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曲清音雅赏

水仙子·乐清箫台赏析
1个回答2023-12-23 23:39
枕苍龙云卧品清箫,跨白鹿春酣醉碧桃,唤青猿夜拆烧丹灶。二千年琼树老,飞来海上仙鹤。纱巾岸天风细,玉笙吹山月高,谁识王乔?

乔吉的小令《双调·水仙子·乐清箫台》,使箫台山美丽的故事传遍了五湖四海。箫台山是乐成得名的渊源之地,乔吉借醉卧箫台山下金溪之畔,唤来猿猴拆除张文君的丹灶,表达寻仙访道的意愿;以玉树、白鹤、天风、王子晋写时空变迁,洒落一地风雅。


月明之夜,山风林泉,箫台山顶似有箫声缈渺低吟,这就是乐成八景之一——“箫台明月”。到元朝时,“乐成八景”白鹤晨钟、箫台明月、双瀑飞泉、东塔云烟、西岑松雪、紫芝晚磬、云门福地、盖竹洞天已经形成。明朝嘉靖年间,乐成赵文韶等人仗义疏财,捐建沐箫寺和八老亭。陈璋作有《八老亭记》,赞扬赵文韶等人晚年适志泉亭的高雅情趣。因为沐箫寺前原有六棵枫树,秋来一片红艳,所以又有“六枫秋艳”的名称。


光绪《乐清县志》记载,梅溪书院“旧在东城隅,即王忠文公祠以旁置两斋,令诸生肄业其中,亦曰书院。明隆庆间,令胡用宾重建。”清朝雍正六年(1725),县令唐传_把箫台山下的长春道院改为纪念王十朋的梅溪书院,延请徐炯文主持讲席。王十朋《和李花》一诗,小序有“梅溪书院”四字。王十朋称“梅溪书院”或“梅溪书馆”,不像我们今日严格。


清朝嘉庆年间,陈舜咨、林启亨曾主讲梅溪书院。林启亨不屑于科举八股,以笃学藏书被乡里推重。后来,瑞安名儒陈黼宸曾在梅溪书院主持讲学。


梅溪书院有近九百年历史,门生弟子遍海内,把乐清千百年积聚的耕读文化的精华,辐射到乐清全境和书院弟子足迹所到之处。但是,民国年间,梅溪书院毁坏了。现在,王十朋故乡四都的有关部门,正在考虑重建当地的梅溪书院。乐成的梅溪书院则似一首古老而雄壮的“奋进协奏曲”,始终在历史的琴键上跳跃着、轰鸣着。


沐箫泉亭箫台桥,箫台明月箫台巷,小树林中钻出了岑山亭的尖顶,一代代以顽强的生存能力打造乐清风骨的乐清人,为故园家山谱写了一曲曲多么壮美、清新的田园交响诗。

雅什么赏什么成语?
1个回答2024-02-21 15:56

雅俗共赏拼音[ yǎ sú gòng shǎng ]雅俗共赏的意思形容某些文艺作品既优美,又通俗,各种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够欣赏。

清清雅雅的意思
2个回答2022-11-13 19:00
1. 清高拔俗。
  
  2. 清新雅致。
  
  3. 清静幽雅。
  
朱自清 论雅俗共赏 文章结构
1个回答2022-09-06 07:04
总——分——总。
雅赏、雅正、雅鉴、雅存、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2-23 08:26
雅,敬词,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对对方的敬重。雅赏就是欣赏、鉴赏,雅正就是指正、指教,雅鉴就是鉴别、鉴定,雅存就是保存。
雅什么共赏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20 23:01
雅俗共赏 [yǎ sú gòng shǎng]

生词本
基本释义

形乎御容如滑某些文艺作品既优美,又通俗,各种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够欣赏。
褒义
出 处

明·孙仁孺《东郭记·绵岁橡岩驹》:“闻得有绵驹善歌;雅俗共赏。”
排箫在明清时期什么场景
1个回答2024-06-06 13:11
庆贺、祭祀等正式场合。
在明清时期,排箫专用于中和韶乐,是八音克谐中竹之属的乐器,是天地尊神和皇帝至高无上身份的象征,通常庆贺、祭祀等正式场合中会用到。
排箫,即编管竖吹箫类乐器,因竹管长短参差不齐排列在一起而得名,也称为参差、比竹,又因形如凤凰展翅而得名凤箫。
清雅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06-30 16:22
◎ 清雅 qīngyǎ

[elegant] 清新秀雅;端庄或高雅

风格清雅
清雅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3-24 03:12

风格清雅,清新秀雅;端庄或高雅

清雅的意思
1个回答2023-03-24 03:12
清雅:清新秀雅,端庄或高雅。多形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