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屋藏娇娇

金屋藏娇的娇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2-12-16 13:21
金屋藏娇
【拼音】:jīn wū cáng jiāo
【释义】:娇:原指汉武帝刘彻的表妹陈阿娇。汉武帝幼小时喜爱阿娇,并说要让她住在金屋里。指以华丽的房屋让所爱的妻妾居住。也指取妾。
金屋藏娇中的“娇”是谁?
3个回答2022-08-27 13:45
金屋藏娇,金屋指的是甘泉宫,藏的是皇后陈阿娇,后来陈阿娇失宠,被贬入长门殿。取而代之的是皇后卫子夫住进了甘泉宫。
谁主金屋与何处金屋可藏娇哪个好看些?
1个回答2023-08-22 05:19
何处金屋可藏娇!同上
金屋藏娇什么意
1个回答2024-02-08 21:07
金屋藏娇 [jīn wū cáng jiāo]
详细释义

娇:原指汉武帝刘彻的表妹陈阿娇。汉武帝幼小时喜爱阿娇,并说要让她住在金屋里。指以华丽的房屋让所爱的妻妾居住。也指取妾。
出 处
汉·班固《汉武故事》:“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
例 句
他花钱为一个名妓赎身,在前门外西河沿买了套宅院作外宅,像是~,不务正业。
金屋藏娇的故事出自于?
1个回答2024-01-21 00:01
“金屋藏娇”典故来源于志怪小说《汉武故事》。
其核心人物有两个:一个是幼年的胶东王刘彘(即汉武帝刘彻,汉武故事称其幼名彘)。另一个是馆陶公主的女儿陈氏。汉武帝刘彻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娇”就是指陈氏,汉武帝刘彻的第一任皇后,后因骄横无子与巫蛊(巫蛊之祸,公元前130年)被废黜。陈氏正史并未留名,《汉武故事》称其小名为阿娇,今人习惯称其为陈阿娇。她的父亲是堂邑侯陈午,母亲是汉景帝刘启唯一的同母姐姐馆陶长公主刘嫖。

《汉武故事》以此史实为基础,讲述了一个青梅竹马的美好童话:馆陶长公主抱着小刘彘问:“彘儿长大了要讨媳妇吗?”小刘彘说:“要啊。”长公主于是指着左右侍女百余人问刘彻想要哪个,小刘彘都说不要。最后长公主指着自己的女儿陈阿娇问:“那阿娇好不好呢?”小刘彘就笑着回答说:“好啊!如果能娶阿娇做妻子,我就造一个金屋子给她住。”长公主非常高兴,于是数次请求景帝,终于定下了这门亲事。
金屋藏娇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4 12:07
“金屋藏娇”典故来源于志怪小说《汉武故事》。《汉武故事》以此史实为基础,讲述了一个青梅竹马的美好童话:馆陶长公主抱着小刘彘问:“彘儿长大了要讨媳妇吗?”小刘彘说:“要啊。”长公主于是指着左右侍女百余人问刘彻想要哪个,小刘彘都说不要。最后长公主指着自己的女儿陈阿娇问:“那阿娇好不好呢?”小刘彘就笑着回答说:“好啊!如果能娶阿娇做妻子,我就造一个金屋子给她住。”长公主非常高兴,于是数次请求景帝,终于定下了这门亲事。 刘彻幼名彘的说法和陈皇后小名阿娇的说法皆来自小说《汉武故事》,因为金屋藏娇的故事流传甚广,所以被很多人当成真实的历史。
金屋藏娇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1-26 17:28
最早出自志怪小说《汉武故事》记载:指汉武帝幼时说如果能娶到表姐陈阿娇做妻子,会造一个金屋子给她住。 原文:“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

