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宫华小说

华宫是什么典故
1个回答2024-03-15 22:57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过华清宫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3-06 16:02

是杜牧经过骊山,华清宫是有感而作。华清宫是唐玄宗开元11年修建的行宫。玄宗和杨贵妃曾在那里寻欢作乐。

古代皇宫什么宫最豪华?
2个回答2022-09-29 17:55
阿房宫,去看杜牧的《阿房宫赋》就知道它是多么地繁华
过华清宫绝句
1个回答2024-04-11 12:45
全文:
过华清宫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骊山的壮丽景象:长安回望绣成堆
华清宫重重门户依次开启:山顶千门次第开
重华宫是谁的府邸
1个回答2024-04-28 17:40
明代紫禁城内布局也确实遵从了这一理念。 清入关后,承袭明紫禁城为皇宫,普遍认为是“清承明制”。但是清代的紫禁城宫殿布局,却与明皇宫差别甚大。如紫禁城的西北部,建有乾隆皇帝的“潜龙邸”重华宫;皇帝理政不在太和殿,而在位于内廷的养心殿;紫禁城东部,又建有占皇宫总面积1/6的太上皇宫——宁寿全宫等,这使清皇宫在“清承明制”上打了不小的折扣。这些变化主要发生在乾隆时期。这当然与执政时间长达60年的乾隆皇帝的个人意志有关;但同时也是清代政治斗争和满汉文化融合的一个结果。其中重华宫、养心殿和宁寿宫这三处宫殿的设置与功能,有一定的代表性。《中华文物》版自本期起,特请北京故宫博物院专家刘潞撰文作以介绍,期能帮助读者了解这方面的情况。——编者 依据明朝旧制,太子宫端本宫设在紫禁城东部东华门内。清初太子宫的设制也是在紫禁城东部,即康熙初年为皇太子允礽修建的位于皇宫东部的毓庆宫。但到雍正朝,毓庆宫作为太子宫的地位却发生了变化。雍正皇帝秘立的皇太子是宝亲王弘历,但他却从未单独住过毓庆宫,而是与诸兄弟合住该处;几年后,当弘历的皇太子地位得以巩固后,他反而搬出了毓庆宫,迁到了紫禁城西北部的“乾西二所”,也就是乾隆即位后命名的“潜龙邸”重华宫。 清代紫禁城先后有两个太子宫,不合逻辑,但是也有一定的必然性。 首先,第二太子宫是雍正皇帝为其所创秘密建储制一个配套措施。康熙朝后期清廷内部经历了一场严酷的储位之争,这促使雍正皇帝即位之初变公开立储为秘密立储。储君应该住在哪呢?乾隆在一首诗中披露了当年父皇的安排:“初识关雎吉所迁,避名毓庆圣恩渊。”并做诗注:“雍正五年娶孝贤皇后,始自毓庆宫东所迁居于此西所。毓庆宫本为皇太子宫也。地既不吉,且滋外间揣摩。恩赐西二所成婚,圣意深远矣。”诗句及诗注传递的信息是非常明确的,一方面在其父眼中,毓庆宫是个不祥之地;一方面其父“圣意深远”,这就是通过另择居处,让秘立的储君回避公开的皇太子位号,避免了节外生枝。 其次,弘历保住了皇太子的地位。一般来说,秘立的储君,并不意味着他就能够自始至终保住这个地位。储君的历史可能会很长,难免祸起萧墙。弘历能够在雍正朝那种荆棘丛生的险恶政治环境下,经历13年而最终保住皇储的地位,确实要经历非凡考验。 