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太极拳名称

陈氏太极拳38式名称
1个回答2024-01-31 10:34
陈式38式太极拳拳谱如下:

1. 预备式

2. 金刚捣碓

3. 白鹤亮翅

4. 上三步

5. 斜行

6. 搂膝

7. 前蹚拗步

8. 掩手肱拳

9. 撇身拳

10. 双推手

11. 三换掌

12. 肘底捶

13. 倒卷肱

14. 退步压肘

15. 白蛇吐信

16. 闪通背

17. 前蹚拗步

18. 青龙出水

19. 击地捶

20. 二起脚

21. 护心拳

22. 前招

23. 后招

24. 右蹬一根

25. 左蹬一根

26. 玉女穿梭

27. 懒扎衣

28. 六封四闭

29. 单鞭

30. 雀地龙

31. 上步七星

32. 小擒打

33. 运手

34. 高探马

35. 双摆莲

36. 当头炮

37. 金刚捣碓

38. 收势

陈式38式太极拳拳谱系河南省温县陈家沟陈氏十九世、陈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陈小旺大师创编的。具体详见其著作《世传陈式太极拳》一书。
陈氏太极拳在发力时哼哈二气怎样用
1个回答2022-06-30 13:44
这是内劲练习
陈氏太极拳
1个回答2024-03-04 16:01
建议你去买本书,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洪均生写的很好。网上也有pdf版的
陈氏太极拳38式名称
1个回答2023-04-07 09:37
陈氏太极拳38式名称如下;
1、预备势;
2、金刚捣碓;
3、白鹤亮翅;
4、上三步 ;
5、斜行;
6、搂膝;
7、前趟拗步;
8、掩手肱拳;
9、撇身拳;
10、双推手;
11、三换掌;
12、肘底捶;
13、倒卷肱;
14、退步压肘;
15、白蛇吐信;
16、闪通背;
17、前趟拗步;
18、青龙出水;
19、击地捶;
20、二起脚;
21、护心拳;
22、前招;
23、后招;
24、右蹬一跟;
25、左蹬一跟;
26、玉女穿梭;
27、懒扎衣;
28、六封四闭;
29、单鞭;
30、雀地龙;
31、上步七星;
32、小擒打;
33、云手;
34、高探马
35、双摆莲;
36、当头炮;
37、金刚捣碓;
38、收势
杨氏陈氏太极拳故事?
1个回答2024-01-30 05:32

传说杨氏太极拳祖师杨露禅先是偷学陈氏太极拳,然后拜师于陈氏。后来把陈式太极拳作了一些改进成为杨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与杨氏太极拳哪个好?
3个回答2022-06-26 06:48
若学太极拳,还是以杨氏太极拳、武氏太极拳为主,因为---当今太极拳,始于杨露禅、武禹襄。

杨氏太极拳,“学拳自陈长兴,得拳理于赵堡”,且又得益于《王宗岳太极拳论》,即为三合一的拳法。
据说,杨露禅晚年曾将太极拳古谱抄写一式两份,杨家留得一份,另一份传给了全佑,至今保留在吴家后人手中,成为吴氏太极拳的传家宝典。这本太极拳古谱,就是《杨家老谱三十二目》。在这本老拳谱里,有六合劲之说,早就涵盖了陈鑫所写的缠丝劲。
陈家沟太极拳的陈氏成就
1个回答2024-05-01 10:10

