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趣画堂琴书欣赏

手风琴十大名曲欣赏
1个回答2024-01-31 03:34

手风琴十大名曲欣赏有:小啄木鸟、霍拉舞曲、马刀舞、颤动的树叶、查尔达什、飘落(拉什布哈)、巴黎的天空、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打虎上山、牧民之歌。

1、小啄木鸟。

此曲虽短小,但精悍;形象鲜明,活泼灵动、跃跃欲出、单纯而不浅泛,是钢琴、小提琴等难以表达的。

2、霍拉舞曲。

虽原为提琴曲,但自改编成手风琴曲后,其快速、畅快、热情、阳光,一泻千里之势的欢乐,似乎有手风琴“代言人”之味。

3、马刀舞。

因明快的节奏、强烈的律动和壮怀奋进的格调,抒发着一种轻骑奔腾疾进、威武无敌的情怀,可与“霍拉”并称手风琴的代表作。

4、颤动的树叶。

因有着多重的回环,纯由手风琴特有的抖风箱技巧环环相扣的奏出,将一阵阵深秋风吹过的树叶颤动之神采,艺术化地展露出来,真舍其为谁?曲虽小而涵意深,形同精妙无比而又尺幅有限的一张白桦林水彩画,清新、摇曳、透明、诗意。

5、查尔达什。

声音从忧伤的自述到柔美的抒情再到奔放热烈的舞曲。

6、飘落(拉什布哈)。

多重的主题,变幻莫测的节律,展现着系列的个体与集体、或歌或舞、或远或近,仿佛一切都混化在快速多变、连绵不断的纯俄罗斯乡村歌舞风格的展露上。

7、巴黎的天空。

这似乎又是一专为手风琴而作的大众曲。虽无技巧上的高难度,但其中轻度的忧郁,夹带在逐渐流畅、开阔的旋律里;和缓的塞纳河,淡彩的流云,法兰西人特有的浪漫、雅致都巧妙的溶化于其中。

8、d小调托卡丛闷伍塔与赋格。

老巴赫的管风琴作品,在现代乐器的演绎中,手风琴无疑是最好的表现工具之一,尤其是自由低音的出现,有人认为此曲乃改编后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9、打虎上山。

此曲乃英雄崇拜的艺术精品:强烈的节奏、快速的追逐、紧张的气氛,一招一式的变幻,一级一级的递进,使得大无畏、豪渗或迈之气和革命精神都得到了完美的塑造,全曲通过手风琴特有的强烈节律和旋律,将京剧的手法移植得天衣无缝,一曲定音。

10、牧民之歌。

类似的草原畅情曲谱,尚有一些,但此曲在分量上、在抒情、在歌唱性、在表现蒙古民族特有的音乐色彩上,似乎会显得更为充分,味道更为浓郁,罩歼有一种大开大合的展现,较好的表现力马背上的民族纵马奔驰于原野无垠,振奋人心的内涵。