雍正初政时的政治环境相当严峻。康熙朝争储的政敌仍与他明争暗斗。为巩固皇权,雍正对新老政敌罢免、监禁以至处死,甚至连亲生儿子也没放过。弘历的三哥、24岁的弘时,被以“少年放纵,行事不谨”罪名处死。尽管这绝非雍正处死弘时的真正原因,但以此罪名加罪弘时,至少说明了雍正对这种行为方式的痛恨。 弘历则不同。虽然他对时政也有看法,但他懂得韬光养晦,以儒家内求诸己的传统做法来保护自己。这些当然不会有明确的文字记录,但从弘历写的一些诗文中,还是可以发现不少蛛丝马迹。 他在一首诗注中说:“随安室,此予在青宫时即以名室,盖取随所遇而安之义。……御园及行宫书室率题此额,犹弗忘昔之意也。”在另一篇文章《抑斋记》中又说,“予向居重华宫,洁治西厢为书室,而名之曰抑斋。践祚之后,凡于御园行馆,……无不以是为名,示不忘旧也。” “随安室”与“抑斋”是乾隆的上百处书房中使用率最高的斋堂号。他反复申述的“不忘旧也”,固然表示不忘少年时所居“山水之佳”的读书环境,但醉翁之意不在酒,“盖取随所遇而安之义”,以“随安”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与无奈,才是他取此类斋堂号的本意。从这些诗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在激烈的皇权斗争中,弘历所持的明哲保身的态度。雍正不满弘历的性情过于温和,曾“屡教戒之”。他们二人在养心殿西暖阁手书匾联,透露出了这对父子性格上的差异。雍正所书匾为“勤政亲贤”,联为“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就在这雍正标榜的“勤政亲贤”殿内另一室中,乾隆所书匾却是“随安室”,而联则为“无不可过去之事,有自然相知之人”。乾隆随遇而安的性格与态度可见一斑。也正因如此,弘历才保住了储君的地位。 第三,重华宫的命名沿袭了雍正朝的做法。清初皇子即位为帝,并无将原来府邸升格为“宫”的制度。如康熙帝作皇子时,因避痘被送到西华门外;成为皇帝以后,避痘所并未升级,仅命名为“福佑寺”。但雍正皇帝出于强化皇权之目的,即位后便将自己原住的雍王府升格为“雍和宫”。13年后,弘历成为乾隆皇帝,雍正时期的宠臣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随即提出,应将乾西二所升为宫。其名则应取“舜能继承尧,重其文德之光华”之意,命之曰“重华”。 “重华协帝”之典出于《尚书·舜典》。历代帝王都会标榜自己法效尧舜,政清德明,但张廷玉等人却以舜继位前的美德“重华”命名乾西二所,其意再明显不过,即该处的主人宝亲王实为皇太子也。从乾隆元年始,乾西二所不复存在,紫禁城中出现了重华宫。 重华宫从此成为紫禁城中第二座太子宫,尽管它只被使用了一次。
过华清宫绝句(其一)
1个回答2024-05-18 01:03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译文:从长安回望,骊山景致宛如团团锦绣,山顶上华清宫门依次打开。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

