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主角叫江岩

湖江岩一日游——作文
1个回答2024-03-08 11:30
穿梭在这一排排新建的高楼大厦之间,眼前不由浮现出一个幽雅、宁静的小园:声声鸟鸣,萋萋草木,清清流水,弯弯游廊,……流淌在我心间,挥之不去。



走进庄严的县委大院,左边一个精致小巧的圆拱门,这就是小园的入口,进入园内,一阵清爽的风吹来,让人无比惬意,这在夏天的傍晚让我真正体验到了“沁人心脾”的滋味。



漫步在小园中,参天、挺拔的大树遮天蔽日,大树下面绿油油的嫩草,五颜六色的小花争奇斗艳,好不热闹。四个圆石凳围着一张圆石桌,两位叔叔在那儿下棋,几个小朋友坐在游廊上分享着有趣的故事……



站在假山上,一块碧绿的“琥珀”尽收眼底,原来那是园中的小池。在小池中央,亭亭玉立着一位婀娜多姿的“美女”,呵,那是园中的凉亭。六角形的凉亭,红柱绿瓦,雕龙画凤,栩栩如生。小池的水面上生长着碧绿的浮萍,微风拂来,池面上荡开来点点涟漪,浮萍也快乐的跳起了舞。此时,一两声鸟鸣,引起了池中青蛙的共鸣,树上的知了也来凑热闹,此时的小园更加生机盎然,更加富有情趣。



坐在凉亭的石椅上,看着开阔的池面,池中的一个小岛映入眼帘,竹林青翠,菊花金黄,那儿是小花、小草的乐园,更是小鸟、小虫的天堂。时不时有小鸟的欢嬉,虫儿的低呤,一不留神,一对金丝雀便飞入云端。



走过一座石拱桥,便来到小园北端的长廊,雕花的木窗和廊沿,古朴典雅,站在长廊里望外看,小池中红鲤鱼快活地打挺,白仙鹤悠闲地单脚独立,粉莲花害羞地含苞待放……



小园是我童年的乐园,从我蹒跚学步到上幼儿园,妈妈一有空便带我来到小园,认小花小草、小虫小鸟、参天大树、依依垂柳,认池中浮萍,水中鱼儿。上小学后,每个星期六的下午,来小园呼吸新鲜空气,锻炼身体几乎是我和妈妈的必修课,那儿留下了我和妈妈的放声高歌、浅唱低呤、窃窃私语、追赶打闹、假山迷藏……
红岩江姐我想对您说
1个回答2024-01-23 21:54
1948年6月14日,由于叛徒的出卖,江姐不幸被捕,被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监狱。受尽了国民党军统特务的各种酷刑,老虎凳、吊索、带刺的钢鞭、撬杠、电刑……,甚至竹签钉进十指。特务妄想从这个年轻的女共产党员身上打开缺口,以破获重庆地下党组织。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江姐始终坚贞不屈,“你们可以打断我的手,杀我的头,要组织是没有的。”“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她关怀难友,参与领导狱中斗争,被亲切地称为“江姐”。
怎么写一篇关于湖江岩的说明文
1个回答2024-03-10 22:47
穿梭在这一排排新建的高楼大厦之间,眼前不由浮现出一个幽雅、宁静的小园:声声鸟鸣,萋萋草木,清清流水,弯弯游廊,……流淌在我心间,挥之不去.
走进湖江岩,左边一个精致小巧的圆拱门,这就是小园的入口,进入园内,一阵清爽的风吹来,让人无比惬意,这在夏天的傍晚让我真正体验到了“沁人心脾”的滋味.
漫步在小园中,参天、挺拔的大树遮天蔽日,大树下面绿油油的嫩草,五颜六色的小花争奇斗艳,好不热闹.四个圆石凳围着一张圆石桌,两位叔叔在那儿下棋,几个小朋友坐在游廊上分享着有趣的故事……
站在假山上,一块碧绿的“琥珀”尽收眼底,原来那是园中的小池.在小池中央,亭亭玉立着一位婀娜多姿的“美女”,呵,那是园中的凉亭.六角形的凉亭,红柱绿瓦,雕龙画凤,栩栩如生.小池的水面上生长着碧绿的浮萍,微风拂来,池面上荡开来点点涟漪,浮萍也快乐的跳起了舞.此时,一两声鸟鸣,引起了池中青蛙的共鸣,树上的知了也来凑热闹,此时的小园更加生机盎然,更加富有情趣.
坐在凉亭的石椅上,看着开阔的池面,池中的一个小岛映入眼帘,竹林青翠,菊花金黄,那儿是小花、小草的乐园,更是小鸟、小虫的天堂.时不时有小鸟的欢嬉,虫儿的低呤,一不留神,一对金丝雀便飞入云端.
走过一座石拱桥,便来到小园北端的长廊,雕花的木窗和廊沿,古朴典雅,站在长廊里望外看,小池中红鲤鱼快活地打挺,白仙鹤悠闲地单脚独立,粉莲花害羞地含苞待放……
小园是我童年的乐园,从我蹒跚学步到上幼儿园,妈妈一有空便带我来到小园,认小花小草、小虫小鸟、参天大树、依依垂柳,认池中浮萍,水中鱼儿.上小学后,每个星期六的下午,来小园呼吸新鲜空气,锻炼身体几乎是我和妈妈的必修课,那儿留下了我和妈妈的放声高歌、浅唱低呤、窃窃私语、追赶打闹、假山迷藏……
《红岩》中的江姐
1个回答2024-04-20 12:14
江竹筠,地下党组织内一般都称她“江姐”。1948年初,她的丈夫彭咏梧(我D川东临委委员、下川东地工委副书记)在下川东领导农民FB失败,不幸牺牲。她忍住悲痛,要求地下组织将她再派到下川东,继续从事农村FB的准备工作,不料于端午节后因上级领导叛变出卖而被捕。正忙于打内战的国民党当局为了防止后方农村FB,急于从她口中得到有关地下组织情况,对她施用了酷刑,但她任凭拷打折磨,坚不吐实,关押至1949年11月14日被杀害。
后来回忆录的作者们在创作小说《红岩》时又以她为原型塑造了仍旧称为“江姐”的“江雪琴”
红岩中余新江是怎样的人
1个回答2024-04-03 03:51
正直,勇敢,不屈
马祖岩的江西赣州马祖岩
1个回答2024-04-04 12:31

