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故事大全:类似李白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2023-11-10 06:19

有哪些?
2个回答
仓颉造字的故事

--------------------------------------------------------------------------------
05/11/2005/13:57 华夏经纬网

一位搞文字研究的学者,告诉我这样一个故事。他说,仓颉先生太伟大了。他造的象形字几千年来涵义不变,古人和平人一看都能理解,就“好”字而言,男子和女子不仅相好,其中包含阴阳,异性相吸,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的哲理。你看“喜”字造得多绝妙!从古到今,男女谈情说爱,除过拥抱,下来就是口对口,亲热一番。现代叫作接吻。仓颉先生大概根据这个象形原理,才造出了“喜”字。至于其他的就更多了,如二口为“吕”,三口为“品”,四口为“器”,三石为“磊”,二山为“出”,二人为“从”,三人为“众”,二木为“林”,三木为“森”,二火为“炎”,三金为“鑫”等。有一幅组字对联更为绝妙:

白水“泉”边女子“好”少女更“妙”
山石“岩”下古木“枯”此木为“柴”

可是,后世人却说仓颉造了千万个象形字,却把两个字造错了。这便是“出”和“重”,理由是两座山叠起为“重”,从推理上讲,似乎还有些道理,岂不知最早的象形“出”字,并没有造错。规范后的“出”字只是后世人一种想象推理而言。

黄帝时期开始把贝壳作为商品交换的“钱”使用。后来发现金属最贵重,因而就把金银作为货币商品换钱使用。岂不知仓颉在造“钱”字费了多少心血!仓颉认为“钱”是国家的命根,必须严加看护,同时还要手持兵器看守。对抢劫金钱的人定要杀头。所以,仓颉在钱字右边造了两个“戈”(古代兵器)字,这便是繁写的“钱”字。他告诫人们不要贪钱财,更不要见利忘义,发不义之财,小心杀头。对于‘利”和“名”两个字造法,仓颉更加严格。他说,成熟了的禾苗,必须用刀去收割。为了保护禾苗,防止他人偷窃,必须手持铜刀看护。“利”字就这样造出来了。对于“名”字,仓颉认为一个人奋斗一生,待到有成果时,已经年老体弱,或者说已是久阳西下了。这时,一定要注意保持晚节。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一定要记住“祸从口出”这句话。所以,仓颉就把“夕”和“口”字连在一起造了个“名”字。从此以后,有人就靠出名得了利,发了财;有人为了出名,不惜一切代价,采用一切不正当手段,结果丢了官,坐了牢杀了头。所谓“名扬四海”,“名声大振”,“名不虚传”,“名利双收”“臭名远扬”,“名不副实”等都是为了一个“名”字,落了个这样和那样的下场。

尽管仓颉老先生为中华民族造了那么多的字,有一个字把仓颉难住了。这就是“够”“够”两个字。天下什么东西有个够(够)呢?仓颉若思冥想很长时间,伤脑筋没有想出来。仓颉只好去请教黄帝。黄帝想了想说:“民用五材(金木水火土),再多都不够,唯有多余的话,多余文章,哪怕是半句就够人呛!”仓颉一听恍然大悟,就把“够”和“够”两个字都留下。

唐代诗人李白曾在一首诗中说到“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体现了黄帝思想。到了清朝,康熙皇帝在纂编“康熙字典”时,把‘够’和‘够’字一并收入字典内作为通用。沿续至今。
年轻的鲁班告别了家乡,千里迢迢来到终南山学艺。弯弯曲曲的小道有千把条,这样没有吓倒鲁班,他凭着毅力走出了山道。
他到了一个破屋前,断定了这就是老师傅的房间。坐下来耐心的等。太阳下山,老先生醒来。问了他几个做木匠的基本问题,鲁班靠着本领轻松的答对了。老师傅收了他做徒弟。
可鲁班的艰辛才刚刚开始,他把门后已长满锈的斧子、刨子、凿子依依不停的
磨,磨了七天七夜,一件件都磨的闪闪发亮。随后,鲁班把自己磨的斧子去伐一棵参天大树,然后砍成一个光滑大柁,用凿子在大柁上凿了两千多个眼,鲁班足足干了十二白天,十二个黑夜。把成果让师傅看,师傅连声叫好。
师傅看鲁班这样的好学,诚恳。就带领鲁班来到西屋。原来西屋满是精致的模型,鲁班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手艺学好,于是认真的研究起模型来。往后,鲁班茶不思,饭不想。时时刻刻不放下手中的模型。三年后,鲁班把所有的手艺都学会了。
他拿起了自己磨的刨子、凿子和斧子,告别了师傅,下了山。永向人们奉献出精致的木材。
而鲁班在人们心中建起了深厚的位置,鲁班学艺便成了后人磨练自己的目标。
相关问答
中国民间故事大全:类似李白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01 22:43
年轻的鲁班告别了家乡,千里迢迢来到终南山学艺。弯弯曲曲的小道有千把条,这样没有吓倒鲁班,他凭着毅力走出了山道。 他到了一个破屋前,断定了这就是老师傅的房间。坐下来耐心的等。太阳下山,老先生醒来。问...
全文
李白“铁杵磨成针”的故事是真实发生的吗?
1个回答2024-01-26 16:28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朝时期伟大的诗人,素有“诗仙”之称。他在文学上有着很高的成就,为后人留下了很多优秀的诗篇。他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有一个关于李白幼年读书的故事流传至今,那就是“...
全文
李白铁杵磨针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3 14:30
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她正在那里磨一根铁棒,李白感到奇怪,于是就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老妇人说:“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李白...
全文
李白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5-02 10:50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间相传李太白在山中读书,还没有读完,就丢下课本走了。过了小溪,看见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铁杵,李白便问,老婆婆回答:“我想要做针。”李白明白了从中的意思,就回到了山上完成学业。老婆婆...
全文
李白铁杵磨成针的故事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1-18 18:12
李白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铁杵磨成针 李白是唐代的大诗人,但是小时候读书并不用功。 有一天,他的书读到一半,就不耐烦了:“ 这么厚一本书,什么时候才能读完啊! ”于是他干脆不读了,把书一扔就溜出去玩...
全文
李白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8 09:29
李白小时读书不用功,打算辍学。有一天,在路上碰见一位老大娘磨铁棒,说要把它磨成针。李白因受感动,从此发奋学习,终于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成语是铁杵磨成针还是铁杵磨针?
1个回答2024-01-25 22:27
铁杵磨成针才是正确的
诗仙李白青年时期的故事,除了铁杵磨成针还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1-25 21:30
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她正在那里磨一根铁棒,李白感到奇怪,于是就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老妇人说:“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李白...
全文
中国民间故事铁杵磨成针100缩写?
1个回答2024-01-26 17:03
相传,李白从小不爱学习,有一天又逃课,看见路边观音变化成老奶奶在用铁杵磨针,最后受到启发,成了大诗人
<<铁杵磨针》
1个回答2022-05-21 05:47
有一天,李白偷偷地逃出学堂去玩。他走到小溪边,看到有位婆婆拿着大铁杵在磨。李白觉得很奇怪,就走上前问:“老婆婆,您在干什么呀?”老婆婆说:“我要把这个铁杵磨成针。”李白说:“这么粗的铁杵能磨成针吗?”...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