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板戏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人员心得体会怎么写..
1个回答2024-01-31 12:28
主要是写刑满释放以后在上级有关部门、村和社区的帮助下在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给予自己的帮助,以及今后怎么养面对这个社会、融入这个社会,不在重新犯罪。社区矫正的目的就是让领导知道你的工作情况,生活情况、减少你再次犯罪的机会,让你不在重新犯罪。心得体会最好是你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希望你走好以后的路.....
社区矫正人员心得体会怎么写?
1个回答2024-02-07 05:49

社区矫正人员生活汇报:通过一个月的社区矫正,使我深深的认识到,社区矫正充分体现了对刑罚的尊重,是一个全新的刑罚制度,意义十分重大。在亲人、邻居身边,我边工作边改造,能时刻体会到亲人、邻里对我的关怀,生活在社区中,我与其它居民打成一片,建立了比较良好的互助关系,同时社会志愿者的帮助,矫正工作者的指导、教育,也使我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自由,格外珍惜法律、社会给予我的改过自新机会,我会自觉地接受矫正工作者的监督、管理、教育、帮助和疏导。汇报汇报(huìbào),汉语词语,可表示汇集材料向上级或群众报告;向上级机关报告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时使用的公文等。

社区矫正人员心得体会怎么写..
1个回答2024-02-14 18:35
寒假社区服务心得 寒假,我到我所在的社区居委会帮忙,进行社区服务。从2.21到2.27,一个七天,我每日都去居委会服务,帮那里的工作人员整理资料和文件,走访人民群众,了解社区居民的生活情况。 刚开始,我并不适应那里的工作,觉得很无聊,很没用。但是,通过与当地居民和工作人员的接触,我逐渐了解到了这个社区服务的乐趣。我知道了如何整理资料,如何照顾老人,如何体贴他人,也知道了成年人的艰辛、努力——这一切的一切,若是没有走出家门,参与服务,就不会体会到的。 通过这次社区服务,我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扩大了视野,对自己有了清醒的定位,不仅发现了自己知识结构中欠缺的一面,也感受到了现实和理想的差距,这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启发。 比如说,居委会的资料总是井井有条,分类整齐,通过居委会大妈的言传身受,我知道了学习应该也像整理资料一样,每天都应该按门按科地把知识梳理一遍,这样,不仅有利于查找,而且还有利于记忆。不只是学习,家里的一切也应当是这样,书籍、衣服、玩具等等。 其中感受最深的是到社区里的老人那里慰问。腊月寒冬,刘爷爷的孩子都去外地打工了。刘爷爷年轻的时候喝酒喝得太多,导致了中风,现在,每天他都会推着婴儿车在院子里练习走动。我和王大叔到他家帮他收拾完家之后,就和他一起去散步。一般的老人上了年纪都不会像他这样日日不停,风雨不住地锻炼,可见他的毅力有多么坚韧了。我以前曾经问过他,为什么要天天锻炼,他告诉我说,这是必须的,如果不天天锻炼的话,就永远走不动了。他还告诉我说,自己年轻时贪杯好饮才导致了现在这个结果,现在社会上,好多小孩13.4岁就开始吸烟、喝酒。他们的这些做法都是对自己对父母对社会的不负责任的行为。希望我不要重蹈他的覆辙,要健健康康的成长。听了这些话,我受益匪浅。 参加社区服务,对我是种锻炼,也是种磨砺。虽然今后的学业会加重,但是在节假日,我一定会抽出时间参加这些服务。 寒假的社会实践活动已经结束了,但社会实践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影响却远没有结束。它使我们走出校园,走出课堂, 走向社会,走上了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到社会的大课堂上去见识世面、施展才华、增长才干、磨练意志,在实 践中检验自己。半个月的社会实践虽然比较辛苦。是庆幸?还是依恋?回想起来,才发觉,原来乏味中充满着希 望,苦涩中流露出甘甜。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我们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成长;另一方面,我们为社会做出了 自己的贡献;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表现出了经验不足,处理问题不够成熟、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 等问题。我们回到学校后会更加要珍惜在校学习的时光,努力掌握更多的知 识,并不断深入到实践中,检验自己 的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 ,我们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拿出百尺竿头的干劲, 胸怀会当凌绝顶的壮志,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与社会的接触过程中,减少磨合期的碰撞, 加快融入社会的步伐,才能在人才高地上站稳脚跟,才能扬起理想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
社区矫正需要做什么
1个回答2024-02-18 09:44
政治思想教育、文化和职业技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劳动教育等。其中政治思想教育是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它又包括认罪教育、世界观人生观教育、法制教育、道德规范行为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等。在正治思想教育中,认罪教育是前提,世界观人生观教育是核心,法制教育、道德和行为规范教育是关键。教育的形式主要包括:集体教育、个别谈话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矫正、社会志愿者帮教、培训实践活动等。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教育,使矫正对象提高对所犯罪的认识,认罪服法,接受矫正组织的教育矫正,矫正他们的不良心理和行为,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们在思想上、素质上、行为习惯和道德习惯上都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实现人格的重新社会化,顺利的回归社会。有劳动能力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社区服务,修复社会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集体观念和纪律意识。
社区矫正人员的学习心得怎么写?
1个回答2024-02-02 04:29