如何激发小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
1个回答2024-02-02 00:14
小学生一般活泼好动,善于模仿,接受能力也较强。但是他们缺乏自控能力,注意力容易分散。这就要求教师要把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音乐情感,贯穿于欣赏教学之中。我的做法是:一看,二听,三想,四唱,五做。
一、看,低年级的学生要求教师要逐步引导他们认识和理解音乐语言。如在欣赏《可爱的动物》时,我先把几种音乐中出现的动物图片一一贴在黑板上,告诉学生:“我请大家边听音乐边对照图片,看看谁能听出是哪个小动物先出来?”当录音机里传出单簧管那轻快跳跃的主题时,小朋友们一下子就答出是小兔子。当大管那深沉、浑厚的声音响起时,我适当做些艰难爬行的动作,小朋友们一起喊起来“是乌龟!”在我的引导和提示下,学生们先后答出了不同乐器所刻画的狮子、大象、猫等小动物形象。
二、听,欣赏音乐是通过听觉来感受音乐的。要使儿童理解乐曲所塑造的音乐形象,只有让他们多听,认真听,才能把他们带进乐曲的意境中。在听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做些简单的律动,启发学生理解音乐,创造欣赏的气氛。
三、想,在听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展开想象。音乐形象不像图画那样直观、具体,它是通过听觉,激起听者在情绪上的共鸣而产生联想的。如听《可爱的动物》时,我要求学生用语言描述他们体会到的音乐形象。有些顽皮的学生甚至边听边手舞足蹈起来。这个说,这是小鸟,因为这是鸟的叫声。那个说,这是狮子,因为狮子很威风,还有吼叫声呢!由于各种乐器的音色分别代表了各种动物的形象,学生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置身于音乐的陶冶之中。
四、唱,每首歌每段乐曲虽能给人带来遐想,但作品所包含的丰富内涵和情感,学生一时难以理解和体会。这时,教师可让学生轻声哼唱歌曲或主题音乐。如三年级同学在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时由于是合唱,且采用多种演唱形式。在我没有任何提示下欣赏完第一遍时,学生们好像没有什么反应,也未被感染。当我用投影仪打出七段歌词,并让他们边听音乐边跟着唱时,我看到有几个小朋友眼里闪着泪花,有的还悄悄地用手擦了擦。听完这一遍,我想这节课的目的也已经达到了。
五、做,欣赏音乐是听觉能力的训练。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可以让学生亲自动一动,做一做,来加深对音乐内容及情绪的理解。比如听抒情优美的曲子,可以让学生随着音乐摇晃、做动作等。高年级同学欣赏器乐曲时,可让他们写出乐曲的段落结构,并写出每个段落所描写的大概内容,然后交流。
当然,以上方法只有灵活应用,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只有不断探索和实践,才能让音乐欣赏课真正活跃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怎样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
1个回答2024-02-23 11:36
宜兴阳羡小学储凤桢 音乐欣赏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它不仅能使学生了解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从作品中获取美、体验美、表现美,还能丰富并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目前,音乐欣赏课的一般教学程序为:(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三)介绍作品(包括作者生平、创作背景及体裁形式)。(四)作品(包括调式、调性)。(五)反复聆听作品,并分段讲解作品的艺术特点。(六)演唱或演奏主题音乐。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所学的作品很有帮助,但我认为还不完善。弊端在于较死板,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气氛。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探索,总结了一些经验,供同行们参考。 小学生一般活泼好动,善于模仿,接受能力也较强。但是他们缺乏自控能力,注意力容易分散。这就要求教师要把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音乐情感,贯穿于欣赏教学之中。我的做法是: 一看,二听,三想,四唱,五做。一、看 ,低年级的学生要求教师要逐步引导他们认识和理解音乐语言。如在欣赏《可爱的动物》时,我先把几种音乐中出现的动物图片一一贴在黑板上,告诉学生:我请大家边听音乐边对照图片,看看谁能听出是哪个小动物先出来?当录音机里传出单簧管那轻快跳跃的主题时,小朋友们一下子就答出是小兔子。当大管那深沉、浑厚的声音响起时,我适当做些艰难爬行的动作,小朋友们一起喊起来是乌龟!在我的引导和提示下,学生们先后答出了不同乐器所刻画的狮子、大象、猫等小动物形象。二、听 ,欣赏音乐是通过听觉来感受音乐的。要使儿童理解乐曲所塑造的音乐形象,只有让他们多听,认真听,才能把他们带进乐曲的意境中。在听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做些简单的律动,启发学生理解音乐,创造欣赏的气氛。三、想 ,在听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展开想象。音乐形象不像图画那样直观、具体,它是通过听觉,激起听者在情绪上的共鸣而产生联想的。如听《可爱的动物》时,我要求学生用语言描述他们体会到的音乐形象。有些顽皮的学生甚至边听边手舞足蹈起来。这个说,这是小鸟,因为这是鸟的叫声。那个说,这是狮子,因为狮子很威风,还有吼叫声呢!由于各种乐器的音色分别代表了各种动物的形象,学生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置身于音乐的陶冶之中。四、唱 ,每首每段乐曲虽能给人带来遐想,但作品所包含的丰富内涵和情感,学生一时难以理解和体会。这时,教师可让学生轻声哼唱曲或主题音乐。如三年级同学在欣赏《唱二小放牛郎》时由于是合唱,且采用多种演唱形式。在我没有任何提示下欣赏完第一遍时,学生们好像没有什么反应,也未被感染。当我用投影仪打出七段词,并让他们边听音乐边跟着唱时,我看到有几个小朋友眼里闪着泪花,有的还悄悄地用手擦了擦。听完这一遍,我想这节课的目的也已经达到了。五、做 ,欣赏音乐是听觉能力的训练。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可以让学生亲自动一动,做一做,来加深对音乐内容及情绪的理解。比如听抒情优美的曲子,可以让学生随着音乐摇晃、做动作等。高年级同学欣赏器乐曲时,可让他们写出乐曲的段落结构,并写出每个段落所描写的大概内容,然后交流。 当然,以上方法只有灵活应用,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只有不断探索和实践,才能让音乐欣赏课真正活跃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怎样才能生动有趣地上好美术欣赏课?
1个回答2024-03-27 10:11
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一向是我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难题,怎样才能生动有趣的上好欣赏课,使学生在欣赏中得到情感的体验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呢?“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教师要有大量的课前积累作铺垫。教师不仅要思考如何引导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否主动配合教师的引导,积极主动的去探究学习与其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有着直接关系。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首先要思考如何引导学生参与欣赏。这就要求我们美术教师在课的导入上多下功夫,我们要创设情境做好引导。大多数学生对美术欣赏课的兴趣很难长久保持,教师要尽量选择丰富多样又能吸引学生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例如:充分利用音乐,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利用多媒体教学,运用视频等资源开阔学生视野,变抽象的欣赏为直观形象,在欣赏中实现听觉和视觉的共同冲击,同学们的感受更加的直观了,学习气氛轻松了,大家对美术的兴趣也就增加了。学生对欣赏内容有了一定的兴趣、欲知心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学习和感受评述。同时在教学中把握好孩子们的的好奇心,也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教学前,教师可以通过大量优秀作品欣赏设疑,让学生有一种想弄明白,想知道和想表现的欲望,抓住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很强的这一特点及其强烈的表现欲有助于我们教学的开展。其次,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是教学的关键,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方法是丰富多彩的。教学要有更大的收获,就要不断的探索,积累好的教学方法。我们可以把竞赛,表演,游戏等机制运用于欣赏教学,使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此外课后拓展也很关键,它是我们教学的升华,通过拓展让学生带课堂上尚未涉及或完成的有关问题到课下和生活中进一步去探索、学习 ,学生可以充分运用网络资源自由的学习和体验,这对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非常有效。
趣味诗词欣赏 趣味对联故事集锦
1个回答2024-03-13 01:24
趣味对联故事集锦之一   杨继盛巧对趣话   杨继盛是明代一位以“巧对”著称的名人。出
钢琴曲欣赏10大名曲
1个回答2024-01-26 22:30

