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刺小说常用的艺术手法

讽刺艺术的概念
1个回答2022-11-24 23:07
文学的一种表现手法.用讽刺和嘲讽的笔法描写敌对的和落后的事物,有时用夸张的手法加以暴露,以达到贬斥、否定的效果

出自<文艺知识小百科>
围城的讽刺艺术
1个回答2022-12-16 08:47
以方鸿渐为活动线索讽刺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讽刺意味通过情节发展和精雕的细节自然流露;
讽刺手法灵活多样:比喻、用典、比较、推理等
语言诙谐幽默、尖锐泼辣
<围城>的讽刺艺术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5-07 13:51
一句话!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面的人想进去!内涵深奥!
作为一篇讽刺小说,《变色龙》的讽刺艺术主要表现在哪里?
1个回答2022-10-02 03:51
主要表现在他全文并没有用任何评论性的主观语言来进行嘲讽,而是单纯地对巡捕的动作、神态的描写,运用其随着事件变化而在语言、动作、神态上的巨大反差来表明,他确实和标题上的变色龙一模一样。讽刺之意不言而喻。
欧亨利短篇小说的讽刺艺术
2个回答2022-06-09 08:28
要注意情节的突转,让人感到意料之外但是情理之中。
还半有小人物含泪的微笑的感觉。
这是我的一点感想,希望对你有帮助
如何理解作为艺术技巧的讽刺
1个回答2023-12-10 21:53
要用对方法。
用讥刺和嘲讽的手法暴露敌对的或落后的事物,达到否定贬斥的效果。讽刺是漫画式的艺术形态和严肃的生活哲理的巧妙结合,时常由婉刺进而为笑骂和嘲弄,用逻辑的“归谬法”,即把荒谬的论点予以推论、放大、凸现,收到讽刺的效果。
讽刺与幽默不同,它超出对生活现象的部分缺点的批判范围,而用来揭露危及社会的有害弊端。讽刺比幽默尖刻、锐利、强烈、浓重,它可以是温和的、挖苦的,也可以是尖锐的、无情的,甚至是愤怒的、凶恶的。讽刺往往利用反语、比喻、较物、拟人、对照等方法加强表达的效果。《伊索寓言》、《阿凡提的故事》等,都是人民运用讽刺创造文学的典范。
讽刺要用得好,必须做到:“有意的偏要提出这等事,而且加以精练,甚至于夸张”(鲁迅《什么是“讽刺”?》。讽刺离不开夸张,但讽刺的生命却依然是“真实”,要准确击中讽刺对象本身确有的弱点或恶习,要使极度夸张的言辞具有“言之成理”的逻辑力量,反映出某种真实的社会矛盾。运用讽刺要注意对象和分寸,对敌人,毫不留情;对人民,则应善意指点,内藏热情。不论对哪一个,都不能滥用。讽刺中的夸张不可太甚,过了,失却真实,就破坏了可信性。既要用讽刺,就要切中要害,刺得准,刺得有理。
《庄子》一书有一个很重要的艺术特点,就是善于运用语言,运用寓言来说明某个道理活讽刺某类人、某件事。
1个回答2024-01-25 11:04
原文

惠子相(xiàng)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yuān chú ),子知之乎?夫(fú)鹓鶵(yuān chú)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lǐ)泉不饮。于是鸱(chī)得腐鼠,鹓雏(yuān chú)过之,仰而视之曰:‘吓 (hè)!’今子欲以子之梁国吓我邪(yé)?”

译文

惠子在魏国当宰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子说:“庄子到魏国来,想(或就要)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子非常担心,在国都梁搜捕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雏(yuān chú),你知道它吗?鹓鶵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在这时,一只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鶵(yuān chú)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鹓雏(yuān chú),发出‘吓’的怒斥声。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相位)来吓我吗?”



鹓雏(yuān chú)的故事里,鹓雏(yuān chú)比喻志向高洁之士。鸱比喻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庄子将自己比作鹓雏(yuān chú),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讥讽了惠子。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讲故事的方式来使惠子自己觉得愧疚,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的效果。



庄子钓于濮水

庄子钓于濮(pú)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lèi)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sì)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庄子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tú)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庄子在濮水边钓鱼,楚威王派两位大夫先前往请他(做官),(他们对庄子)说:“(大王)希望请您去楚国从政,帮助管理国家!”

庄子拿着鱼竿没有回头看他们,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的时候已经三千岁了,大王用锦缎将它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殿堂上祭奠着。如果你们是这只神龟,是宁愿死去为了留下骨骸而显示尊贵呢?还是宁愿活着拖着尾巴在泥土中爬行呢?”

两位大夫说:“宁愿活着拖着尾巴在泥土中爬行。”

庄子说:“离开吧!我宁愿像乌龟活着拖着尾巴在泥土中爬行。”



意义:表现了庄子鄙弃富贵权势,不为官所累,坚持不受束缚,逍遥自在生活的高尚品质,表现了他对人格独立,精神自由的追求
《庄子》一书有一个很重要的艺术特点,就是善于运用语言,运用寓言来说明某个道理活讽刺某类人、某件事。
1个回答2024-01-25 18:10
  原文
  惠子相(xiàng)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yuān chú ),子知之乎?夫(fú)鹓鶵(yuān chú)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lǐ)泉不饮。于是鸱(chī)得腐鼠,鹓雏(yuān chú)过之,仰而视之曰:‘吓 (hè)!’今子欲以子之梁国吓我邪(yé)?”
  译文
  惠子在魏国当宰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子说:“庄子到魏国来,想(或就要)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子非常担心,在国都梁搜捕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雏(yuān chú),你知道它吗?鹓鶵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在这时,一只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鶵(yuān chú)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鹓雏(yuān chú),发出‘吓’的怒斥声。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相位)来吓我吗?”

  鹓雏(yuān chú)的故事里,鹓雏(yuān chú)比喻志向高洁之士。鸱比喻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庄子将自己比作鹓雏(yuān chú),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讥讽了惠子。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讲故事的方式来使惠子自己觉得愧疚,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的效果。

  庄子钓于濮水
  庄子钓于濮(pú)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lèi)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sì)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庄子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tú)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庄子在濮水边钓鱼,楚威王派两位大夫先前往请他(做官),(他们对庄子)说:“(大王)希望请您去楚国从政,帮助管理国家!”
  庄子拿着鱼竿没有回头看他们,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的时候已经三千岁了,大王用锦缎将它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殿堂上祭奠着。如果你们是这只神龟,是宁愿死去为了留下骨骸而显示尊贵呢?还是宁愿活着拖着尾巴在泥土中爬行呢?”
  两位大夫说:“宁愿活着拖着尾巴在泥土中爬行。”
  庄子说:“离开吧!我宁愿像乌龟活着拖着尾巴在泥土中爬行。”

  意义:表现了庄子鄙弃富贵权势,不为官所累,坚持不受束缚,逍遥自在生活的高尚品质,表现了他对人格独立,精神自由的追求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