注释:华清宫:《元和郡县志》:“华清宫在骊山上,开元十一年初置温泉宫。天宝六年改为华清宫。又造长生殿,名为集灵台,以祀神也。”

绣成堆:骊山右侧有东绣岭,左侧有西绣岭。唐玄宗在岭上广种林木花卉,郁郁葱葱。千门:形容山顶宫殿壮丽,门户众多。次第:依次。红尘:这里指飞扬的尘土。妃子:指杨贵妃。乐史《杨太真外传》: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

《新唐书·李贵妃传》:“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唐国史补》:“杨贵妃生于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胜蜀者,故每岁飞驰以进。然方暑而熟,经宿则败,后人皆不知之。”

按:此诗或为写意之作,意在讽刺玄宗宠妃之事,不可一一求诸史实。在唐代,岭南荔枝无法运到长安一带,故自苏轼即言“此时荔枝自涪州致之,非岭南也”(《通鉴唐纪》注)。

而荔枝成熟的季节,玄宗和贵妃必不在骊山。玄宗每年冬十月进驻华清宫,次年春即回长安。《程氏考古编》亦辨其谬,近人陈寅恪亦复考证之。

华清宫作文四百字。
1个回答2024-02-21 19:33
华清宫作文:
清早,我和奶奶来到旅游胜地“华清宫”。
哇!迎面是一座壮观的铜雕。奶奶说,那是唐明皇和杨贵妃在跳霓裳羽衣舞,舞姿很悠美。铜座四周雕刻的是宫廷乐工和大臣们的欢乐场面。铜座下音乐响起,巨大喷泉水花飞溅,非常漂亮。
进了宫门,一眼就看到了一幅美人图。胖胖的脸上一对细细地眼睛、细细地眉毛、额头上有一枚梅花痣,嘴巴小小的。我根本没有看出来她有多美丽,只是衣服很华美。奶奶说,唐朝时女人是以肥为美。哦,难怪贵妃洗澡的“芙蓉池”那么大,因为她肥呀。接着我又参观了皇帝的浴池,太大了。为了帝王澡洗得舒服,古代工匠们利用出水口和进水口的喷泉形成的波浪,来按摩身体。据说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冲浪浴,当年秦始皇就连连称奇。我也用温泉洗了洗,身体上果然滑滑的,摸着真的很舒服。
我爱华清宫的美丽壮观,我更赞叹古代工匠们伟大的智慧。
过华清宫整个诗的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27 01:56
跟"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意思差不多.
重华宫是谁的府邸
1个回答2024-05-08 06:56
明清两朝的皇宫——紫禁城,是明永乐年间依据《周礼》和阴阳五行学说建立的,即外朝为皇帝与朝臣处理政务服务,内廷则供皇帝家庭成员日常起居使用;紫禁城的东部,因“谓之青”,潜含春天万物勃发之意,应该是皇子们居处的区域;西部因“谓之白”,寓秋天万物萧条之景,当为太后、太妃的住所,等等。明代紫禁城内布局也确实遵从了这一理念。 清入关后,承袭明紫禁城为皇宫,普遍认为是“清承明制”。但是清代的紫禁城宫殿布局,却与明皇宫差别甚大。如紫禁城的西北部,建有乾隆皇帝的“潜龙邸”重华宫;皇帝理政不在太和殿,而在位于内廷的养心殿;紫禁城东部,又建有占皇宫总面积1/6的太上皇宫——宁寿全宫等,这使清皇宫在“清承明制”上打了不小的折扣。这些变化主要发生在乾隆时期。这当然与执政时间长达60年的乾隆皇帝的个人意志有关;但同时也是清代政治斗争和满汉文化融合的一个结果。其中重华宫、养心殿和宁寿宫这三处宫殿的设置与功能,有一定的代表性。《中华文物》版自本期起,特请北京故宫博物院家刘潞撰文作以介绍,期能帮助读者了解这方面的情况。——编者 依据明朝旧制,太子宫端本宫设在紫禁城东部东华门内。清初太子宫的设制也是在紫禁城东部,即康熙初年为皇太子允礽修建的位于皇宫东部的毓庆宫。但到雍正朝,毓庆宫作为太子宫的地位却发生了变化。雍正皇帝秘立的皇太子是宝亲王弘历,但他却从未单独住过毓庆宫,而是与诸兄弟合住该处;几年后,当弘历的皇太子地位得以巩固后,他反而搬出了毓庆宫,迁到了紫禁城西北部的“乾西二所”,也就是乾隆即位后命名的“潜龙邸”重华宫。 清代紫禁城先后有两个太子宫,不合逻辑,但是也有一定的必然性。 首先,第二太子宫是雍正皇帝为其所创秘密建储制一个配套措施。康熙朝后期清廷内部经历了一场严酷的储位之争,这促使雍正皇帝即位之初变公开立储为秘密立储。