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的读书小报怎么画

2023-11-23 10:09

1个回答

昆虫记的读书小报怎么画如下:

1、首先在画面左边的位置写上竖着的“昆虫记”读书卡标题,给标题画出圆形的外框,接着在画面右下角的位置画一只正在树叶上爬行的毛毛虫。

2、画出一个圆形的读书卡边框,上面加上植物藤蔓装饰,在画面的下方的位置画一些小草装饰,在边框上方添加上两只昆虫的眼镜和触角。

3、然后将读书卡边框涂成大红色,用绿色将植物涂上颜色,给边框上的眼镜涂上黑颜色。

范文一:

我从一本书上知道蜻蜓有复眼,从那以后,就一直在琢磨复眼是怎么回事。复眼,想必是好多小眼睛合成一个大眼睛。那它怎么看东西呢?是每个小眼睛都看到一个小形象,合成一个大形象?还是每个小眼睛看到形象的一部分,合成一个完整的形象?总是琢磨不出来。

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蜻蜓就有复眼,苍蝇也有,你走近蜻蜓和苍蝇,还有一段距离,它们就发现了,噌,飞了。我曾经想过,如果人长了—对复眼,还是不要!那成什么样子!

范文二:

我最喜欢的昆虫就是蜜蜂了,蜜蜂是我们最常见的—种昆虫。

蜜蜂的身上有着像老虎一样的条纹,尾巴后面还有个刺,那是它的武器,要有别人袭击他,它就会用它的武器保护自己。蜜蜂长着密密的绒毛,摸起来非常柔软,蜜蜂有六条腿,金子一样颜色的翅膀,好看极了,蜜蜂前面的翅膀比后面的翅膀大,非常奇怪。我发现蜜蜂非常勤劳,它每天都会去采蜜,我们吃的那些蜂蜜,都是蜜蜂辛勤劳作的成果。

我还发现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我亲自将20只蜜蜂放在了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然后把他们放出来,我想知道蜜蜂有没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当我回去的时候,已经有三只蜜蜂回来了,早上起床的时候,又有15只蜜蜂飞回来了,我非常的兴奋,蜜蜂真的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呀!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昆虫蜜蜂,你们喜欢吗?

范文三:

蚊子属于动物,属于昆虫纲双翅目蚊科,全球约有3000种。是一种具有刺吸式口器的纤小飞虫。动物是指由细胞结构的,自己不能通过光合作用生成有机物维持生命,通过摄食等,依靠同化作用,从其他生物获得有机物维持生命的生物。

昆虫是指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成虫通常有2对翅和6条腿,翅和足都位于胸部,身体由一系列体节构成,进一步集合成3个体段(头、胸和腹)。一对触角头上生,骨骼包在体外部,一生形态多变化,遍布全球的旺家族。

蚊子喜欢脏的东西。所以搞好卫生是减少蚊子的最佳手段。蚊子还可以传播传染病,例如感冒、肝炎之类的疾病,危害不小。

相关问答
五年级昆虫读书小报请问大家昆虫读书小报在里面要写什么内容,版面怎么设计,求帮助阿...
1个回答2024-01-29 20:28
要分成几个板块,内容新颖,介绍昆虫种类多一些,昆虫的习性,筑巢,昆虫习好,天敌什么的.排版嘛.5年级的话,要童趣一点,画一些画,加上图片,最好介绍一下一些昆虫学家和名著,小故事.孩子们会喜欢的吧.如果...
全文
关于昆虫的小报
1个回答2024-02-17 03:51
昆虫~小报~
有英文的昆虫小报吗
1个回答2024-02-20 04:30
《环境昆虫学报》--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tomology
昆虫记手抄报
1个回答2024-02-22 05:12
昆虫记手抄报
有关昆虫记的手抄报
1个回答2024-02-27 05:10
1,找一本《昆虫猛悉记》,选几个故事来抄。 2,把故事里说的昆虫画枝纯乎出来,裤仔或者上网找它们的图片打印出来贴上手抄报里。 完成
读书 昆虫记手抄报怎么做啊!
1个回答2024-01-20 17:45
《昆虫记》手抄报
1个回答2024-02-15 23:58
看了《昆虫记》后,这本书使我十分着迷,原来昆虫世界有这么多的奥秘,我知道了:凌晨,蝉是怎样脱壳;;蚂蚁是怎样去吃蚜虫的分泌物。还弄清了:蜂抓青虫不是当成自己的儿子养,而是为自己的后代安排食物…… 第...
全文
昆虫记手抄报的内容怎么写
1个回答2024-03-02 05:10
昆虫记》的手抄报上应该写些: 《昆虫记》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作品赏析 精彩摘抄 作品影响唯桥老猛 选取其中几个昆虫进行介绍 《昆虫记》(Souvenirs Entomologiques)...
全文
《昆虫记》手抄报,急~~~~~
1个回答2024-03-07 11:20
版面可以列举几个昆虫之最 。 比如: 1. 新加坡竹节虫是世界上最长的昆虫,其细长的身体长达27厘米,倘若在安静的状态下充分舒展身体的话,身长可超过40厘米. 2. 从重量来说,世界上最重的昆虫...
全文
《昆虫记》手抄报,急~~~~~
1个回答2024-03-16 00:18
版面可以列举几个昆虫之最 。 比如: 1. 新加坡竹节虫是世界上最长的昆虫,其细长的身体长达27厘米,倘若在安静的状态下充分舒展身体的话,身长可超过40厘米. 2. 从重量来说,世界...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