在这期间,清道光末年(1850)兴起了太平天国起义,陈氏第十五代的陈仲莘在这当中立了大功,陈氏一族的年青人则团结一致固守村庄。这些事在《温县志》、《中州先哲传》、《怀庆府志》等地方志中都有记载。
据《盾鼻随闻录》载,陈氏一族在道光时期连十七岁的陈姓少女都会使枪,可见陈家沟练武之风很盛。
关于陈家沟何时开始练太极拳的问题,说法不一。有力的说法是陈家沟第九代陈王廷创始的,但据史料明确记载的是第十四代陈长兴(1771-1853) 开始的。
到陈长兴一代,同族陈有恒、陈有本二人发展了古传的老套路,创编了新套路,于是老套路就被称为“老架式”,新套路就被称为“新架式”。
不久,从陈有本学了新架式的陈清萍,又创编了新套路,并以陈清萍迁居的地名而称这套路为“赵堡架式”。
陈长兴传的“老架式”传给其子陈耕耘,陈耕耘传给其子陈延熙,陈延熙传给其子陈发科(1887-1957),并在北京公开教拳。
陈有本传的“新架式”传给其侄陈仲莘(1809-1871),然后广泛传给本族子女。
陈卜创拳说
陈氏第十六代陈鑫在他写的《陈氏太极拳图说》序中写到:“始祖陈卜,耕读之余,而以阴阳开合运转周身者教于孙以消化饮食之法,理根太极,故名太极拳。”
另外,陈氏第十八代陈绩甫在他写的《陈氏太极拳入门总解》一书中说:在陈家沟西十华里处有一座叫清风岭的名山,多匪,常袭击掠夺村庄,管家苦于无法逮捕。早就精通太极拳的陈卜愤然而起,从村中招募数百人,亲率他们攻入贼窟,贼遂被平。从此之后,来学拳者日多,在村中设“武学社”,从而太极拳得到了广泛开展。
对陈卜创太极拳说,考证家们持否定态度的居多。但考证家张唯中在《武坛》发表的《重振国术武艺,发扬中华文化》一文中,引用了河北省高阳县人传授长拳的李从吉先生的谈话。李说:“我虽原籍河北省,但远祖与陈氏一族一样原来都是山西省洪同县大槐树村的居民。据先祖们说,那个地方每到旧历正月在庙前举行武术大会,颇为盛大。另外,把祖传长拳的技法和姿势,与陈家沟十三势长拳和戚继光《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的三十二势的图解等一一对照起来看,连名称都大多相同。因此,可以认为所有这些都是宋太祖长拳流传下来的。”
另外,唐豪、顾留馨在《太极拳研究》中也指出:在1936年山西洪同县出版的《忠义拳图稿本》(樊一魁编)的这本书中,技法和名称都与陈家沟传下来的拳书相同。
王宗岳传给陈家说
清乾隆年(1736-1795)前后,山西省出了一个文武双全的人,名叫王宗岳。此人从黄帝和老子的书到兵书,样样皆通,还会巧妙地使枪和刀,他还写了一篇被太极拳研究家视为珍宝的《太极拳谱》。
据记载,王宗岳在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曾到过河南洛阳,并在乾隆六十年在河南开封居住过,以教书为业。王宗岳住过的洛阳和开封两地之间流着一道黄河,但和陈家沟一样都属于河南省,相距极近。
王宗岳写的《春秋刀残谱》和陈家沟传下来的《陈沟春秋刀谱》相同。另外,王宗岳写的《太极拳谱》中的“打手歌”和陈家沟传下来的“打手歌” 一节也相同。这两件事更加有力地证明王宗岳确与陈家沟有过交往。
但从另一方面看,酷爱武术的王宗岳听说陈家沟盛行练拳,也可能去陈家沟学拳,或者陈家沟原有的拳法经王宗岳加工而变得更加精巧。这些情况也是可能的。
对这个问题,中国唐豪认为是“陈家沟传给王宗岳”的,而徐哲东则认为是“王宗岳传给陈家沟”的,两人的说法正好相反。
推测王宗岳住在洛阳可能访问陈家沟,是乾隆五十五年前后的事情。而根据记有陈家沟历代先人的《陈氏家乘》和《陈氏家谱》,陈家沟在当时却早已经在传授拳法和武术,这是有录可查的。
陈王廷创始说
唐豪关于陈家太极拳的起源提出了他的看法。他认为陈家太极拳是陈家沟九世陈王廷研究了戚继光《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中收录的拳法三十二势图解以后,又吸收了道家的《黄庭经》一书中的呼吸法而创编的。
这个说法的根据如下。
第一个根据是:传到陈家沟的拳法(包括太极拳),与戚继光《拳经》中的拳法图、名称和歌诀大多完全相同。
如果说是陈卜创始了太极拳,那么陈卜是早于戚继光百数十年的人,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当然应该有所记载。
《拳经》是从当时中国著名的十六家拳法中选出优秀的拳技而编写成的,此书并非只登载一个门派的拳法。因此,陈家拳法与《拳经》相同,证明陈家是从《拳经》吸取的。
第二个根据是:陈王廷在陈家沟还留有一首长短诗,诗中还提到了造拳的事。“叹当年,披坚执锐,扫荡群寇,几次颠险。蒙恩赐,枉徒然。到如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闷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趁余闲,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
另外,《陈氏家谱》记载:“九世陈王廷,又名奏廷,明末武庠生,清初文庠生。在山东称名手,扫荡群寇千余人,陈氏拳手刀枪创始人也。”这段记载,与陈鑫在《陈氏太极拳图说》序中所说的却正好相反。

陈氏太极拳
1个回答2022-11-06 16:59
我开始跟楼主想法一样:能自学太极拳成功,而且自学了3年 包括国套路24 48, 当我遇到我师傅以后我的想法改变了 因为里面好多东西 市面上的书籍和教程不是没有提到就是咱自己看不懂,
如果您不是天赋异禀的话还是放弃自学吧 找个师傅吧 自学太难了 而且会走很多弯路 错路
陈氏太极拳谁打的最好
1个回答2022-12-04 18:23
如果你想学拳架打的漂亮的话我建议你学陈正雷的,想学发力技击的话,那你就学陈小旺的,这都是被公认的,想学陈氏太极拳第一步要先学好老架一路,这是陈氏太极拳的最基础拳架,必须要学好,也是目前很流行的套路。
陈氏太极拳正宗传人有哪些?
1个回答2023-08-18 19:01
张亚飞是第几代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