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上的明灯,前进中的标杆---聆听房涛院长讲座有感

2023-11-20 01:42

1个回答
2017年10月13日,我有幸又一次见到了房涛院长。能有这样的机会再一次聆听房院长的讲座,对我校的老师来说真是难得的好机会。我校老师正在高效课堂的道路上摸索着,有许多的困惑。房院长的讲座给我们以后的教学点亮了一盏明灯,树立了标杆。用我们中心校单主任的话来说:“受益匪浅都难以表达心情。”

对于这次的学习我有两大感动,四大收获。首先我感动的是我校找校长上任以来,全力给老师们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同时把专家请进来,让全校老师学习新理念和方法,给老师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让我们提升自己。其次我感动的是房院长不辞辛苦、在百忙之中来到我们这么偏远的地方,给我们传经送典。他的认真、随和、亲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午他不仅仅给我校两名授课教师的展示课做了精彩细致的点评,而且给出以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下午将近三个小时的讲座,房院长一直站着,让在场的每一位老师都敬佩不已。三个小时悄然而过,但是听得我内心汹涌澎湃,直到现在还久久不能平静。房院长给我们送来的“干货”很接地气。

以下是我的四大收获:

一、因材施教,顺学而导

因材施教,这两个词我们每位教师都很熟悉。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往往更多关注的是优等生,中等生,忽视了学困生。房院长提到:有的老师的课是老师陪着优等生玩,优等生陪着中等生玩,差生自己玩。前一段网上也传着这样一句话:老师以4G的速度讲,学神以wifi 的速度听,学霸以3G的速度记着,中等生以2G的速度干瞅着,学渣开着飞行模式。作为教师我们要享受教学中存在的差距,把学困生作为一种财富。学困生的转化才是一名教师真正的成功。

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的孩子要设定不同的学习标准。比如房院长在点评我校任红霞老师的课时说到一个环节:任红霞老师给了学生5分钟自读课文,五分钟到了,授课老师喊停时部分孩子才读到一半。房院长说:“可以给孩子更多一些时间,让优等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读两篇,学困生读一遍,这样优差都可以照顾到。“另外,房院长还提到在最后的当堂检测题中也要体现分层。让学困生只做基础题,优等生做提升题,保证优等生吃好,学困生吃饱。

房院长说道,在课堂中要以学定教,先学后教,顺学而导,贴近学生的心,走进学生的世界。老师要以学生学习的实际出发,关注他们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共性,个性问题,相机指导,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学生才是“源头活水!”只有顺学而导,才能固本培根,让学习之树根深叶茂。

二、精心预设,精彩生成

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房院长和杨敏主任在点评我校陈霞老师的课时都提到了课堂的预设和生成。我在以往的教学中也是一味的关注学生是否按照预设来思考问题,忽视了课堂的生成。房院长和杨主任的点评让我醍醐灌顶。我认识到1.精彩的生成离不开之前的精心预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因为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因此要重视预设。 2.精心的预设无法全部预知精彩的生成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精心的预设也无法预知整个课堂的全部细节。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难免会发生诸多的意外,一旦出现“不速之客”,我们要有心理准备,灵活应对,而不能一味拘泥于课前的教案,有时反而可以巧妙利用意外的“生成”,也许它将会成为我们课堂的一个预料之外的精彩之举!恰当地抓住生成的时机和资源,能够更大程度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当学生被激发起“兴奋”的学习状态,而发表精彩的观点时;当学生出现理解或误解的“错误”时;当师生互动中学生“随机” 冒出的精彩火花时;当学生表情出现“细微”的变化时;当教师设身处地地“换位”思考时,都是意外生成资源利用的大好时机。因此,我们要理性地看待“预设”和“生成”,预设要有弹性、有留白的空间,以便在目标实施中能宽容地、开放地纳入始料未及的“生成”。课堂教学因预设而有序,因生成而精彩。

