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园诗话中,袁枚提到的这两幅对联,谁的更好一些?

2023-08-22 08:01

3个回答
古人梁章钜认为二人,用意各别,皆格言也,是对二人给予同等的评价,没有更好之分
我觉袁枚提到的这两幅对联里面,第一幅是更好一些的,因为这一幅对联是更加完整一些的, 韵律也是更好的。
随园诗话中,袁枚提到的两副对联,我觉得鄂西林相公“此味易知,但须绿野秋来种;对他有愧,只恐苍生面色多。”更好一些,主要是因为鄂西林相公对联更加直白易懂,毕竟对于很多人来说,对联应该是通俗有声有色的才是。
相关问答
随园诗话 袁枚
1个回答2022-09-20 18:54
随园诗话 袁枚 飞云依岫心常在, 明月沉潭影不流。 明月有情应识我, 年年相见在他乡。
袁枚是那代诗人?他写的是所见
1个回答2022-11-16 11:20
牧童的诗意是什么
袁枚简介
1个回答2024-02-25 10:22
袁枚(1716-1797年),清代诗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苍山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袁枚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
全文
袁枚是什么人?
1个回答2024-02-27 22:25
袁枚(1716年~1797年),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1793年中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他40岁时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随园,吟咏其中。 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
全文
《所见》袁枚
1个回答2024-02-27 06:43
所见 【清】袁枚 牧童⑴骑黄牛, 歌声振⑵林樾⑶。 意欲⑷捕⑸鸣⑹蝉, 忽然闭口立。 【注释】 ⑴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⑵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⑶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全文
袁枚简介
1个回答2024-02-15 01:26
袁枚(1716-1797年),清代诗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苍山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袁枚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
全文
袁枚《所见》的意思
1个回答2024-03-08 06:17
所见 【清】 袁 枚 牧童⑴骑黄牛, 歌声振⑵林樾⑶。 意欲⑷捕⑸鸣⑹蝉, 忽然闭口立。 【注释】 ⑴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⑵ 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⑶ 林樾:指...
全文
袁枚 所见 这是一首什么诗
1个回答2024-03-11 18:53
所见 【清】 袁 枚 牧童⑴骑黄牛, 歌声振⑵林樾⑶。 意欲⑷捕⑸鸣⑹蝉, 忽然闭口立。 【注释】 ⑴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⑵ 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⑶ 林樾:指...
全文
袁枚简介
1个回答2024-03-12 05:10
袁枚(1716-1797年),清代诗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苍山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袁枚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
全文
袁枚写关于儿童的诗
1个回答2024-05-14 18:50
《所见》 清代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