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冻死街头,这究竟是人性的丧失还是道德的沦丧?

2024-01-07 16:03

1个回答

安徒生通过这个童话,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刻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不满,无情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和罪恶。

1845年10月,安徒生再次访问意大利。在圣诞节即将到来的时候,格洛斯顿城的朋友们再三邀请安徒生去那里过圣诞节。安徒生兴冲冲地坐上了去格洛斯顿的马车。在格洛斯顿城,他看到马路旁挂着“欢迎安徒生先生到来”的条幅,书店里摆满了他创作的童话。安徒生的马车在格洛斯顿的街道上缓缓前进,他要体会一下城市里的圣诞节气氛。然而,就在热闹的街道尽头,他看到一个中年妇女手臂上挂着一个篮子,背着个瘦弱的婴儿,有气无力地乞讨着。不远处,一个只有五岁左右的小女孩,正在卖火柴,她的手都冻僵了。可是,路过的人已经不多了,金发小女孩的火柴一根也没有卖掉。安徒生回去以后就写了《卖火柴的小女孩》。

作家细致地描写了小女孩关于温暖的火炉、肥美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和慈爱的奶奶这四个幻想片段,而这样的幻想,恰恰是当时资本主义制度下贫苦民众的难以实现其美好愿望,无法保障温饱的心理反应。而这样的幻想却有别于童话世界中那些铜头铁臂、青面撩牙、飞沙走石般的幻想式的描写,她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是当时欧洲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现实的最真切反映,人物是随处可见的,故事是随时都可以发生的。

悲剧的力量在于把美好撕破给人看,《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对一个花季少女纯洁灵魂的摧残,这个可怜的女孩连最起码的温饱都失去的一瞬间,仍然保持着对美好情境的向往,这或许就是人性的本真所在,而作家安徒生恰恰是把这个弱小生命的凄苦和悲惨命运与她对美好情境的向往与破灭叠化在一起描写的,这增强了人物形象的艺术感染力。文章这样描写到“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在幻景中看到过“温暖的大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爱的奶奶”,在幻想中和奶奶一起飞向天国去寻找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生活。作者把小女孩美丽的幻景与她面临的冷酷的现实叠化在一起描写,对罪恶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无情的鞭笞。

《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故事描述了当时冷酷的现实与女孩美妙的幻想交织的画页。文章采用对比的艺术手法,记叙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之夜冻死街头的故事,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明亮与黑暗的反差、温暖与残酷的对比,将整部作品引入一种令人心碎的凄惨境地。

相关问答
究竟是人心的泯灭还是道德的沦丧
2个回答2022-11-05 12:47
应该是 人心的泯灭
到底是道德的沦丧还是 还是道德的沦丧
1个回答2023-01-30 20:35
究竟是人性的泯灭?还是道德的沦丧?
背后究竟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泯灭
2个回答2023-02-19 22:25
一件事的不同侧面,自私。
沦丧、丧失、失范、缺失的区别
1个回答2023-02-05 16:09
沦丧:沦没丧亡 引申为死亡 没落之意 丧失:失去 失范:没有或失去社会规范 缺失:缺陷;缺点和失误
到底是人性的缺失,还是道德的沦丧
1个回答2023-02-18 16:05
道德的沦丧 很多人往往拿着某些其他的规则来约束别人,而自己缺踏破规则的底线 只有每个人都规范好自己,不要只看到他人的缺陷,而忽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否则会恶性循环
卖火柴的小女孩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怎样冻死街头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29 04:20
 一个可怜的小女孩在一个寒冷的除夕之夜,为了不遭继父的毒打,为了能卖出一根火紫,一整晚都在与寒冷和饥饿作斗争,后来衣着单薄的她在幻觉中带着对最亲爱奶奶的思念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离开了这个世界。故事的...
全文
丧葬文化中有“喜丧”,那究竟什么是喜丧?
1个回答2022-12-14 03:14
喜丧是指老人年岁很大,没有疾病和意外,人老而终,很安详没有什么牵挂和不放心,这样的丧事就属于喜丧。
成语到底玩物丧德还是玩人丧德
1个回答2024-01-27 22:26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出自《尚书·周书》。 玩人丧德指随意狎侮与戏弄他人,这是没有道德的表现。
丧失的丧的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2-05 08:36
丧失的丧的意思是:丢掉,失去。
丧偶式婚姻,丧掉的究竟是什么?
2个回答2023-02-04 08:55
丧偶丧掉了相濡以沫的爱情,丧掉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亲人,丧掉了一生相守的誓言,丧掉了彼此的互相关心和疼爱。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