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马李阳少儿英语

南阳的武侯祠和成都武侯祠区别在哪
1个回答2022-12-01 07:08
应该是没什么区别。
李时珍的小时侯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5 08:18
李时珍 (1518年-1593年)

字东璧,号濒湖,身高约合现今1.63米,湖北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人,汉族,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其父李言闻是当地名医。李时珍继承家学,尤其重视本草,并富有实践精神,肯于向劳动人民群众学习。李时珍三十八岁时,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三年后,又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判。太医院是专为宫廷服务的医疗机构,当时被一些庸医弄得乌烟瘴气。李时珍再此只任职了一年,便辞职回乡。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明以前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另著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等书。

李家世代业医,祖父是“铃医”。父亲李言闻,号月池,是当地名医。那时,民间医生地位很低。李家常受官绅的欺侮。因此,父亲决定让二儿子李时珍读书应考,以便一朝功成,出人头地。李时珍自小体弱多病,然而性格刚直纯真,对空洞乏味的八股文不屑于学。自十四岁中了秀才后的九年中,其三次到武昌考举人均名落孙山。于是,他放弃了科举做官的打算,专心学医,于是向父亲求说并表明决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李月池在冷酷的事实面前终于醒悟了,同意儿子的要求,并精心地教他。不几年,李时珍果然成了一名很有名望的医生。

《本草纲目》共五十二卷,分十六部、六十类。经二十七年(1578年)著成。共收载历代诸家本草所载药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种,其中植物药1094种。矿物、动物及其他药798种,有374种为李氏所新增。每种药首先以正名为纲,附释名为目;其次是集解、辨疑、正误,详述产状;再次是气味、主治、附方,说明体用。内容极其丰富,是我国药物学的宝贵遗产,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本草纲目》的故事于行医的十几年中,李时珍阅读了大量古医籍,又经过临床实践发现古代的本草书籍 “品数既繁,名称多杂。或一物析为二三,或二物混为一品”(《明外史本传》)。特别是其中的许多毒性药品,竟被认为可以“久服延年”,而遗祸无穷。于是,他决心要重新编纂一部本草书籍。从三十一岁那年,他就开始酝酿此事,为了“穷搜博采”,李时珍读了大量参考书。家藏的书读完了,就利用行医的机会,向本乡豪门大户借。后来,进了武昌楚王府和北京太医院,读的书就更多,简直成了“书迷”。他自述“长耽嗜典籍,若啖蔗饴”(《本草纲目》原序)。顾景星在《李时珍传》里,也赞他“读书十年,不出户庭,博学无所弗瞡”。他不但读了八百余种万余卷的医书,还看过不少历史、地理和文学名著及敦煌的经史巨作连数位前代伟大诗人的全集也都仔细钻研过。

他还从中摘录了大量有关医药学的诗句。而这些诗句也确实给了他许多真实有用的医药学知识,帮助他纠正了前人在医药学上的许多谬误。如古代医书中,常常出现“鹜与凫”。它们指的是什么?是否有区别?历代药物学家众说纷纭,争论不休。李时珍摘引屈原《离骚》中的“将与鸡鹜争食乎”,“将泛乎若水中之凫乎”两句,指出诗人把“鹜”与“凫”对举并称,就是它们不是同一种禽鸟的明证。他又根据诗中对它们不同生活环境的描绘,证明“鹜”是家鸭,“凫”是野鸭子,药性不同。屈原的诗赋,竟成了李时珍考证药物名实的雄辩依据。 在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最使李时珍头痛的就是由于药名的混杂,使药物的形状和生长的情况十分的不明。过去的本草书,虽然作了反复的解释,但是由于有些作者没有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而是在书本上抄来抄去在“纸上猜度”,所以越解释越糊涂,而且矛盾倍出,使人莫衷一是。例如药物远志,南北朝著名医药学家陶弘景说它是小草,象麻黄,但颜色青,开白花,宋代马志却认为它像大青,并责备陶弘景根本不认识远志。又如狗脊一药,有的说它像萆薢,有的说它像拔葜,有的又说它像贯众,说法极不一致。类似此情况很多,李时珍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搁下笔来。这些难题该怎样解决呢?

