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语前置高中英语

状语后置的状语后置的类型
1个回答2024-08-29 02:22

状语后置有三种情况:
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分析:此句中的“于蓝”介宾短语,前者应该移到“取”的前面做状语;后者“于蓝”介宾短语应该移到“青”的前面做状语,即译为“比蓝青”。
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例: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纪》)
分析: “具告以事” ,即“以事具告” ,“以事”介宾短语做“告”的状语。
3、还有一种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
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
分析:“生乎吾前”中的“乎”就是介词“于”;“乎吾前”应该移到“生”的前面做状语。

什么叫状语后置啊
1个回答2022-10-01 22:33
如果你还在读中学(包括高中)就不需要理解,因为没必要,我当年也是这样苦恼过,考试和这个也没多大关系,只要记住是状语后置就行,简单的说就是能把后面的提到前面来,这样就足够能应付考试了,但有一天你会理解的,我就是如此!
状语后置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08-21 11:10
把状语放后面,就是状语后置。
“状语后置”是什么意思?“状语后置”的文言文有哪些?
2个回答2022-10-18 10:06
状语后置句的判别
  状语是在句子谓语之前起修饰、限制作用的成分。状语后置,顾名思义就是它已不在谓语之前,而是到了谓语之后。笔者通过比较研究发现,状语后置时通常有两个位置:一个是在谓语之后;另一个是在宾语之后,且后置的都是介宾短语。
  1.状语在谓语之后,谓语之后不再有宾语,而是有一个介宾短语。例如:(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2.状语在宾语之后,宾语之后是一个介宾短语。例如:(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2)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谏太宗十思疏》)(3)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项脊轩志》)(4)青,取之于蓝。(《劝学》)
  由以上两点可以看出:一个句子句尾如果是一个介宾短语,那它就是一个状语后置句。运用这样的方法判别状语后置句,相比较而言较为简便快捷。
什么是状语后置 关于状语后置介绍
1个回答2022-10-17 17:51
1、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副词、形容词、动词词组、介宾词组等用在谓语后面(如果谓语后面有宾语,则用在宾语后面)。

2、是单音节词的,前面无语音停顿,书面上不用逗号隔开;是多音节词或词组的,前面有语音停顿,书面上用逗号隔开。意义上对谓语起修饰限制作用,就是状语后置。
古文中 定语后置与状语后置
1个回答2023-01-13 12:51
虽董之以严刑,振(震)之以威怒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孰与君少长?——与君孰少长? 《鸿门宴》〈史记〉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荀子〉
在英语中什么是状语后置
1个回答2022-10-15 06:06
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以及全句的句子成分,叫做状语。用作状语的通常是副词,介词短语,不定式和从句等。状语一般放在被修饰的词之后或放在句尾。副词作状语时可放在被修饰的词前或句首。但有时在复杂句中不用此类方法,称作状语移位。
状态栏的意义及设置?
5个回答2022-12-22 01:57
状态栏就是你可以看到通知,这就是它的意义,在系统设置里可以进行设置,
什么是状语后置?(文言文的)
1个回答2022-10-18 12:50
把时间状语,方位状语,地点状语,放到后面去
怎样区分定语后置与状语后置求解
3个回答2023-01-19 02:18
先看定语后置。
在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的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往往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定语后置的主要类型有:1、"中心词+后置定语+者",2、"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3、中心词+而+后置定语+者,4、中心词+之+后置定语,5、中心词+数量词。
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定语"可使报秦"放在了宾语"人"之后;又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中,定语"铿然有声" 放在了宾语"石"之后;又如,"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张溥《五人墓碑记》)中,定语"能不易其志"放在了宾语"缙绅"之后;又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劝学》)中,定语"利"和"强",分别置于宾语"爪牙"和"筋骨"之后。再如,"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中,数量词定语"一双"置于了中心词"玉斗"之后。
看其是否为定语后置,可依据语法分析和其特殊标志(按类型特点)进行分析辨别。
值得注意的是,在文言文中,定语后置现象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
再看状语后置(也称为介词结构后置)。
在文言文中,状语后置是将介宾短语放在动词后面作补语,当翻译成现代汉语时,一般要把它提到动词谓语之前作状语。
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
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于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大多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中,两个"于蓝"在翻译时,要分别放在动词谓语"取"和"青"的前面作状语。
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如,"具告以事"(司马迁《鸿门宴》)中,"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动词宾语,实际就是"以事具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