“金屋藏娇”典故来源于志怪小说《汉武故事》,其核心人物有两个:一个是幼年的胶东王刘彘(即汉武帝刘彻,汉武故事称其幼名彘),另一个是馆陶公主的女儿陈氏阿娇。汉武帝刘彻在中国历史上是赫赫有名;“娇”就是指陈氏,汉武帝刘彻的第一任皇后,后因骄横无子与巫蛊被废黜。 值得注意的是,刘彻幼名彘的说法和陈皇后小名阿娇的说法皆来自小说《汉武故事》,因为金屋藏娇的故事流传甚广,所以被很多人当成真实的历史。 陈氏的父亲是堂邑侯陈午,母亲是汉景帝刘启唯一的同母姐姐馆陶长公主刘嫖,陈氏正史并未留名,《汉武故事》称其小名为阿娇,此名可能是化陈蹻(陈午和馆陶公主的第二个儿子)之名而来,因“金屋藏娇”的典故流传太广,后世习惯以“陈阿娇”称呼陈后,现在有人称陈后大名为“陈娇”,其实是穿越小说中,附身陈阿娇的女主本名。

联姻

刘彻是汉景帝当时的宠妃王夫人王娡所出,排行第十。景帝有十三个儿子,曾经的宠妃栗姬为景帝生育了皇长子--刘荣。景帝的皇后薄氏因“无子无宠”被废。由于没有嫡子,公元前153年,景帝遵照‘立长’的传统立自己已经成年的庶长子刘荣为太子,同时立聪明伶俐的小刘彻为胶东王,时年刘彻四岁。 公元前153年,被立为太子的刘荣尚未婚配,馆陶希望自己的女儿能成为皇后,就想把女儿许给太子刘荣。不料刘荣生母栗姬因厌恶馆陶屡次给景帝进献美女而拒绝这桩婚事。馆陶十分恼火。于是,又看上了“梦日入怀”而生的胶东王刘彻,刘彻的生母王娡同意了这桩婚事。 《汉武故事》以此史实为基础,讲述了一个青梅竹马的美好童话:馆陶长公主抱着小刘彘问:“彘儿长大了要讨媳妇吗?”小刘彘说:“要啊。”长公主于是指着左右侍女百余人问刘彻想要哪个,小刘彘都说不要。最后长公主指着自己的女儿陈阿娇问:“那阿娇好不好呢?”小刘彘就笑着回答说:“好啊!如果能娶阿娇做妻子,我就造一个金屋子给她住。”长公主非常高兴,于是数次请求景帝,终于定下了这门亲事。 这就是成语金屋藏娇的由来。
金屋藏娇的故事出自哪里?
1个回答2024-01-28 07:21
金屋藏娇
【解 释】娇:原指汉武帝刘彻的表姐陈氏(小名阿娇,世人又称陈阿娇或陈娇)。汉武帝幼小时喜爱阿娇,并说要让她住在金屋里。现指以华丽的房屋让所爱的妻妾居住。也指取妾。

【出 处】汉·班固《汉武故事》:“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

【典 故】汉武帝幼时,他的姑姑馆陶长公主刘嫖想把自己的女儿阿娇许配给他,便半开玩笑的去征求他的意见,童稚的刘彻当场答曰:“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馆陶长公主大悦,遂力劝汉景帝促成这了桩婚事。这就是“金屋藏娇”一词的来历。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小刘彻这次极到位的回答一方面使他从此赢得了长公主强有力的政治支持,另一方面也注定了西汉王朝未来几十年的奢靡。