马祖岩位于江西赣州贡水东岸,因唐代高僧马祖道一曾驻锡于此而得名。宋代,马祖岩就已成为赣州著名的游览胜地了,特别是在每年的九九重阳节,来马祖岩登高的游客可谓络绎不绝。苏轼、文天祥都云游过此处并赋有诗赞。明万历年间,僧人悟学和他的徒弟本慧在佛日峰建马祖岩寺,香火始盛,延续数百年。马祖岩有宋代以来的石刻6处,现存4处,属市级文物。
现马祖岩已被开辟为森林公园,园内林木郁郁葱葱,鸟语花香,气候宜人,是一个游览的好去处。 马祖岩,因唐代道一禅师驻锡而名载史册。道一禅师(公元701-788),四川什邡县人,俗姓马,故时号马祖,唐宪宗赐谥大寂禅师。
据同治版《赣州府志》记载,道一禅师“容貌奇异,牛行虎视,引舌舐鼻,足有二轮文”。这位奇人,唐开元年间,习禅于南岳衡山,师从怀让和尚,而怀让和尚是南宗始祖惠能高足,怀让密传南宗“心印”(顿悟之学),此后,作为南宗第三代宗祖的道一禅师,先后在福建建阳县佛迹岭、江西临川、赣州水东佛日峰结庐传经。
据明嘉靖版《赣州府志》记载,唐开元二十年(732)前后,马祖率徒众自临川西里山南下,来此诛茅觅洞栖身修行。但在此时间不长,马祖即率徒迁锡于城东北龚公山。明万历年间(1573-1620)悟学和尚携徒本慧来此建寺,冠名曰:“马祖岩寺”。
水东佛日峰,不过263米,却是俯瞰赣州城的最佳处。伫立山巅,往西边望去,繁华的城市温柔地匍匐着,但见人家稠密,华舍连绵,城墙逶迤,门楼耸秀,船帆林立,贡水长流,三江如虹。在这里,远可窥孤郁的郁孤台、望阙台,近可见古天竺寺、江东庙,山上有茂林修竹、珍禽异兽,山下有村舍人家、田野阡陌,身边有清澈流泉、芬芳野花……道一禅师置身此等仙境,自然快乐如神仙。或独自面壁诵经,或率众共拜南祖,或放歌于山野,或纵情于川谷。于是,这座普通的山峰被注入了灵魂注入了故事传说,马祖移居宝华山后迅即获取了一个新名——马祖岩! 苏东坡诗
北宋孔宗翰建筑石楼(今八境台),伫立楼阁,指点虔州八景时,目光在东面凝聚许久,水东的马祖岩,马祖岩上的尘外亭(时有五亭,尘外亭、云端亭、驹岩亭、一憩亭、吸江亭)被他收入八景图画里。二十七年后,为虔州八景题咏诗文的苏东坡来到虔州,深感“前诗未道出万一”,但出于对已经过世的孔宗翰的尊重,他没有为八景再吟诗,然而,又七年后,遇赦从海南返归的东坡先生再次路经虔州时,他十步一歇地上了一回马祖岩,在尘外亭上回首往事,感慨无限。这回,面对赣州城内风景如画,想到自己年过六旬,已是老迈之人,不必太多顾忌,于是,欣然写下了《尘外亭》诗篇,这是他破例为虔州八景二度写诗的唯一一首。
楚山澹无尘,赣水清可厉。
散荣尘外游,麾手谢此世。
山高惜人力,十步辄一憩。
却立浮云端,俯视万井丽。
幽人宴坐处,龙虎为斩剃。
马驹独何疑,岂堕山鬼计。
夜垣非助我,谬敬欲其逝。
戏留一转语,千载起攘袂。
文天祥诗
在苏东坡前后,有无数文人骚客登临马祖岩,为之吟咏诗篇。其中最著名的当数南宋状元、赣州知府文天祥留下的诗篇,他数次登临马祖岩,或走上尘外亭追思苏公丰采,或借助江山遥寄文人情怀,写下了两篇传世之作:
禅关
秋风吹日上禅关,路入松花第一弯。
只愿四时烟露少,满城楼阁见青山。
尘外
半山风雨载江城,未脱人间总是尘。
中夜起看衣上月,清天如水露华新。

