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点评课

2024-02-12 18:41

1个回答
  今天听了同事的《观沧海》,同事对文本的解读能力让自己佩服,对余老板块森冲式教学的思路精髓把握很透,教学铺垫丰厚,以读促教,以读促讲。老师的功底很丰厚,但课堂的推进和生成,我的感觉不是很好。

  原因何在? 我的思考:1.课自己备的好,不一定上的好,不一定学生学的好。备课本是一方面,备学生是另一个重要方面。如何备学生?让学生学会?课堂设计如何能让学生成主角?2.课堂的朗读指导不够细化,以读促教的三个训练构想不错,但落实不够到位,必须创设情景把读落实到细处、实处,如慷慨悲凉的风格、语速的缓急停留、感情的流露等。3.学生的活动训练的设计和有效落实,如读出层次从构思、思路、内容。这一活动,多数学生不知所措,而按谈春帆其展示的叙述、描写、抒情应是表达上。4.主问的设计,这里有什么?用词句概括表意不明,且出示的小结内容、写法、修辞混淆。5.互文应是本文要重点讲的知识点,却没有精讲,炼字、析句的方法也是诗词教学的重点,突现不够。6.“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比喻吗?7.课堂关注学生提问的面和自己的位置,以及课堂中二次备课的落实。8.一节课一首诗还没讲完,而且是学生学过的。该如何融入群文阅读?

    评课更多的应是关注学生而不是老师,可是余老对我们课的点评,往往只是重视了老师素养,而很少谈到学生课堂生成和效果。这是我对余老点评课,最大的困惑。这会导制我们老师往往只重视自身修练提升,而忽视了学生这一真正的主角。评课上,我更主张通过观察学生课堂的生成`收获上,去评价一节课。

    当然,自己也是眼高手低,含雹自己讲课效果也不一定比别人强。
相关问答
如何观课和评课
1个回答2023-11-20 18:56
观课议课的提出不是简单的名词的改变,而是一种理念的改变,观课与听课比较,“听”指向声音,“听”的对象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有声语言往来;是为了认识真实的课堂,听课者往往坐在后面。“观”不仅要用耳朵听,更...
全文
如何写观看《语言的魅力》课例点评
1个回答2024-02-07 05:04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它的名字叫《语言的魅力》.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一个衣衫褴褛,头发斑白,双目失明的乞丐老人站在繁华的巴黎大街上 乞讨,但没有一个人给他钱.可是,在人群中,法国诗人让.彼浩勒给...
全文
如何基于课堂观察进行听评课
1个回答2024-05-03 03:23
今天上午,原本是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课程与教学论教研室主任侯恕老师给我们2014级研究生同学上本学期最后一节学术交流与报告的课。但由于上周研究生班同学“集体逃课”(大家以为这个课上完了,便都没来...
全文
综合实践活动课怎样进行观察评课
1个回答2024-02-26 22:37
综合实践活动课,由于没有现成的教材,普遍反映不好组织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是基于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为特性的一门新课程。它的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
全文
观沧海的全文
1个回答2024-02-29 08:57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作于建安十二年秋...
全文
以观沧海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1-15 03:59
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观沧海作者听到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1-22 11:37
气势磅礴波涛怒海浪翻卷拍打碣石波涛声: 东临碣石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萧杀肃穆秋风穿丰茂草木间哗啦啦 飒飒草木交杂摇曳声音: 树木丛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水相接...
全文
出自观沧海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29 06:52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观察和表达作文教学评课稿
1个回答2024-02-11 23:40
同学,一个多么亲切而又熟悉的字眼。自从上学那天起他们便围绕在你身边,陪伴你度过生活中的每一天。不知不觉,已经升入了初中。与小学相伴六年的同学依依不舍时,身边,又多了九十个新同学,他们将陪伴我,度过初中...
全文
观沧海。
1个回答2022-06-17 18:21
若字充分形象了作者的远大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