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科普读物适合的阅读方法

2024-02-14 14:16

2024-02-14 15:35

阅读科普读物适合的阅读方法有检视法、钩元法、摘抄法、比较法。

(1)检视法。检视法,即有系统的略读和粗读,以把握整本书的框架结构,了解整本书在谈什么;同时了解作家生平事迹、成书缘由、作品地位,产生阅读期待,推动进一步细读。

(2)钩元法。韩愈读书,“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元”。这里说的“元”,即作品的精微、精要之处。阅读科普作品,需要提取文中重要的科学信息,概括被介绍对象的相关知识。阅读《昆虫记》时,需要在阅读每一篇文章时,勾画圈点出所介绍的昆虫的外形特征、食性、婚习、繁衍和死亡等关键词、句,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3)摘抄法。培根说“笔记使人准确”,所以阅读好书需要做摘抄。《昆虫记》行文活泼,常用拟人手法、比喻修辞等表现昆虫世界。

在作者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蚂蚁是“乞丐”,蝉是“勤苦的生产者”;蜣螂(屎壳郎)有百折不挠的精神。阅读时,对描写精彩传神的妙词佳句勾画、摘抄并加以赏析,能汲取语言精粹,提升语言素养。

(4)比较法。王云五在《读书十四法》中讲,比较是“就同一书之各种版本比较其内容,或就同类书若干比较其主张、叙述或文体等”,是读书方法“最有效者之一”。《昆虫记》是法布尔的文集,既可以确定一个或多个“议题”,如“偏见”“爱情”“忠诚”“奉献”等。

选择书中几篇文章集中阅读,进行比较归纳;也可以以写作对象、艺术手法为比较对象,选择属于同类文体的《所罗门王的指环》这部科普作品来进行比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