马祖岩的江西赣州马祖岩
1个回答2024-03-23 09:55

马祖岩位于江西赣州贡水东岸,因唐代高僧马祖道一曾驻锡于此而得名。宋代,马祖岩就已成为赣州著名的游览胜地了,特别是在每年的九九重阳节,来马祖岩登高的游客可谓络绎不绝。苏轼、文天祥都云游过此处并赋有诗赞。明万历年间,僧人悟学和他的徒弟本慧在佛日峰建马祖岩寺,香火始盛,延续数百年。马祖岩有宋代以来的石刻6处,现存4处,属市级文物。
现马祖岩已被开辟为森林公园,园内林木郁郁葱葱,鸟语花香,气候宜人,是一个游览的好去处。 马祖岩,因唐代道一禅师驻锡而名载史册。道一禅师(公元701-788),四川什邡县人,俗姓马,故时号马祖,唐宪宗赐谥大寂禅师。
据同治版《赣州府志》记载,道一禅师“容貌奇异,牛行虎视,引舌舐鼻,足有二轮文”。这位奇人,唐开元年间,习禅于南岳衡山,师从怀让和尚,而怀让和尚是南宗始祖惠能高足,怀让密传南宗“心印”(顿悟之学),此后,作为南宗第三代宗祖的道一禅师,先后在福建建阳县佛迹岭、江西临川、赣州水东佛日峰结庐传经。
据明嘉靖版《赣州府志》记载,唐开元二十年(732)前后,马祖率徒众自临川西里山南下,来此诛茅觅洞栖身修行。但在此时间不长,马祖即率徒迁锡于城东北龚公山。明万历年间(1573-1620)悟学和尚携徒本慧来此建寺,冠名曰:“马祖岩寺”。
水东佛日峰,不过263米,却是俯瞰赣州城的最佳处。伫立山巅,往西边望去,繁华的城市温柔地匍匐着,但见人家稠密,华舍连绵,城墙逶迤,门楼耸秀,船帆林立,贡水长流,三江如虹。在这里,远可窥孤郁的郁孤台、望阙台,近可见古天竺寺、江东庙,山上有茂林修竹、珍禽异兽,山下有村舍人家、田野阡陌,身边有清澈流泉、芬芳野花……道一禅师置身此等仙境,自然快乐如神仙。或独自面壁诵经,或率众共拜南祖,或放歌于山野,或纵情于川谷。于是,这座普通的山峰被注入了灵魂注入了故事传说,马祖移居宝华山后迅即获取了一个新名——马祖岩! 苏东坡诗
北宋孔宗翰建筑石楼(今八境台),伫立楼阁,指点虔州八景时,目光在东面凝聚许久,水东的马祖岩,马祖岩上的尘外亭(时有五亭,尘外亭、云端亭、驹岩亭、一憩亭、吸江亭)被他收入八景图画里。二十七年后,为虔州八景题咏诗文的苏东坡来到虔州,深感“前诗未道出万一”,但出于对已经过世的孔宗翰的尊重,他没有为八景再吟诗,然而,又七年后,遇赦从海南返归的东坡先生再次路经虔州时,他十步一歇地上了一回马祖岩,在尘外亭上回首往事,感慨无限。这回,面对赣州城内风景如画,想到自己年过六旬,已是老迈之人,不必太多顾忌,于是,欣然写下了《尘外亭》诗篇,这是他破例为虔州八景二度写诗的唯一一首。
楚山澹无尘,赣水清可厉。
散荣尘外游,麾手谢此世。
山高惜人力,十步辄一憩。
却立浮云端,俯视万井丽。
幽人宴坐处,龙虎为斩剃。
马驹独何疑,岂堕山鬼计。
夜垣非助我,谬敬欲其逝。
戏留一转语,千载起攘袂。
文天祥诗
在苏东坡前后,有无数文人骚客登临马祖岩,为之吟咏诗篇。其中最著名的当数南宋状元、赣州知府文天祥留下的诗篇,他数次登临马祖岩,或走上尘外亭追思苏公丰采,或借助江山遥寄文人情怀,写下了两篇传世之作:
禅关
秋风吹日上禅关,路入松花第一弯。
只愿四时烟露少,满城楼阁见青山。
尘外
半山风雨载江城,未脱人间总是尘。
中夜起看衣上月,清天如水露华新。