寒假社区服务心得 寒假,我到我所在的社区居委会帮忙,进行社区服务。从2.21到2.27,一个七天,我每日都去居委会服务,帮那里的工作人员整理资料和文件,走访人民群众,了解社区居民的生活情况。 刚开始,我并不适应那里的工作,觉得很无聊,很没用。但是,通过与当地居民和工作人员的接触,我逐渐了解到了这个社区服务的乐趣。我知道了如何整理资料,如何照顾老人,如何体贴他人,也知道了成年人的艰辛、努力--这一切的一切,若是没有走出家门,参与服务,就不会体会到的。 通过这次社区服务,我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扩大了视野,对自己有了清醒的定位,不仅发现了自己知识结构中欠缺的一面,也感受到了现实和理想的差距,这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启发。 比如说,居委会的资料总是井井有条,分类整齐,通过居委会大妈的言传身受,我知道了学习应该也像整理资料一样,每天都应该按门按科地把知识梳理一遍,这样,不仅有利于查找,而且还有利于记忆。不只是学习,家里的一切也应当是这样,书籍、衣服、玩具等等。 其中感受最深的是到社区里的老人那里慰问。腊月寒冬,刘爷爷的孩子都去外地打工了。刘爷爷年轻的时候喝酒喝得太多,导致了中风,现在,每天他都会推着婴儿车在院子里练习走动。我和王大叔到他家帮他收拾完家之后,就和他一起去散步。一般的老人上了年纪都不会像他这样日日不停,风雨不住地锻炼,可见他的毅力有多么坚韧了。我以前曾经问过他,为什么要天天锻炼,他告诉我说,这是必须的,如果不天天锻炼的话,就永远走不动了。他还告诉我说,自己年轻时贪杯好饮才导致了现在这个结果,现在社会上,好多小孩13.4岁就开始吸烟、喝酒。他们的这些做法都是对自己对父母对社会的不负责任的行为。希望我不要重蹈他的覆辙,要健健康康的成长。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 ,我们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拿出百尺竿头的干劲, 胸怀会当凌绝顶的壮志,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与社会的接触过程中,减少磨合期的碰撞, 加快融入社会的步伐,才能在人才高地上站稳脚跟,才能扬起理想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

一. 基本概念

社区矫正人员是指对罪行较轻、主观恶性较小、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罪犯或经过监管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人员。

二. 适用范围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规定为五种罪犯,即被判处管制、被宣告缓刑、被裁定假释、被暂予和被剥夺政治权利监外执行并在社会上服刑的罪犯。以上范围是严格根据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确定的。

三. 执行措施

另外,根据"两高两部"的通知要求,在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中,人民法院必须严格准确地适用刑事法律和刑事司法解释,依法充分使用非监禁刑刑罚措施和减刑、假释等鼓励罪犯改造、自新的刑罚执行措施。

公安机关要配合司法行政机关依法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考察,依法履行有关法律程序。对违反监督、考察规定的社区服刑人员,根据具体情况依法采取必要的措施;对重新犯罪的社区服刑人员,及时依法处理。

街道、乡镇司法所要具体承担社区矫正的日常管理工作。监狱管理机关要依法准确适用暂予监外执行措施,对符合假释条件的人员要及时报请人民法院裁定假释,并积极协助社区矫正组织的工作。 一种与监禁矫正相对应的行刑方式。

