等。小戏大都表现的是农村劳动者的生活片段,如《点大麦》、《纺棉纱》、《卖斗箩》。 产生和流传到皖、鄂、赣三省间的黄梅采茶调、江西调、桐城调、凤阳歌,受当地戏曲(青阳腔、徽调)演出的影响,与莲湘、高跷、旱船等民间艺术形成结合,逐渐形成了一些小戏。进一步发展,又从一种叫“罗汉桩”的曲艺形式和青阳腔与徽调吸收了演出内容与表现形式,于是产生了故事完整的本戏。从小戏到本戏还有一种过渡形式,老艺人称之为“串戏”。所谓“串戏”就是各自独立而又彼此关连着的一组小戏,有的以事“串”,有的则以人“串”。“串戏”的情节比小戏丰富,出场的人物也突破了小丑、小旦、小生的三小范围。其中一些年龄大的人物需要用正旦、老生、老丑来扮演。这就为本戏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民国九年(1920年)的《宿松县志》上记载有“邑境西南,与黄梅接壤,梅俗好演采茶小戏,亦称黄梅戏。”第一次提出“黄梅戏”这个名称。
黄梅戏起源
1个回答2024-02-07 03:41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与京剧、越剧、评剧 、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它发源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处黄梅多云山,与鄂东和赣东北的采茶戏同出一源,其最初形式是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黄梅戏用安庆语言念唱,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黄梅戏的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 黄梅戏来自于民间,雅俗共赏、怡情悦性,她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清新的乡土风味感染观众。

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剧种,发源于以安徽省安庆市为中心的皖江流域(上至皖鄂交界的大别山地区,下至安徽安庆宿松、岳西、太湖、望江、潜山、怀宁、安庆市区、枞阳、桐城以及安徽池州在内的广大皖江流域),并最终以完整的独立剧种的形式诞生于安庆地区、成长于安庆地区、兴盛于安庆地区。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怀腔或府调等,现主要流布于安徽省安庆市及其周边地区。 黄梅戏的最早源头可能是来自湖北与安徽交界的大别山地区(目前此观点较为普遍)。传说清朝乾隆时期,湖北省黄梅县一带的大别山采茶调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的戏曲剧种,当时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早期的黄梅戏。其后黄梅戏又借鉴吸收了青阳腔和徽调的音乐、表演和剧目,开始演出“本戏”。后以安庆为中心,经过一百多年(19世纪初至解放前)的发展,黄梅戏成为安徽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和全国知名的大剧种。 黄梅戏的唱腔属板式变化体,有花腔、彩腔、主调三大腔系。花腔以演小戏为主,曲调健康朴实,优美欢快,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歌小调色彩;彩腔曲调欢畅,曾在花腔小戏中广泛使用;主调是黄梅戏传统正本大戏常用的唱腔,有平词、火攻、二行、三行之分,其中平词是正本戏中最主要的唱腔,曲调严肃庄重,优美大方。黄梅戏以抒情见长,韵味丰厚,唱腔纯朴清新,细腻动人,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且通俗易懂,易于普及,深受各地群众的喜爱。在音乐伴奏上,早期黄梅戏由三人演奏堂鼓、钹、小锣、大锣等打击乐器,同时参加帮腔,号称“三打七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黄梅戏正式确立了以高胡为主奏乐器的伴奏体系。 黄梅戏的角色行当体制是在“二小戏”、“三小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包括正旦、正生、小旦、小生、花旦、小丑、老旦、老生、花脸、刀马旦、武二花等行。虽有分工,但并无严格限制,演员常可兼扮他行。黄梅戏的表演载歌载舞,质朴细致,真实活泼,富有生活气息,以崇尚情感体验著称,具有清新自然、优美流畅的艺术风格。黄梅戏中有许多为人熟知的优秀剧目,而以《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夫妻观灯》、《打猪草》、《纺棉纱》等最具代表性。 黄梅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影响十分深远。目前黄梅戏流行区域正在萎缩,各级黄梅戏剧团特别是县级剧团的生存日益艰难,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关心与扶植。

黄梅戏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据史料记载,早于唐代时期,黄梅采茶歌就很盛行,经宋代民歌的发展、元代杂剧的影响,逐渐形成民间戏曲雏形。至明清,黄梅县戏风更盛。明崇贞年间,黄梅知县曾维伦在《黄梅风教论》中就有“十月为乡戏”的记述。清道光九年,在别霁林的《问花水榭诗集》中,一首竹枝词的描述就更为生动:“多云山上稻荪多,太白湖中渔出波。相约今年酬社主,村村齐唱采茶歌”。 黄梅戏

约从清乾隆未期到辛亥革命前后为黄梅戏发展的早期。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安徽省怀宁县为中心的安庆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用当地语言歌唱、说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被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 黄梅戏从起源到发展经历了独角戏、三小戏、三打七唱、管弦乐伴奏4个历史阶段。前3个阶段均在湖北黄梅完成,为黄梅戏大剧种的最后形成提供了充分的先决条件。从清康熙、乾隆到光绪年间,是“三打七唱”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这个阶段全面实践了传统剧目、唱腔、表演艺术积累和剧种的广泛传播,期间传统剧目非常丰富,艺人能演出的本戏、小戏有200多本,俗称“大本三十六、小曲七十二”。其中,不少是取材于黄梅的真人真事,如《告经承》《告坝费》《大辞店》《过界岭》等。 在剧目方面,号称“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十二折”。大戏主要表现的是当时人民对阶级压迫、贫富悬殊的现实不满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如《荞麦记》、《告粮官》、《天仙配》等。小戏大都表现的是农村劳动者的生活片段,如《点大麦》、《纺棉纱》、《卖斗箩》。 产生和流传到皖、鄂、赣三省间的黄梅采茶调、江西调、桐城调、凤阳歌,受当地戏曲(青阳腔、徽调)演出的影响,与莲湘、高跷、旱船等民间艺术形成结合,逐渐形成了一些小戏。进一步发展,又从一种叫“罗汉桩”的曲艺形式和青阳腔与徽调吸收了演出内容与表现形式,于是产生了故事完整的本戏。从小戏到本戏还有一种过渡形式,老艺人称之为“串戏”。所谓“串戏”就是各自独立而又彼此关连着的一组小戏,有的以事“串”,有的则以人“串”。“串戏”的情节比小戏丰富,出场的人物也突破了小丑、小旦、小生的三小范围。其中一些年龄大的人物需要用正旦、老生、老丑来扮演。这就为本戏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民国九年(1920年)的《宿松县志》上记载有“邑境西南,与黄梅接壤,梅俗好演采茶小戏,亦称黄梅戏。”第一次提出“黄梅戏”这个名称。
“梅开二度”是指什么?源自哪个时期?说出其典故?
1个回答2024-03-01 21:11

梅开二度是古语来的,指同一件事做第二次。

在唐代肃宗年间,有位美女叫陈杏元,一日她家中的梅花突然凋谢,同日一位被奸臣所害的才子梅良玉走到她家中,当书僮为生,后来两人堕入爱河。不久北国南侵,唐王难以抵挡,便派了陈杏元安抚。陈杏元在万分不愿下,前往番邦途中跳崖自尽,传说被王昭君的阴魂所救,更被送返陈家。最终大团圆结局,陈杏元与梅良玉成婚,这事感动了陈家的梅花树,当日重开,因此便有了「梅开二度」这成语。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