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语从句广东中考英语

广告翻译的现状
1个回答2024-03-11 20:32
汉英广告翻译错误分析

由于国内不少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英文广告应当如何创作,将广告随便找个懂外语的人来翻译,而不是交给专业广告公司进行策划,因此译文质量难免不高。部分广告主对外文一知半解,外行指导内行,使译文质量更加难以保证。因此有的译员在处理广告翻译时机械对译,死扣字眼,削足适履,造成各种各样的错误。本文将广告翻译中的常见错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词汇层面的错误

由于部分译员外文水平所限,眼高手低,又未能认真参考各类工具书和资源,因而出现低级错误也在所难免。下图所示是上海市某家扦脚店的招牌,其英文可谓错误百出,语法不通不说,最严重的错误在于选词错误。pare的意思是“削去”,pare off是指削去多余的部分,如较长的脚趾甲等,如果后面加上了feet,那么就是把人的脚砍掉了。有了这么令人毛骨悚然的招牌,这家店有哪个老外愿意光顾?其实扦脚在英文中的对应词汇是“pedicure”,因此考虑音义结合,不妨将该招牌改译为“Yeats’ Pedicure Service”。

“扦脚”一词在英文中可以找到对应词equivalent,因此翻译尚能“有法可依”,但翻译实践中更常见的问题是,往往很难在目的语中找到对应词来翻译原文。中英文中不少词汇并不对应,这给翻译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有的中英文词汇看似对应,实则大相径庭。下面的例句摘自“九华山佛茶”的广告语:

九华佛茶,润世清心!
Jiuhua Buddhist Tea, moistens the world and clears the heart!
广告词中的“润”取其“泽被”之意,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湿润”,因此译作“moisten”是不对的,可以考虑改为“benefit”。此外,虽然英语中“心”也同样可以表示“头脑”,但联系上下文,和clear搭配在一起,则造成“清理心血管,保心脑健康”的歧义。因此建议将该句译文改为:
Jiuhua Buddhist Tea benefits the world and refreshes the mind.

2. 句子层面的错误

词汇是语言的最基本单位,解决了词汇的对应问题,并不代表着翻译就可以万事大吉。翻译技巧主要体现在句式层面的转换。如果不能够掌握英文的规律,使用地道的语言来转换,那么即使意思准确无误,也不能够造就出色的广告译文。
下面的例句摘自某酸菜鱼调料的包装说明文字:

“XX”牌酸菜鱼佐料是我公司经不断探索,改进,反复研制而成的产品。

“XX” Brand assistant condiment for “Pickle Fish” is a product researched, improved and developed by my company.
这也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产品广告翻译,看似字字对应,无可挑剔,但细品之下会发现几处低级失误。首先,“佐料”一词的英文对应词是“condiment”,在前面加上assistant,反而画蛇添足。用“Pickle Fish”来翻译“酸菜鱼”看似完全对等,实际上外国人从“Pickle Fish”这个短语不会明白到底是什么菜,所以必须采用增译法,译为“Fish slices with pickle”。此外,“我公司”翻译成“my company”也很不高明,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建议改为“our company”或“us”。因此上述译文建议改为:
Our product, “XX” Brand condiment for “fish slices with pickle”, was developed after painstaking research and refinement.

3. 文化传播层面的错误

语言的准确流畅并不能保证广告传播的成功。由于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之间差异很大,广告的传播必须保证其文化适用性,因此真正优秀的广告应当扎根当地文化,按照“当地消费者文化定位”的策略来翻译和重构广告文本。如果无视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一味坚信“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则可能在外国受众众产生“文化休克”,使广告失去应有的劝服效果。

对于国内企业来说,由于对英文广告往往采取在汉语广告文案基础上直译的策略,因此常常造成文化失误,主要表现为文化过载,即译文中充斥着大量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词汇,令西方受众迷惑不解。其实广告翻译的重点在于说服受众,打动他们的心灵,而不是正襟危坐,向受众灌输中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下面是一个典型的文化过载的广告译文:

据《九华山志》载:公元718年(唐开元6年)新罗国国王近族金乔觉东渡入唐,访名山辗转至江南,卓锡九华山,携来茶籽,植于神光岭下,取其清芳以解坐禅之苦空……(节选自“九华佛茶”产品包装)