三、 吃透教材、把握课标

“知乃行之始也”虽然教无定法,但无论哪种方法,都需要吃透教材,把握课标。只有对教材的充分理解和把握,才能内化于心为自己的东西,课上才能运用自如,心里有底。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学的实施必须用课标来指导。课标是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中考命题的依据。说到这一点,作为一名教师感到汗颜。在讲座的过程中,房院长抛出的几个关于课标的问题,我们老师几乎都没回答上来。《英语新课标》我曾在被迫的情况下读过几次,但是都没有真正的内化于心。这次真正的给我敲响了警钟,我必须整体的把握教材,对教材的知识结构以及每个阶段教学内容的地位及作用全面了解,理清教材要实现的阶段性目标与总体目标之间的关系,同时认认真真的研读课标,做到“课标“”教材“一起读。

四、课前六备,课后一说

教学工作时一门艺术,它不同于其它类的工作,并不是简单的机械的重复。每堂课都不一样,若不好好准备,就很难上好课。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是要求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房院长在讲座时给我们出示了一张详尽“课前六备,课后一说”的公式图。六备即:备教材、备学情、备目标、备设计、备板书、备创新、说得失。参照这个模式在以后的备课中老师们心中就有了方向和目标。

最后,房院长提出培训就是思悟的过程。听什么很重要,但听时的心态更重要!听时记录很重要,但所思、所感、所悟、生成更重要!学习就是自我享受的过程,学习就是与灵魂对话的过程。“眼界决定境界,态度决定高度,思路决定出路,实力决定魅力。”我将把这次学习内化于心,付诸行动,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与能力,在以后的教学中打造真正高效的课堂。
相关问答
参加讲座还是聆听讲座
1个回答2024-03-19 15:24
是聆听讲座。根据查询相关公开资料,讲座是和银一种教学形扮槐式,利用报告会、广播等方式进行的讲堂,聆听的厅棚友意思是说,集中精力认真地听,用聆听能表达自己参加讲座的认证和意义。
聆听幼儿专家讲座后幼儿家长怎么写聆听感想
1个回答2024-01-23 17:42
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between American students and Student’s from other countries. Some of the...
全文
标志 标记有何区别 ?另外聆听与倾听有何区别?
1个回答2024-02-19 02:29
1、标志与标记: 标志 : ①表明特征的记号:地图上有各种形式的~◇这篇作品是作者在创作上日趋成熟的~。 ②表明某种特征:这条生产线的建成投产,~着这个工厂的生产能力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也作...
全文
聆听讲座可以这样表达吗
1个回答2024-03-17 00:18
可以这样表达的。 聆听的意思:(书)(动)听:凝神~|~教诲。[近]倾听。 聆听,仔细听取。一般多用于教诲、报告、演讲、讲学、朗诵、故事等有关人的活动,也可用于具体的事物,如风声、雨声、歌声等...
全文
故事《聆听》换灯泡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7 23:45
前些日子在报纸上看到一篇征文,说因为有个40平米的卧室,实在是放什么床都嫌小,于是作者将五六平米大的水床运进了家。有一天床顶上的一个灯泡憋了,可让她犯了难,最后花几个小时将一吨水放掉,踩梯子换灯泡...
全文
聆听国学讲座您有那些收获
1个回答2024-01-29 16:58
中国古代先贤的智慧,博大精深,给我们现代人带来很多启示。特别喜欢翟鸿燊老师的讲座。主要的就是古代智慧现代化,让西方的科技来拥抱中国古代的智慧,人类才有未来。所以现在国学全球热。
聆听了本次国学讲座你有什么收获?
1个回答2024-02-24 02:01
中国古代先贤的智慧,博大精深,给我们现代人带来很多启示。主要的就是古代智慧现代化,让西方的科技来拥抱中国古代的智慧,人类才有未来。所以现在国学全球热。
聆听国学讲座的收获
1个回答2024-01-22 14:24
这个太简单了啊!你搜一下东坝幼儿国学家塾,加弟子规,就可以看到很多篇已经发表的感想了。可以借鉴哦!希望能帮到你
聆听了本次讲座您有什么收获
1个回答2024-02-18 19:43
  教授展示了一组组课堂内外的照片及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字,告诉我们,教育是做人的事业,教育只有对准人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师首先是一个教育者,其次才是一个学科老师;教育不能完全屈从于现实,...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