社区矫正人员天天学习的内容
1个回答2024-02-22 17:09
  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参加学习、教育是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认罪悔罪教育。着重提高矫正对象对自己所犯罪行危害性的认识,增强他们接受社区矫正的自觉性。
  二是法律常识教育。重点是组织矫正对象学习《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增强他们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三是公民道德教育。重点是组织矫正对象学习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村规民约等内容,着重帮助矫正对象提高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改正不良恶习、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是职业技术教育。协调有关部门对社区矫正对象开展职业技术教育,重点是对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愿望的社区矫正对象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掌握一定的职业技术技能,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实现自食其力。

  

  
刑事案件社区矫正
1个回答2024-02-14 17:59
法律主观:

一、社区矫正对象的范围1、被判处管制的;3、被 暂予监外执行 的,具体包括:(1)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2)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3)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4)被裁定假释的;(5)被 剥夺政治权利 ,并在社会上服刑的。在符合上述条件的情况下,对于罪行轻微、主观恶性不大的未成年犯、老病残犯、以及罪行较轻的初犯、过失犯等,应作为重点对象,适用上述非监禁措施,实施社区矫正。二、判处缓刑的社区矫正对象能减刑吗我们认为对判处缓刑的社区矫正对象减刑不应有更高的条件要求,社区矫正是1997年刑法出台多年后才开始引入我国司法实践的,最高人民法院1997年出台司法解释时,我国还没有试行社区矫正,没有考虑到充分运用减刑的手段激励判处缓刑的社区矫正对象积极改造的问题。因此我们建议对刑法作如下修订,即在刑法第七十八条增加一款,规定“罪犯缓刑期间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可以减刑,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刑”。或者“缓刑罪犯减刑依前款规定办理”。对1997年《减刑、假释规定》进行修正,将缓刑罪犯的减刑标准与一般罪犯的减刑标准统一。在刑法第七十六条增加一款,缓刑犯减刑后相应缩减其 缓刑考验期限 ,如果在新的考验期限内,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情形,新的缓刑期满,新裁定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如果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情形,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社区矫正教育(心理矫正)
1个回答2023-06-26 10:06

这样挺好的!加油
社区服刑人员矫正日记(简短)
1个回答2024-02-12 09:15

写作点拨:首先自我介绍,事情的原因和结果,然后是改造过程,最重要的是内心得到的教育感悟,以及从精神到肉体的彻底悔悟和重生,并对未来的阳光之路充满信息,重新做人脱胎换骨的决心,最后感谢政府和相关人员的帮助和挽救,结尾是决心保证。例文如下:

我叫×××,是一名因×××罪被判缓刑而接受社区矫正并在社会上服刑的犯人。

通过司法所工作人员与我的谈话交流,使自己明确了在社区矫正期间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应当遵守的规章制度,我深切的感到高墙内和高墙外服刑的区别,这是党和政府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

作为一个犯罪分子,只有自觉服从司法所的监督管理,按时参加集中教育学习和公益劳动,随时汇报思想动态,积极矫治自己的不良恶习,修复自己与社会的关系,认罪悔罪,不断提高和增强法制观念和意识,实现由犯罪人到社会人的转变,早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是根本的也是唯一的出路。

致敬:社区矫正女社工
1个回答2023-11-18 15:26
作为一名监狱民警,这段时间,我时常感到惭愧。

这份惭愧的感受,一方面是源于自己教育管理罪犯十几年来,竟然对于大墙之外的社区矫正工作一无所知。

从某种角度来说,社区矫正与监狱工作应该是连接最为紧密的一对兄弟。

高墙里,监狱警察努力着,高墙外,社区矫正工作者奉献着。

走出监狱高墙,刑满释放的罪犯,由社区矫正工作者接手,并为之做好安置帮教工作;假释回家的罪犯,由社区矫正工作者接手,并为之开展社区矫正。

来到司法局之前,我的目光只落在罪犯身上,无论是正在服刑的,还是回归社会的,尤其是后者,我也从未想到,还有这样一群人,在努力的,默默的,甚至还饱含委屈的,在为这些罪犯改造成果的巩固奉献着。

这份惭愧的感受,另一方面是源于坚守在社区矫正战线上的同志们当中,有这样一群女社工。

在监狱工作中,男性罪犯由男性监狱警察管理,女性罪犯由女性监狱警察管理,无论是从安全性角度来说,还是从管理效率角度来说,都是无可争议的,无论是男民警管女犯,还是女民警管男犯,都将会引发出很多隐患。

可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实际上起着中坚力量的几乎清一色的都是女性社区矫正工作者,而绝大多数司法所负责社区矫正工作的社工只有一人,所以她没有选择,既要面对女性罪犯,也要面对男性罪犯。社区服刑人员从入矫宣告到解矫宣告的全过程,甚至还包括从法院和监狱接回,解矫后的安置帮教,日常管理、教育、劳动组织等,她无一不参与其中,并且很多时候,她本身也是组织者。

因为有机会前往几个司法所调研学习,虽然都是浅尝辄止,每个司法所也不过半天时间,但通过与几位女社工的交流,促使我不得不用心撰写此文来表达我对她们的敬意。

我问女社工:“一个女孩,面对这么多罪犯,怕过吗?”