在他父亲的启示下,李时珍认识到,“读万卷书”固然需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于是,他既“搜罗百氏”,又“采访四方”,深入实际进行调查。 李时珍穿上草鞋,背起药筐,在徒弟庞宪、儿子建元的伴随下,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验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

他首先在家乡蕲州一带采访。后来,他多次出外采访。除湖广外,还到过江西、江苏、安徽好多地方。均州的太和山也到过。盛产药材的江西庐山和南京的摄山、茅山、牛首山,估计也有他的足迹。后人为此写了“远穷僻壤之产,险探麓之华”的诗句,反映他远途跋涉,四方采访的生活。 李时珍每到一地,就虚心地向各式各样的人物请求。其中有采药的,有种田的,捕鱼的,砍柴的,打猎的。热情地帮助他了解各种各样的药物。比如芸苔,是治病常用的药。但究竟是什么样的?《神农本草经》说不明白,各家注释也搞不清楚。李时珍问一个种菜的老人,在他指点下,又察了实物,才知道芸苔,实际上就是油菜。这种植物,头一年下种,第二年开花,种子可以榨油,于是,这种药物,便在他的《本草纲目》中一清二楚地注解出来了。
南阳武侯祠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14 16:47
南阳武侯祠建于何时,文献上没有记载,但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中已有“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诗句。看来早在唐代卧龙岗上已有诸葛草庐了。该祠元初毁于战火。元大德二年(1298年)南阳官府出资大规模重建,于延祐二年(1315年)增设孔明书院。可惜,元末明初,又焚于兵祸。至明成化年间,又将“孔明书院”恢复。以后又经弘治、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崇祯历代修缮。公元1528年,明世熄(嘉庆皇帝)特赐给南阳武侯祠“忠武”庙额与祭品。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南阳郡守罗景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整修和扩建。在这次施工中,发现前人咏卧龙岗十景石刻一块,罗景根据这块石刻,进行复原。今日武侯祠主要建筑布局,仍保持了明末清初的形式。
  步入武侯词山门,迎面是大拜殿,殿中彩塑诸葛亮及其儿子诸葛瞻、孙子诸葛尚的大型泥塑像。大殿前侧为明代碑廊,镶嵌有岳飞书写的前后《出师表》石刻。祠后部分建筑主要有诸葛茅庐、野云庵、古柏亭、伴月台、宁远楼等。
  诸葛草庐,亦称诸葛庵,现今的茅庐系砖木结构,八角挑檐,外围有八角回廊,屋顶覆盖茅草。茅庐正门上悬挂郭沫若书的“诸葛草庐”匾额。
  野云庵,进深三间,门两侧砖刻“云归大汉随舒巷,门对寒流自古今”对联。其外装饰以苍松、仙鹤砖雕。躬耕亭,结构简单,形制简陋。前有两根圆木支撑亭檐,后砌以砖墙,亭内立诸葛武侯石刻像。像两边刻有“庵垂两千问魏阙吴宫安在,人居三代下比商伊周品何如”的对联。
  伴月台,高数丈,台下为老龙洞,洞门两侧石刻“自古宇庙垂名布衣有几,能使山川生色陋室何妨”对联。武侯祠右侧有清同治年间新增设的庭院,这是为纪念刘备三顾茅庐而特意修建的。庭院后面建有三顾堂,内有刘备、诸葛亮大型塑像。
  武侯祠现存大量的碑刻题记,约300余石,篆、隶、楷、草皆有。其中篆书《汉诸葛孔明旧庐指道碑萌》,隶书《草庐对》,楷书《诸葛传》,草书《出师表》等,在书法艺术一和雕刻技术上都有相当高的造诣,是研究我国书法艺术的宝贵资料。
  南阳武侯祠在唐代已名扬天下。诗人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赞美“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胡鲁《南阳》云:“孔明方此乐耕锄”,诗圣杜甫《武侯庙》云:“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诗仙李白《南都行》“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岳少保书武侯出师二表”碑刻草书,风骨神秀,洋洋洒洒,峭拔苍劲,龙飞蛇腾。岳飞在“跋”中写道:“绍兴戊午秋八月望前,过南阳,谒武侯祠,遇雨,遂宿于祠内。更深秉烛,细观壁间昔贤所赞先生文祠、诗赋及祠前石刻二表,不觉泪下如雨。是夜,竟不成眠,坐以待旦。道士献茶毕,出纸索字,挥涕走笔,不计工拙,稍舒胸中抑郁耳。岳飞并识。”
  祠内有歌颂诸葛亮历史功绩的对联:
  定三分,烧博望,出祁山,大名不朽
  气周瑜,摒司马,擒孟获,古今流传
  南阳武侯祠据说是其中影响最大之一。全国最早的武侯祠在陕西汉中的勉县,勉县武侯祠乃天下第一武侯祠。
  襄阳隆中同样有“三顾茅庐”一说,难以定论。大家可以看。
南阳武侯祠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17 01:40

