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疯的小说

儒林外史中举之后喜极而疯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01 22:30

是《范进中举》。

小说主人公范进,表面上呆头笨脑,穷困愚陋,逆来顺受,酸气十足;内心里却热恋功名,追求利禄,奴性十足,卑怯懦弱。从他身上,可以看出科举制度的腐败和对读书人的毒害。

他半生贫穷困乏,有时到了断炊挨饿的境地。他连考二十多次,没能进学。受人冷遇,遭人歧视,好不容易到54岁才勉强进了学,算个秀才。他丈人胡屠户骂他“现世宝”。他也只唯唯诺诺,怯懦地回答:“岳父见教的是。”有时被骂得“摸门不着”,甚至把臭痰吐他一脸,也没半点儿脾气。

穷困并未使他那腐儒的呆气和酸气减退,即使在急待卖鸡买米时,也还是“一步一踱”,“东张西望”,并不着急。

同时,他又名利熏心,拼命追求举人、进士,热衷做官为宦。他饱经科场打击,受尽了冷嘲热讽,但并未使他追求功名的热心减退。到了54岁的晚年,仍然以“童生”资格,在腊月寒风中,披着破烂的麻布直裰,冻得哆哆嗦嗦,去考秀才。

家里穷得无钱买米,他还要到处借钱凑盘缠,去考举人。当他骤闻中了举人,激动得无法控制,竟然疯了,真是可怜、可叹又可笑。

说他呆头呆脑,又不尽然。范进见了地主豪绅,就露出了一副媚骨,竭力拉拢巴结。会到了张乡绅,满口是“久仰老先生”,“幸得出老先生门下,可为欣喜。”尽力谄谀奉迎,奴性十足。

最后,范进这种百无一能、迂腐呆蠢的人,很快就做起了官老爷,掌握政权,管理百姓。从这里读者也可以看出封建官场的黑暗。

扩展资料:

《范进中举》该作品通过描写范进参加乡试中了举人一事,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刻画了他为科举考试喜极而疯的形象,用岳丈在范进中举前后的极其鲜明的肢体动作和言语表情;

以及中举后邻居对他的前呼后拥和乡绅赠屋的等事例重点刻画出了一个趋炎附势热衷仕途,好官名利禄且世态炎凉的可耻的社会风气,对当时社会及其阴暗的特征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后为什么疯了?
2个回答2023-01-20 05:20
范进中举之前考过很多次,但每次都名落孙山,而在他年纪很大时候才考中,所以中举之后过于兴奋而发疯,实质上就是吴敬梓讽刺科举制度。
如何评价疯子与儒将邱清泉?
2个回答2023-02-07 22:02
邱清泉刚准备上床睡觉,这个时候他的手下跑下来说“总攻了”,邱清泉二话不说直接下令炮轰对方,全力反击,等结束了之后才发现打的原来是自己的人,这种遇见这么重要的事情第一想法不是冷静下来去考虑清楚,而是二话不说直接下令解决,这不是在滥杀无辜灭了自己嘛
那部小说中有痴道,疯僧,狂儒等人物
2个回答2023-07-21 08:30
李凉《天才混混》
儒术和儒术和儒家思想一样吗?
1个回答2023-03-24 23:56
当然是不同。
什么是大儒,什么又是小儒?有什么区别
3个回答2022-05-13 10:11
孔明答曰:“儒有小人君子之别。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守正恶邪,务使泽及当时,名留后世。——若夫小人之儒,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且如杨雄以文章名世,而屈身事莽,不免投阁而死,此所谓小人之儒也;虽日赋万言,亦何取哉!”
参考资料:《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

大儒 有学问 品德又高尚的人
小儒 有学问 但品德差的人
儒林外传是儒林外史吗
1个回答2024-01-18 15:28
不喊悉是。《儒林外史》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名著,作者是枣袭明人吴承恩,它是明朝三大小说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经典之作。而《儒林外传》是中国清朝著凳渗兄名文学家蒲松龄创作的散文集。两者关系并不靠近,同属中国文学经典佳作,但没有直接的联系。
儒眼看佛,佛不得不儒;佛眼看儒,儒不得不佛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01-01 03:05
佛家有个说法:佛心自现。
应该是说自己看别人也认为别人和自己一样吧。
儒眼看佛,佛不得不儒;佛眼看儒,儒不得不佛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05-08 08:42
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万法唯心造。

佛的眼里众生都是佛。

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