女社工说:“当然怕,一直都怕。”

我问:“那既然怕,怎么办呢?”

女社工说:“怎么办,怕就怕呗,我没法让自己不怕,但我一直告诉自己,我身后有国家,罪犯应该更怕我,才对。”

我问:“怎么会想到选择来做社区矫正社工呢?”

女社工说:“说实话,如果知道社区矫正社工是干现在这些管理教育罪犯的事,打死我都不会来。”

我问:“那来了之后,非常想走吗?”

女社工说:“说实话,上班第一天,就准备走的。”

我问:“能说说什么事让你有这个想法的吗?”

女社工说:“因为,在我跟着师傅学习如何办理新入矫人员报到手续的时候,师傅安排我拨打电话,查看他们的反应速度。结果一个人直接在电话里,对我说,让我最好不要管他,不然,我家住在哪里,他一清二楚,那其中威胁的意味,非常明显。那一刻,我就突然害怕起来,就想立马走人。”

我问:“那后来,怎么没走的呢?”

女社工说:“为什么没走,有时候,连我们自己也说不清楚,工资待遇低、工作压力大、工作任务多,无名无分,就和临时工没有多大区别。有时候,我也会问自己,为什么还没走。万一社区服刑人员中间再出个什么事,自己想跑都跑不掉。现在,我所能回答,并且说服自己不走的理由就是,我要对这些社区服刑人员负责,我是最了解他们的人,我怕我走之后,没人能比我做的更好。”

我问:“你都了解他们些什么事呢?”

女社工说:“我觉得,几乎所有事,今天几点出门,几点回家,去了哪里,做了什么,户籍地在哪里,常住地在哪里,偶尔会去哪里,最近犯过什么错误,家里有什么人,都是干什么的,甚至和女朋友最近关系如何,有没有吵架,有没有单位,在单位的表现如何,在做什么,甚至他们的生日,他们父母的生日,我都非常清楚。”

我问:“你是如何看待社区服刑人员的呢?”

女社工说:“说实话,如果要是把他们正儿八经当成罪犯来管理,我怕自己一天都干不下去,所以,我对社区服刑人员说,不要把我看成是整天对你们提要求的人,而要把我看成是帮助你们顺利完成社区服刑任务的指导者,在我眼里,我们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帮助你们从社区服刑人员变为社区生活人员。”

我问:“从事社区矫正社工工作,对你的生活有影响吗?”

女社工说:“说没有,那是骗人的,要说有,那几乎没啥是让人感觉好的。”

我问:“没啥是让人感觉好的,是什么意识呢?”

女社工说:“打个比方,经常会和朋友,走在街上,遇到社区服刑人员,他们会很主动上前和我打招呼,表示尊重,但由于他们身上有纹身,发型又怪异,好几次都把朋友吓坏了,以为我交了什么不好的朋友。出于关心,纷纷提醒我和这样的人保持距离。”

我问:“你认为社区矫正工作的最大价值是什么?”

女社工说:“我考虑最多的不是什么最大价值。”

我问:“那考虑的是什么问题呢?”

女社工说:“我主要考虑的是他们不要再犯罪,不要不假外出,不要违反“双八”规定,不要人机分离,不要连续犯错误,被送到监狱去,那样就是我们矫正工作者的失败了,我们所有付出的努力就付之东流了。”

社区矫正女社工是忙碌的,不仅要忙矫正,还要忙必接必送,安置帮教,甚至信访、维稳都有她们的份。

走访了几个司法所,接触了几位社区矫正女社工之后,我感触万千。

但愿《社区矫正法》早点颁布,但愿社区矫正女社工可以有更好的待遇,更明确的职责,更好地发挥她们聪明才智,为建设平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我甚至突发奇想,以后监狱警察招考,可以定向招录工作两年以上的社区矫正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