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研讨课很重要。
一、共同开展研究,在教授指导下开展小组讨论,进行口头辩论和写作训练。
二、“新生研讨课”一般由大学知名教授专门为大一新生开设的小班专题讨论课程。
三、新生研讨课的目标与定位
1.教学目标
使新生体验一种全新的以探索和研究为基础、师生互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性教学的理念与模式,为后继学习打好基础。
2.课程定位
面向一年级新生开设的课。它与一般意义上课程的不同之处在于,不仅让新
生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让新生体验认知过程,强调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充分参与。
说课”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依据大纲和教材,结合有关的教学理论和师生实际,向其他教师说本单元本节课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
“评课”是参加听课的教师对执教者的讲课及说课进行客观的科学评价。说课的内容和要求教师在说课时必须说明教学设计的总体思路,具体内容及其理论,实践依据。
评说课是说课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之间在业务上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重要活动形式。听说课的专家、教师要科学地分析所听说课的内容,并给予正确的评价,这对一个说课教师的业务水平的提高、教学思想的完善、教学特色的形成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评说课主要是通过说课实况来评,评的内容有教材的处理、教学目标的设计情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择是否恰当,教学程序的安排是否合理,说课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等等。
英语听评课评语以及建议如下:
我觉得这节课很成功,它较好地体现了课程的三维目标,具体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点评:
第一大点:教学目的。这堂课的教学目的明确,教学效果好。学生在课堂上用英语表达旅游景点和名胜古迹,培养了用英语思维的能力。课文阅读教学目标如scanning、 skimming都能很好地完成。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第二大点:教学过程和方法。整堂课的教学设计符合高中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的需要,教学各环节过渡自然,从开头freetalk导入课文,通过图片启发提问到quiz测试,再到词汇paraphrase和reading阅读、dialogue对话、discussion讨论,完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
设计有层次、有深度,特别是反馈形式多样,可见该教师花费了不少心思,如小测试、词汇解释、提问、填空、对话、预测等设计有坡度,并且都是为了一一个共同的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处处体现以学生为本,如注重对学生的语言只是检测(词汇学习时注重部分学生的单词拼写能力),讨论时分为.上海组、漓江组、香港组、长城组,充分尊重学生意愿和个性差异。
几点商榷:
1、关于纠错问题, 一直是个难题,使纠还是不纠,何时纠错,我觉得教师应该把握好时机,如有几位学生都说he think,althoug..b...时,教师应该给予纠正。当然,纠错一定要巧妙,要尽量不伤害学生的积极性,但对于大错,反复的错误,应该纠正,本节课中,教师可以通过重复,不露声色地进行纠正;
2、各小组讨论的不错,作为教师应该有所评价,好的要表扬,需努力的要提出努力方向,且- 一定要对优缺点有具体的‘意见,如上海小组的亮点颇多,在小组合作、组长组织等方面教师应予以肯定推广,使评价落到实处;
3、最后环节看图介个绍中prediction可否换成学生分发纸条学生朗读,大家听,这样一举两得?我认为,课堂教学中,时间和机会可给老师也可给学生的,应优先考虑学生;
4、重点词汇和句型有些应该在黑板上写出,更加方便学生记忆,否则全部用ppt给人有蜻蜓点水之感,反而影响了学习效果。
促进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活跃;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分析例子。以下内容是我为您精心整理的听课评课意见和建议,欢迎参考!
听课评课意见和建议
1、
(1)教学设计思路清晰,知识由浅入深:谆谆诱导,创设情景:引发学生思维,
促进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活跃;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分析例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好体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2)教学过程逻辑性较强,教学思路严谨,作为一名新教师来说教学基本功较扎实;
(3)建议:
①可以给学生更充分的时间讨论,适当控制教学节奏;
②创设的例可以增加一些难度,更好训练学生的思维;
③备课要考虑多种因素,上课要灵活(遇到例,可以让学生讨论)。
2、
(1)引课能跟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发学生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2)能创设例情景,引发学生思考讨论,促进师生互动,但应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动手、动脑,训练基本技能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教学设计思路较清晰,教学目标能体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
(4)这是一节整合课,应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实现师生互动,成果分享,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在这一点上老师还应加强;
(5)较成功的一节课。
3、
(1)能利用网络优势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2)教学设计思路清晰,但实施呈现传统化,如能创设例情景,但没有引发同学讨论思维,课堂氛围不够浓厚,教学效果不佳;
(3)应注意培养学生分析资料(问题)和总结归纳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4、
(1)应教会学生如何容易处理数据,如何从数据中发现结论(规律);
(2)本节课实际上不需要利用网络教学,只需要引用多媒体课件就足矣;
(3)应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新教师的'缺点),注意控制课堂节奏、语言节奏)
(4)课堂教学方式较传统,希望年轻教师要大胆探索、大胆改革。
5、
(1)能通过创设例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能利用课件直观解决教学中的“难点”;
(3)能通过听、说、读、写训练学生学习外语的基本技能;
(4)教学思路较清晰,教学效果尚可,但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特别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讨论,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5)能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录音→录像片段)→资料库
6、
(1)能利用课前演讲及课文资源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
(2)能利用例、练习引发学生思考、发言,促进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应大胆引导学生讨论,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4)教学基本技能及教学艺术(表现力等)有待培养、提高;
(5)教学设计思路基本合理,但应从“三维目标”的实现加以完善、补充,另注意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合理运用。
7、
(1)教学基本功尚可,能利用对话,播放录音,观看录像片断、图片等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听、说、读、写);
(2)教学方式较传统化,特别是课堂的语言氛围有待改进(教师汉语较多),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环节有待加强(应让学生主动、思考、讨论),还有过早归考点内容;
(3)本节课使用了较先进的教学手段(网络教学),但效果并不比其它教学效果明显(多媒体、语音室),能否算整合课?
