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药医有哪些人

2024-03-18 07:52

1个回答
黄帝——针灸之祖:黄帝是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领袖。现存《内经》即系托名黄帝与歧伯、雷公等讨论医学的著作。此书治疗方法多用针刺,故对针刺的记载和论述亦特别详细,对俞穴和刺阖、刺禁等记录较详。
扁鹊——脉学介导者:姓秦,名越人,战国渤海郡郑(今河北任丘)人。 太子尸厥已死,而治之复生;齐桓公未病,而知其后五日不起,名闻三下。《史记•战国策》载有他的传记病案,并推崇为脉学的倡导者。
张仲景——医圣:名机,汉末向阳郡(今河南南阳人)人。相传曾任长沙太守,当时伤寒流行,病死者很多。他的著作《伤寒杂病论》总结了汉代300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对祖国医学的发展有重大贡献。
华佗——外科之祖:又名敷,字无化,后汉末沛国(今安徽亳州)人。精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对外科尤为擅长。对“肠胃积聚”等病,饮麻沸散,须臾便如醉肠洗涤,缝腹摩膏,施行腹部手术。
葛洪——预防医学的介导者: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晋朝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著有《时后方》,书中最早记载一些传染病如天花、恙虫病症侯及诊治。“天行发斑疮”是全世界最早有关天花的记载。
孙思邈——药王:唐朝京兆华原(今陕西辉县)人,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因治愈唐太宗唐太后头痛病,宫廷要留他做御医,他扯谎采“长生不老药”献皇上,偷跑了。监视人谎报采药时摔死,太宗封孙思邈为药王。
钱乙——儿科之祖:字仲阳,北宋郓州(今山东东平)人。著《小儿药证直诀》共三卷。以脏腑病理学说立论,根据其虚实寒热而立法处方,比较系统地作出了辩证证治的范例。
宋慈——法医之祖:宋朝福建人。1247年总结宋代前法医方面的经验及他本人四任法官的心得,写成《洗冤集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文著。
李时珍——药圣:字东壁,号频湖,明朝蕲州(今湖北蕲春)人。长期上山采药,深入民间,参考历代医书800余种,经27年的艰苦,著成《本草纲目》,所载药物共1758种,被译为日、法、德、俄等国文字。
吴谦——《医宗金鉴》总修官:字文吉,清朝安徽歙县人。乾隆时为太医院院判。《医宗金鉴》是清代御制钦定的一部综合性医书,全书90卷;它是我国综合性中医医书最完善又最简要的一种。
相关问答
成语“寻医问药”是什么意思?可以说是四处“寻医问药”吗?
1个回答2024-02-15 02:50
寻医问药不是成语,它的意思是寻找医生和药物,可以说成是“四处寻医问药”。 关于医、药有关的成语 药到病除【yào dào bìng chú 】:指吃了药,病就立刻好了。 妙手回春【mià...
全文
请懂中医药理的朋友看看这个药方!
1个回答2024-02-24 10:12
中药方是由龙胆泻肝汤加凉血,泻火燥湿,清热解毒的药物所组成。可以清利湿热。治疗皮肤湿疹是可以的。但本方苦寒,吃一段时间。要停一停。服用时间过长会伤阳气。(中病即止)。
【医药典故】中药名记趣
1个回答2024-03-02 05:25
中药与四季:春砂仁、夏枯草、秋桑叶、冬葵子。 中药与气象:风茄子、云茯苓、雨伞草、雪里青、雷公藤。 中药与空间:东白芍、西青果、南贡实、北沙参、人中白。 中药与五味:酸枣...
全文
中医药物别名
1个回答2024-01-26 18:16
生百本----生黄芪、乌乃巴-----车前草、中灵草----党参。 观音草、田鸡头不知道是铅拆什悉激闹么中药的别睁罩名。
学中药学能不能当中医
1个回答2023-03-01 00:35
单杠三练习物理
求医问药的
1个回答2024-02-20 15:30
这样的情况考虑是神经衰弱的表现,多因过度劳累,情志不畅等因素诱发在治疗上建议使用安神补脑液或者七叶神安片进行治疗,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暴躁不安,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积极锻炼身体增加机体抵抗
考中医药大学要多少分
1个回答2024-02-27 05:57
你是哪里人,看你考哪里的学校,广东的话广中医只要过了一本线就可以了,不过具体还是看专业,有的专业分数会高点……我是针推的,我们班有文有理,所以,不用想太多了,最主要是你喜欢中医不和能够中正兆坚持...
全文
求关于中医中药的小说
1个回答2024-02-24 16:47
《问中医几度秋凉》中医修炼之道》功夫神医 中医天下 至纯医道 中华医仙 丹途 极品神医 医道通天
与医药有关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26 09:50
药的成语: 药到病除 药店飞龙 药笼中物 药笼中需 药石无功 药石无效 药石之言 不药而愈 毒药苦口 苦药利病 良药苦口 勿药有喜 香药脆梅 苦言...
全文
中医药方 求教
1个回答2022-10-05 04:58
我看吧,应该是治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