1、《致爱丽丝》,是贝多芬在1810年创作的一首独立钢琴小品。

2、《少女的祈祷》为波兰女钢琴家巴达捷芙斯卡作于1856年。

3、《土耳其进行曲》,为奥地利音乐家莫扎特的A大调第十一号钢琴奏鸣曲的第三乐章。

4、《月光曲》是德彪西从1890年开始写作的钢琴组曲《贝加摩组曲》中第三乐章。

5、有两首著名的《婚礼进行曲》。一为门德尔松所作序曲《仲夏夜之梦》的第五幕前奏曲。

6、《摇篮曲》由彼得·舒伯特(1797~1828)创作。

7、《幻想即兴曲》肖邦一共写了四首即兴曲,编号分别为29、36、51、66。其中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作品66号,遗作,当时还没有名称,曲名是后人所命名)最为著名。

8、《梦中的婚礼》原名为”基于爱情的婚姻”,”爱人的婚礼”更接近其本意。

9、《欢乐颂》,又称《快乐颂》,是在1785年由德国诗人席勒所写的诗歌。

10、《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最富盛名的圆舞曲作品。被誉为”奥地利第二国歌”。

如何欣赏古琴曲?
4个回答2022-08-18 22:16
单单欣赏古琴曲总会有点空洞。欣赏古琴还要欣赏中国古琴文化,先看看有关古琴方面的人物和书籍。最好你自己会弹古琴,那对古琴曲的理解才会加深。
如何欣赏小提琴沉思
1个回答2023-04-03 11:15
多看一些演奏家演奏的版本,了解创作背景,再听一些马思涅创作的另外一些曲子。
适合儿童的钢琴曲欣赏CD
1个回答2024-02-18 04:45
可以买一些肖邦 巴赫的曲子



刚开始学最好不要买CD 最好买VCD



虽然音质差一些 可是有图像



可以让孩子跟着学一下演奏者的姿势和指法 、手型什么的



还可以下一些钢琴曲



吃饭的时候让孩子听听



有好处
小红是一个爱思考、爱观察的同学,有一次,在她欣赏了一场音乐会后,想到了如下问题,请你帮她回答一下:(1)琴声、歌声是通过...
1个回答2024-02-20 10:22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气体、液体和固体都能作为传播声音的媒介,琴声、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到耳朵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与压强和温度有关,当温度为25℃时,声音传播的速度是346米/秒.
(2)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不同,故我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
(3)女高音歌唱家的音调高,响度小;男低音的声音的音调低,但响度大.
(4)提琴、吉它、二胡等弦乐器振动的频率和弦的长短、粗细、以及松紧程度有关,弦越细、越短、张得越紧音调越高.
(5)
1、要研究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还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的关系,应用控制变量法,即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粗细的关系,应控制弦的材料和长短一定,改变弦的粗细,故题中应选序号为AB琴弦研究.
2、根据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可知该实验的研究过程是:③②①④
3、控制变量法是初中物理常用的研究方法,研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6)由题干知:波长等于空气柱长度的4倍,或4/3倍、4/5倍…的声音,传入容器后就能引起共鸣.
故30厘米得4倍,或4/3倍、4/5倍分别为:120、40、24;生活中弦乐器利用乐器下方的共鸣箱,就是共鸣的利用.
答:
(1)空气,346米/秒
(2)它们的音色不同
(3)音调,响度
(4)快,高
(5)
1.AB
2.③②①④
3.控制变量,研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实验名称合理即可)
(6)
1.当声音的波长等于容器中空气柱长度的4倍,或4/3倍、4/5倍时,声音传入容器后就能引起共鸣
2.120或40或24
3.弦乐器利用乐器下方的共鸣箱来放大声音(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