南阳武侯祠建于何时,文献上没有记载,但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中已有“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诗句。看来早在唐代卧龙岗上已有诸葛草庐了。该祠元初毁于战火。元大德二年(1298年)南阳官府出资大规模重建,于延祐二年(1315年)增设孔明书院。可惜,元末明初,又焚于兵祸。至明成化年间,又将“孔明书院”恢复。以后又经弘治、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崇祯历代修缮。公元1528年,明世熄(嘉庆皇帝)特赐给南阳武侯祠“忠武”庙额与祭品。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南阳郡守罗景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整修和扩建。在这次施工中,发现前人咏卧龙岗十景石刻一块,罗景根据这块石刻,进行复原。今日武侯祠主要建筑布局,仍保持了明末清初的形式。  步入武侯词山门,迎面是大拜殿,殿中彩塑诸葛亮及其儿子诸葛瞻、孙子诸葛尚的大型泥塑像。大殿前侧为明代碑廊,镶嵌有岳飞书写的前后《出师表》石刻。祠后部分建筑主要有诸葛茅庐、野云庵、古柏亭、伴月台、宁远楼等。   诸葛草庐,亦称诸葛庵,现今的茅庐系砖木结构,八角挑檐,外围有八角回廊,屋顶覆盖茅草。茅庐正门上悬挂郭沫若书的“诸葛草庐”匾额。  野云庵,进深三间,门两侧砖刻“云归大汉随舒巷,门对寒流自古今”对联。其外装饰以苍松、仙鹤砖雕。躬耕亭,结构简单,形制简陋。前有两根圆木支撑亭檐,后砌以砖墙,亭内立诸葛武侯石刻像。像两边刻有“庵垂两千问魏阙吴宫安在,人居三代下比商伊周品何如”的对联。   伴月台,高数丈,台下为老龙洞,洞门两侧石刻“自古宇庙垂名布衣有几,能使山川生色陋室何妨”对联。武侯祠右侧有清同治年间新增设的庭院,这是为纪念刘备三顾茅庐而特意修建的。庭院后面建有三顾堂,内有刘备、诸葛亮大型塑像。  武侯祠现存大量的碑刻题记,约300余石,篆、隶、楷、草皆有。其中篆书《汉诸葛孔明旧庐指道碑萌》,隶书《草庐对》,楷书《诸葛传》,草书《出师表》等,在书法艺术一和雕刻技术上都有相当高的造诣,是研究我国书法艺术的宝贵资料。  南阳武侯祠在唐代已名扬天下。诗人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赞美“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胡鲁《南阳》云:“孔明方此乐耕锄”,诗圣杜甫《武侯庙》云:“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诗仙李白《南都行》“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岳少保书武侯出师二表”碑刻草书,风骨神秀,洋洋洒洒,峭拔苍劲,龙飞蛇腾。岳飞在“跋”中写道:“绍兴戊午秋八月望前,过南阳,谒武侯祠,遇雨,遂宿于祠内。更深秉烛,细观壁间昔贤所赞先生文祠、诗赋及祠前石刻二表,不觉泪下如雨。是夜,竟不成眠,坐以待旦。道士献茶毕,出纸索字,挥涕走笔,不计工拙,稍舒胸中抑郁耳。岳飞并识。”   祠内有歌颂诸葛亮历史功绩的对联:   定三分,烧博望,出祁山,大名不朽   气周瑜,摒司马,擒孟获,古今流传   南阳武侯祠据说是其中影响最大之一。全国最早的武侯祠在陕西汉中的勉县,勉县武侯祠乃天下第一武侯祠。   襄阳隆中同样有“三顾茅庐”一说,难以定论。大家可以看。

李慧珍小时侯为什么想当童话家
1个回答2024-02-07 11:54

因为童话里不用飞机也能飞上天

李白小时侯懂得的道理是主要事迹吗?
1个回答2024-03-28 10:22
李白小时候的故事揭示了努力的道理。
只要功夫深 铁杵磨成针。
李广为什么不能封侯
1个回答2022-09-26 09:08
冯唐易老 李广难封
侯卫东李晶生儿子在哪集
1个回答2024-05-02 04:23
第28集。根据《侯卫东官场笔记》第28集剧情得知,李晶在这一集中一共生了两个儿子。《侯卫东官场笔记》在2020年在豆瓣电影平台上映。
请列举他(南阳武侯)有关的三个成语
1个回答2024-02-13 07:01
三顾茅庐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