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进

2022-08-12 22:56

2022-08-13 03:06
嗯,我一般是定时发信息问一下,不用太多,隔一天一次
更多回答
很高兴,又见到了一个心理学的同行。也愿意回答你遇到的问题,因为正如你所说,很多咨询师遇到了和你一样的问题。

你遇到的问题,在心理学上,称为“反移情”。它和“移情”是一个互相呼应的概念。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在心理咨询和治疗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移情”与“反移情”的反应。“移情”指来访者把咨询师当成了过去经验中的某个人,比如,潜意识的将咨询师认同为自己的“父亲”或“母亲”。而“反移情”则是咨询师将来访者潜意识的当作了生命中的某个人。

“移情”和“反移情”多是潜意识过程,因此,自己往往无法体察,但可以通过过度关心、厌恶、依恋等行为表现出来。

我注意到,你在描述自己的困惑时,用了这样描述:在工作之外对你的来访者“挂念”,挂念这个词显然表明,你发生了“反移情”反应。

一般认为,“反移情”会阻碍你的咨询的中立性,会对咨询造成不良的影响。但这只是一般的认识。其实,和“移情”一样,“反移情”不可避免,咨询师也是感情的动物,而且,咨询师也有很多未能很好成长起来的心理情结。所以,只要你具备对“反移情”的体察(比如,你对这种“挂念”的体察,而且你主动寻求解释和帮助,就是很好的做法),有时候,“反移情”会帮助咨询师更好的理解来访者。它会变成一种十分珍贵的资源。

总之,在心理咨询和治疗中,来访者大都有难以排遣的复杂情绪和变幻莫测的情感。因此,心理师必须要投入一定的感情(这是我说“反移情”很难避免的原因之一)。但感情的投入要适当,要有度,既不能无情,也不能多情,更不能痴情(处理好自己的“反移情”),如果技术娴熟,心智成熟,还可以把反移情当作一种珍贵的咨询资源,可以帮助你理解你的来访者(因为,你至少可以根据“我为什么把来访者当作了那个TA来挂念?”,当你可以回答自己的问题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来访者和TA身上的相似处,这是否可以帮助你了解来访者呢?而且,你在这个过程中,也获得了成长)

以上,算做交流。
技巧是外在的东西,内在的东西是你的爱心,内外结合才能解决问题,佛家讲放下,能否放下你的爱心,放下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