According to the records of “Annals of Jiuhuanshan”, A. D. 718 (Kiayuan6th in the Tang Dynasty) Xinluo Jin Qiaojue Crossed over to Tang, Visited famous mountains to Jiuhuashan, brought teaseeds to plantat at the foot of the Shenguang Mountain, took its delicate fragrance for sitting in meditation.(原英文中有数处拼写错误和大小写错误,为尊重事实,在本文中一律照原样摘录。)

普通消费者阅读广告的目的明确,更是没有耐心去研究中国文化,因而该广告文案首句不谈佛茶,而是罗列了一堆中国古代文化的术语,这些连大多数中国人看来也异常晦涩,更不用说给外国人看了,其传播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在汉英广告翻译中应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将源语中的文化因素替换为目的语中的文化因素,或干脆舍弃源语中的文化因素,以方便目的语读者领悟译文。以上文为例,建议改译为:
Jiuhua Buddhist Tea has been planted in China for as long as 1300 years. In 718 A.D., a royal monk from Korea brought the tea seeds and planted them at Jiuhua Mountain where he practiced his Buddhist meditation because the refreshing aroma of tea helped relieve his sense of desolation.

本译文舍弃了源语中的许多文化信息,从文化角度谈不上忠实,完全可以视为一种改写。它的优点在于保留了原文中最基本的文化信息,即佛茶悠久的历史和与佛教修行的联系,给西方受众带来了一股神秘的东方色彩,同时又去除了原译文中艰深晦涩的文化符号,便于西方受众理解和接受。
历史上广东第一个状元是谁?
1个回答2024-07-17 14:20
广东封开人。广东的第一个状元。幼年时他的生父病逝,遂与母亲随继父生活。由于继父的家境较富裕,他得以入学堂读书。相传莫七岁时已学会吟诗写对联,12岁时即参加科举考试并中秀才,被乡人称誉为“神童”。唐大中五年(851),17岁的莫宣卿赴京城参加廷试获中制科状元,从而成为广东历史上科举考试的第一个状元,并是始隋唐以科举取士以来年龄最小的状元。 莫宣卿考取状元后,被任为翰林书院修撰。其后他还乡省亲,因母亲不愿随其北上定居,莫遂上书朝廷请求改委他在南方任职以奉养母亲。唐文宗允准,改委他浙江台州别驾(刺史的副职)。他即奉母携眷往台州上任,但未到台州却病逝于途中。 莫宣卿的生平业迹不显,存世的诗作也仅三首半,但由于是广东历史上的第一个状元,他的传奇式事迹及影响仍在岭南文化史上占有不容忽略的地位,为后人所尊崇。
什么是“广东九大状元”
2个回答2022-07-31 15:00
张镇孙,系顺德伦教人
广西博白江宁幼儿园惨状
1个回答2024-02-18 05:37
设置不符合。有关部门该去处理一下
广西鸿哥现状
2个回答2023-11-04 07:15
正常生活没有结婚。守望十年的爱情广西鸿哥的自从认识后,阿鸿经常去学校看妹妹和小琴,小琴人生中吃到的第一个蛋糕就是阿鸿给她买的。那位大叔叫阿鸿,那位少女叫小琴,他们相识于08年,那个假期,阿鸿的妹妹带着好朋友小琴到家里来玩,就认识了阿鸿,阿鸿待小琴跟亲妹妹一样亲截止到2022年7月26日其正常生活也没有结婚。
朱广权儿子现状
3个回答2023-12-01 09:32
央视主持朱广权还没有儿子,朱广权已经43岁了至今还是不结婚不生子,对于朱广权现在来说,把时间花费在工作、自己和父母身上更有意义;不结婚,也不影响他在父母前面尽孝,他有更多的心思照顾父母。
北京崔志广现状
1个回答2024-01-18 11:08
北京崔志广现状在源也建筑空间设计工作室担任设计总逗虚禅监。崔志广,北京,从业1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山尘现任北京源也建筑誉岁空间设计工作室设计总监。
<<状元媒>>(叶广苓)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1个回答2024-02-27 05:33
大概是这样,我说的不一定准确。