储君应该住在哪呢?乾隆在一首诗中披露了当年父皇的安排:“初识关雎吉所迁,避名毓庆圣恩渊。”并做诗注:“雍正五年娶孝贤皇后,始自毓庆宫东所迁居于此西所。毓庆宫本为皇太子宫也。地既不吉,且滋外间揣摩。恩赐西二所成婚,圣意深远矣。”诗句及诗注传递的信息是非常明确的,一方面在其父眼中,毓庆宫是个不祥之地;一方面其父“圣意深远”,这就是通过另择居处,让秘立的储君回避公开的皇太子位号,避免了节外生枝。 其次,弘历保住了皇太子的地位。一般来说,秘立的储君,并不意味着他就能够自始至终保住这个地位。储君的历史可能会很长,难免祸起萧墙。弘历能够在雍正朝那种荆棘丛生的险恶政治环境下,经历13年而最终保住皇储的地位,确实要经历非凡考验。 雍正初政时的政治环境相当严峻。康熙朝争储的政敌仍与他明争暗斗。为巩固皇权,雍正对新老政敌罢免、监禁以至处死,甚至连亲生儿子也没放过。弘历的三哥、24岁的弘时,被以“少年放纵,行事不谨”罪名处死。尽管这绝非雍正处死弘时的真正原因,但以此罪名加罪弘时,至少说明了雍正对这种行为方式的痛恨。 弘历则不同。虽然他对时政也有看法,但他懂得韬光养晦,以儒家内求诸己的传统做法来保护自己。这些当然不会有明确的文字记录,但从弘历写的一些诗文中,还是可以发现不少蛛丝马迹。 他在一首诗注中说:“随安室,此予在青宫时即以名室,盖取随所遇而安之义。……御园及行宫书室率题此额,犹弗忘昔之意也。”在另一篇文章《抑斋记》中又说,“予向居重华宫,洁治西厢为书室,而名之曰抑斋。践祚之后,凡于御园行馆,……无不以是为名,示不忘旧也。” “随安室”与“抑斋”是乾隆的上百处书房中使用率最高的斋堂号。他反复申述的“不忘旧也”,固然表示不忘少年时所居“山水之佳”的读书环境,但醉翁之意不在酒,“盖取随所遇而安之义”,以“随安”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与无奈,才是他取此类斋堂号的本意。从这些诗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在激烈的皇权斗争中,弘历所持的明哲保身的态度。雍正不满弘历的性情过于温和,曾“屡教戒之”。他们二人在养心殿西暖阁手书匾联,透露出了这对父子性格上的差异。雍正所书匾为“勤政亲贤”,联为“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就在这雍正标榜的“勤政亲贤”殿内另一室中,乾隆所书匾却是“随安室”,而联则为“无不可过去之事,有自然相知之人”。乾隆随遇而安的性格与态度可见一斑。也正因如此,弘历才保住了储君的地位。 第三,重华宫的命名沿袭了雍正朝的做法。清初皇子即位为帝,并无将原来府邸升格为“宫”的制度。如康熙帝作皇子时,因避痘被送到西华门外;成为皇帝以后,避痘所并未升级,仅命名为“福佑寺”。但雍正皇帝出于强化皇权之目的,即位后便将自己原住的雍王府升格为“雍和宫”。13年后,弘历成为乾隆皇帝,雍正时期的宠臣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随即提出,应将乾西二所升为宫。其名则应取“舜能继承尧,重其文德之光华”之意,命之曰“重华”。 “重华协帝”之典出于《尚书·舜典》。历代帝王都会标榜自己法效尧舜,政清德明,但张廷玉等人却以舜继位前的美德“重华”命名乾西二所,其意再明显不过,即该处的主人宝亲王实为皇太子也。从乾隆元年始,乾西二所不复存在,紫禁城中出现了重华宫。 重华宫从此成为紫禁城中第二座太子宫,尽管它只被使用了一次。
华清宫三首的华清宫三首(其三)
1个回答2022-10-01 04:57

/《华清宫三首》 崔橹
门横金锁悄无人,落日秋声渭水滨。
红叶下山寒寂寂,湿云如梦雨如尘。
【赏析】起句点明空山宫殿,门户闭锁,悄然无人。以下三句,都就此生发,写离宫荒凉寥落的景色。宫在渭水之滨,由于宫中悄然无人,故诗人经过,所见惟有落日,所闻惟有秋声(指被秋风吹动的一切东西所发生的音响)。而山头红叶,也由于气候的变冷,飘落到了山下,带来了寂静的寒意。“红”与“落日”配色,“叶”与“秋声”和声。而夕阳西沉之后,却又下起雨来。含雨的云浮游天际,象梦一般迷离,而云端飘落的雨丝,却又象灰尘一般四处随风飘散。绘声绘色,极为逼真。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