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个战例解释古代的军事思想

2024-01-06 13:35

2024-01-06 15:20
越灭吴的笠泽之战 越军吴军隔河对峙 通常情况下这种布局对于攻方非常不利 往往变成守方半渡而击或者双方长时间对峙的局面 当时双方的兵力对比 吴军略强于越军 所有部队平均分配为左中右三路 越军的战术是把主力部队集中在中央 两翼派出小股部队绕道从上下游偷渡 在吴军两侧突然出现 吴军认定遭到越军两面夹攻 立即将左右两军调开前去救火 越军大部队趁机强渡 吴军的中军崩溃 左右两军随即败退 这一经典战例运用了在总兵力弱于敌方的前提下 诱使敌人分兵 局部集中优势兵力打击对方要害的战术思想 符合孙子兵法中“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的论述
更多回答
围魏救赵是中国古代的一个著名战例,它体现了古代的军事思想。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赵国被魏国围攻,赵国王请求齐国的帮助,齐国派遣田忌和孙膑前去救援。
在这个战例中,孙膑的军事思想得到了充分体现。他主张“避实击虚”,即在攻击敌人时,避开敌人的强点,打击其弱点。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孙膑采用了“围魏救赵”的策略。他建议田忌率领军队进攻魏国的首都,以迫使魏国撤回对赵国的围攻,从而救援赵国。
这个战例中还体现了孙膑的另一个军事思想,即“速战速决”。他认为,在战争中,必须迅速采取行动,以快制胜,避免久攻不下,使敌人有机可乘。在围魏救赵的战例中,孙膑迅速率领齐国军队前往魏国首都,没有给魏国留下太多反应的时间,从而实现了“速战速决”的目标。
总之,围魏救赵这个战例充分体现了古代的军事思想,包括“避实击虚”、“围魏救赵”和“速战速决”。这些思想对于现代战争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