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是谁说的?

2024-05-16 08:58

1个回答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或“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意思是:把人作为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得失。该句话出自《旧唐书·魏徵传》。
原文:
旧唐书·魏徵传
作者:刘昫
朝代:晋
叹曰:“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 ,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征逝,一鉴亡矣。”
译文:
译文:唐太宗叹息说:“把铜作为镜子,可使穿戴之时,端庄齐整;把历史作为镜子,可以知道历朝以来,存亡兴替;把人作为镜子,可以知道自己本身的得失,我曾经保持这三面镜子,来防止自己的过错。如今魏征已经死了,我丢失了一面镜啊。”
扩展资料: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更多的是强调唐太宗的主动性,更多的是强调本人的主观能动性,而非强调人的被动性。以铜为鉴而正衣冠,是人去照镜子,而非镜子来照我;以史为鉴而知兴替,是人去学习历史,而非历史知识主动找人。
同样道理,同样逻辑,以人为鉴而明得失,是人主动地去“以人为鉴”,主动地去明得失。前面二点是讲主动性,是讲自觉,“以人为鉴”当然更多地是强调主动性、自觉性了。
总体而言,唐太宗所强调的,更多的指向内省,更多的指向“明心见性”,更多的指向孔子的“克己复礼为之仁”,更多的指向孔子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内省也”,更多地指向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更多的指向孟子的“反求诸己”,更多的指向朱熹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相关问答
“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3-01 07:35
唐太宗的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意思是:把人作为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得失。 原文:(唐太宗)叹曰:“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 ,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
全文
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1个回答2024-04-02 14:11
就是听取别人的意见,可以看到自己的得失,要积极听取宽数陆别人的建议,意见 出自唐太宗的名毕宴言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慎顷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2-12-06 21:34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以上为全句,鉴指古代的镜子。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主要意思就是对比他人的作为和后果可以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去做!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的作者是谁
1个回答2022-11-18 02:53
原话为"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作者是李世民
以人为鉴(镜),可以知得失。可以联想到《<论语>十二章》之中的哪一句
1个回答2024-03-21 21:01
以人为鉴(镜),可以知得失。可以联想到《十二章》之中的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1个回答2023-02-15 23:41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有哪些创业失败的案例借鉴吗?
1个回答2024-03-09 20:36
太多了 你没做市场调查 就开始 把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 往上弄 肯定没有人买 再加上 电费 水费 卫生管理费 房租 等 这不就黄了 这些是主要的失败原因
整容失败到哪去鉴定
1个回答2023-01-27 02:25
您好,我正在帮您查询相关的信息,马上回复您。
尿失禁鉴定几级
1个回答2023-01-18 12:09
请问除了上述情况,您日常生活活动受限吗》?三级伤残是可以评的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