作者的母亲原是南营房的丫头,一次在饽饽铺避雨偶尔遇到了他的父亲,她的父亲一眼看上了她的母亲。给他们做媒的人就是清朝最后一个状元刘春霖。

但成亲之日她母亲才发现,原帖上写的“山林之兔”变成了“蟾宫之兔”,也就是说她父亲比她母亲要大十八岁。母亲要找到刘春霖问个明白。



下一篇就是《三击掌》,写她母亲找刘春霖,最后当家的事。
关于广东四大状师
1个回答2022-04-13 21:21
呵呵,人倒的确是他们四个,不过资料正史上就不见得会有记载了
故事型广告现状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08 21:01

故事性广告的优势1、新奇夸张,吸引眼球

AIDA是广告创作的经典原则,也是消费者接受广告的心理过程。其中“A”是引起注意,具有指向和集中目标消费者的作用。没有这个基础,“激发欲望”、“促成购买”都是空谈。因此,如何吸引眼球是广告创作的首要法则。而以下原因进一步导致提升广告的“注意力”成为关键。

首先,媒介增多,广告信息被淹没,而消费者能接收的信息量是有限的,因此广告必须要有吸引力;其次,某些产品夸大宣传导致消费者信任度下降,对广告的“免疫力”增高,往往采取主观躲避的态度,除非是有价值、有诱惑力的信息。巨大的信息容量决定了广告诉求必须多视角、多层次的组合,以达到吸引眼球的目的。

2、增强广告亲和力

感性诉求比理性诉求更吸引人。故事性广告将病症危害、生活尴尬、产品效果巧妙融入到一篇或多篇小故事中,文案充满趣味性,语言生动逼真,甚至附带着具有悬念的故事情节,读广告如同看小说,有效增强了广告的亲和力。

3、激发欲望,促使行动

故事性广告通过深度把握消费者心理,再现生活情境,利用典型个案来达到共性认知的传播效果,往往能充分促动消费者购买欲望。

4、加深传播层次

故事性广告多采用新奇、幽默甚至荒诞的故事,一般采用生活情景的素描,故一定程度上能实现病毒式传播效应,不仅局限在直接受众,还能形成二次传播甚至多次传播。如很多减肥产品广告的诉求往往具有这种效果。

编辑本段故事性广告的误区误区一:隔靴搔痒

故事性广告与产品相关程度差,与产品目标消费者相关程度低,对消费者内心需求把握不准,没有最大程度的刺激到消费者的内心深处,消费者不痛不痒,效果自然不理想。

误区二:过度离奇

故事性广告采取夸张离奇性诉求是为了吸引阅读,但不能走向极端,为吸引人而吸引人的,只记得让读者看了热闹,但心中不信。故事性广告的创作必须以消费者为中心,在屋子里拍着脑袋想出各种创意、各种故事,离消费者的生活和实际越来越远,结果只能背离消费者,令人惋惜!

误区三:传播时机不当

新产品上市,广告应该以产品信息为主,短小精悍的故事性广告更适合作为整篇广告的引子,以引导消费者注意;在产品成熟期,可以采用密集型故事性广告,用3-4个故事性广告组合,实现目标人群覆盖,提炼产品核心概念和卖点,集中传播。而有的产品本末倒置,势必影响传播效果。

误区四:故事依赖症

有的产品故事性广告非常单纯,一个“故事”一用到底,始终不变。再好的故事讲得多了消费者也会听厌的。这种故事依赖症是不可取的。

误区五:损害品牌形象

部分故事性广告创作不当,引起消费者消极否定的情感反应,甚至损害了品牌形象。如对涉及死亡、痛苦、尴尬的内容,写作不慎重,一味使用明显的拙劣的离谱的夸张手法,报以嘲弄的心态和笔法,很容易引起受众的怀疑和反感。再如过度恐吓也不适宜,容易引起受众的防御心理,导致对面临的问题作出回避反映。以心脑血管病为例,最好不要采用与“死亡”相关的字眼。太强的刺激只会丧失感召力。而是应该抱着诚恳、同情、关怀的心态来与消费者建立联系。

总的来说,故事性广告还是挺受欢迎的,很有发展的前景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