8、
(1)能按常规教学思路落实好听、说、读、写等技能的训练;
(2)能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有关资料,使学生直观感受学习内容;
(3)能利用网络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分析信息的能力,以及分享成果,获得成功喜悦的情感、态度,并促进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效率;
(4)建议:在现代化教学中,还应注意充分发挥教师的语言,肢体动作等情感艺术,加强师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9、
(1)本节课的一大亮点:学生主持分组抢答活动,促进生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采用激励式评价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溶入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能合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直观感受与课本内容相关的知识(“亲身”体验);
(3)教学设计能大胆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力求达到“三维”目标的要求,教学过程课堂氛围生动,活跃轻松(教师的表情亲近感)教学效果总体良好;
(4)体会:利用例贯穿于英语教学中,确实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乐趣及掌握学习英语的基本技能。
10、
(1)能合理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
(2)能拓宽课本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3)能创设思维,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发表个人观点;
(4)教学设计较传统,虽然达到培养学生听、说、读等技能,但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影响教学效果;
(5)教学的艺术性有待加强(如讲课的“激情”)。
11、
(1)教学设计思路总体上较清晰,能通过创设例情景,学生探究实验及“活动”等促进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引发学生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分析讨论数据处理,培养学生分析例的能力等以实现“三维教学目标”;
(2)教学语言需进一步简炼,节奏感需进一步增强,课堂把握能力、组织能力需进一步重炼。
12、
(1)能创设例情景,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能通过物理学史的教学,引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3)能自然介绍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并直接应用到课堂教学中;
(4)能利用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的态度,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分析数据的能力;
(5)建议:注意语速、节奏以及过渡性语言(数学的逻辑);让学生充足的时间发表意见;
(6)课堂容量较大;
(7)注意板书;
(8)小游戏→亲身体验(与实际相结合)→调查研究→研究性学习课题
13、
(1)能利用课件展示示意图、实验过程进行直观教学,较好突破教学中的一些难点;
(2)能利用点拔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知识,提高复习的效果;
(3)教学设计思路较清晰,能系统复习本节课的内容,并能与考纲中的考点紧密联系,针对性较强;
(4)建议:①板书;②引导学生做笔记;③教学节奏感的控制(“激情”);④注意答案播放时机的控制;⑤多“靠近”学生,加强交流沟通,提高教学效果。
14、
(1)授课“激情”不足,节奏感不强,导致课堂氛围不够活跃;
(2)教学方式较传统,应利用例引发同学思考、讨论,活跃同学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5、
(1)能借助多媒体播放电视片段,使学生“身临其境”为学习理解课文打开“方便之门”;
(2)能利用例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但应留较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并引发讨论、鼓励学生主动发言,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教学设计思路尚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注意通过过渡语言的把握,教学节奏的控制以及师生互动的促进来展现教学设计,以达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4)注意板书,并教会学生如何做笔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英语课听课评价评语及建议:
1、整堂课的教学设计符 合高中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的需要,教学各环节过渡自然,从开头Free talk导入课文,通过图片启发提问到Quiz测试,再到词汇Paraphrase 和Reading阅读、Dialogue对话、Discussion讨论, 完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
2、设计有层次、有深度,特别反馈形式多样,可见该教师花费了不少心思,如小测试、词汇解释、提问、空、对话、预测等设计有坡度,粗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教学目标。
3、教学方法处处体现以学生为本,如注重对学生的语言只是检测(词汇学习时注重部分学生的单词拼写能力),讨论时分 为xx组、xx组等,充分尊重学生意愿和个性差异。
4、因教师的教学设计有新意,学生始终保持良好学习心态。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我粗略统计了一下,该堂课中,学生自主活动时间达2/3左右,学习兴趣高涨,课堂气氛热烈,参与广,体现出学生乐于探索、纡参与的精神,如有一位学生自 己还准备了图片,准备补充,可谓意犹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