红岩江姐人物主要事迹
1个回答2024-01-22 02:23

江姐是对著名的革命烈士江竹筠的爱称,主要事迹如下:

江竹筠,1920年8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大山铺江家衡链湾的一个农民家庭。1939年入党。1943年,中共地下党彭咏梧来到重庆,需要掩护,组织指派江竹筠接受这个令她惊诧而又羞涩不已的任务———给彭咏梧做“妻子”兼助手。

1947年,在“反内战、反饥饿、反压迫”的学生运动高潮中,受中共重庆地下市委的指派,负责组织大中学校的学生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英勇斗争。

在丈夫彭咏梧的直接领导下,江姐还担任了中共重庆市委地下刊物《挺进报》的联络和组织发行工作。11948年6月14日,在丈夫牺牲后,由于叛徒的出卖,江姐不幸被捕,被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监狱。国民党军统特务用尽各种酷刑,老虎凳、吊索、带刺的钢鞭、撬杠、电刑……甚至残酷地将竹签钉进江姐的十指,妄想从这个年轻的女共产党员身上打开缺口,以破获重庆地下党组织。

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江姐始终坚贞不屈,“你们可以打断我的手,杀我的头,要组织是没有的。”“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1949年11月14日,在重庆即将解放的前夕,江姐被国民党军统特务杀害于渣滓洞监狱,为共产主义理想献出了年仅29岁的生命。

红岩江姐的精神

江姐的精神是坚定的革命信念,舍小家为大家无私奉献的精神;不畏强权,英勇不屈的牺牲精神;团结奋斗,共同抗敌的慨然担当精神,以及真挚暖人的母爱精神。

江姐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红岩江姐坚贞不屈,永不叛党,甘愿为党的事业牺牲一切,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辩信范人物”。她的英雄事迹被永远铭记在人民的心中,她的精神品质永远闪耀咐灶孙着时代的光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奋进新时代、展现新作为。

红岩江姐的事迹和精神
1个回答2024-02-04 16:16

江姐热爱党,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党。为了解放全中国,与敌人作斗争,由于叛徒告密,为救同志而被捕,深受折磨。她宁死不屈,顽强地和敌人作斗争,为解放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我们对江姐坚如钢铁的意志、宁死不屈的精神,油然而生崇敬之情,深受教育和触动。

我们一起来了解红岩江姐

江姐是政治上成熟的共产党员。她稳重精细安详深沉坚强,处处表现出纯洁的党性和对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贞。如她第一次出现在成岗家里,就表现出地下工作者机敏干练的特有风度。

在去川北的路上,她看到挂在城头的丈夫的头颅,顿时热泪盈眶,禁不住要痛苦出声。但她一想到当时的处境和新的战斗任务很快就控制了悲痛的感情,更英勇的投入了新的战斗。

被捕后,她经受了更大的考验,深受同志们的爱戴。就义前,她从容地向同志们告别,庄严地实践了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一人物是无产阶级真善美的化身。

《红岩》中江姐的主要事迹
1个回答2024-01-26 16:28
江姐是新中国成立以前的一位地下党员,1948年6月14日,江姐被捕,被关押在渣滓洞监狱。
江姐在监狱里坚贞不屈,在监狱里不管敌人用怎样的方法,她都从来不说出任何共产党的机密。
江姐在监狱中一直在和国民党做斗争,帮助监狱里的人们越狱,挽救了很多人,直到最后一刻,她还是很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