但可怜的阿娇并没有等来刘彻许诺给她的“金屋”,贵为皇后的她根本无法让刘彻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元光五年(前130年),汉武帝使有司赐皇后书,以“惑于巫祝”为由夺其玺授。被废之后,陈氏迁居于她母亲刘嫖献给武帝的长门宫,一场政治婚姻结束了。几年后,阿娇郁郁而终。
类似金屋藏娇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1-30 17:54
金屋藏娇 [jīn wū cáng jiāo]
基本释义
娇:原指汉武帝刘彻的表妹陈阿娇。汉武帝幼小时喜爱阿娇,并说要让她住在金屋里。指以华丽的房屋让所爱的妻妾居住。也指取妾。
出 处
汉·班固《汉武故事》:“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
例 句
他花钱为一个名妓赎身,在前门外西河沿买了套宅院作外宅,像是~,不务正业。
典 故
汉武帝刘彻四岁时,做太子的是他的哥哥刘荣。刘彻之所以能当上太子,全靠景帝的姐姐长公主的帮助。长公主原想把自己的女儿陈阿娇许给太子刘荣,将来就是皇后。但是太子的母亲栗姬却不领情,于是长公主把目光转向了刘彻。有一次,她问刘彻愿不愿意娶阿娇做妻子,刘彻也很喜欢阿娇,见姑姑问,便大方地说:以后如果能娶阿娇做妻子,我就要亲自造一栋金屋子送给她。(“若得阿娇,必以金屋贮之。”)汉景帝见儿子有这样的气魄,也同意了这门亲事。
后来,刘彻做了皇帝也娶了阿娇,造了富丽堂皇的宫殿实践了小时候的诺言。

鸠占鹊巢 [jiū zhàn què cháo]
生词本
基本释义
斑鸠不会做窠,常强占喜鹊的窠。比喻强占别人的住屋。
贬义
出 处
《诗经·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金屋藏娇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2-27 05:44
最早出自志怪小说《汉武故事》记载:指汉武帝幼时说如果能娶到表姐陈阿娇做妻子,会造一个金屋子给她住。 原文:“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
  “金屋藏娇”典故来源于志怪小说《汉武故事》,其核心人物有两个:一个是幼年的胶东王刘彘(即汉武帝刘彻,汉武故事称其幼名彘),另一个是馆陶公主的女儿陈氏阿娇。汉武帝刘彻在中国历史上是赫赫有名;“娇”就是指陈氏,汉武帝刘彻的第一任皇后,后因骄横无子与巫蛊被废黜。   值得注意的是,刘彻幼名彘的说法和陈皇后小名阿娇的说法皆来自小说《汉武故事》,因为金屋藏娇的故歼蔽闷事流传甚广,所以被很多人当成真实的历史。   陈氏的父亲是堂邑侯陈午,母亲是汉景帝刘启唯一的同母姐姐馆陶长公主刘嫖,陈氏正史并未留名,《汉武故事》称其小名为阿娇,此名可能是化陈蹻(陈午和馆陶公主的第二个儿子)之名而来,因“金屋藏娇”的典故流传太广,后世习惯以“陈阿娇”称呼陈后,现在有人称陈后大名为“陈娇”,其实是穿越小说中,附身陈阿娇的女主本名。
  联姻
  刘彻是汉景帝当时的宠妃王夫人王娡所出,排行第十。景帝有十三个儿子,曾经的宠妃栗姬为景帝生育了皇长子——刘荣。景帝的皇后薄氏因“无子无宠”被废。由于没有嫡子,公元前153年,景帝遵照‘立长’的传统立自己已经成年的庶长子刘荣为太子,同时立聪明伶俐的小刘彻为胶东王,时年刘彻四岁。   公元前153年,被立为太子的刘荣尚未婚配,馆陶希望自己的女儿能成为皇后,并盯就想把女儿许给太子刘荣。不料刘荣生母栗姬因厌恶馆陶屡次给景帝进献美女而拒绝这桩婚事。馆陶十分恼火。于是,又看上了“梦日入怀”而生的胶东王刘彻,刘彻的生母王娡同意了这桩婚事。   《汉武故事》以此史实为基础,讲述了一个青梅竹马的美好童话:馆陶长公主抱着小刘彘问:“氏弯彘儿长大了要讨媳妇吗?”小刘彘说:“要啊。”长公主于是指着左右侍女百余人问刘彻想要哪个,小刘彘都说不要。最后长公主指着自己的女儿陈阿娇问:“那阿娇好不好呢?”小刘彘就笑着回答说:“好啊!如果能娶阿娇做妻子,我就造一个金屋子给她住。”长公主非常高兴,于是数次请求景帝,终于定下了这门亲事。   这就是成语金屋藏娇的由来。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