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只有博爱和怜悯众人,而对亲人和身边爱我的人确没有那份小爱之心?想从心理角度大家给点分析

2023-01-11 11:17

2023-01-11 14:02
第一我们不知道身边的人对待自己是什么态度,会不会包容我们的指责,所以交流的时候会小心翼翼,会带上耐心,谨慎,友好,礼貌……而亲人,我们早已经熟悉对方,所谓有恃无恐,难免少了几分耐心。
第二我们太了解身边的人了。因为亲人在一起的时间较长,就容易产生一些交往中的“思维惯性”和“远近之别”,应该说除了刻意训练过自己,去转变思维方式的人以外,这种差别心本来就是普遍存在的。比如:你对孩子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等期待心理(一般人都有),那么自然要苛刻一些,对别人的孩子不会有这种心理,自然就宽容一点儿……都是正常的……
更多回答

这是一种心理感受。就是所谓的那种容易产生【恻隐之心】。
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非常不少。
对亲人和身边人总是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发生了的,都好像是应该发生的,所以,在尽情享受亲人和身边人的爱的时候,并没有去过多思考,也不会在心理上产生强烈感受。
但是,当看到外界那些与己无关的人和事,却非常容易动情,用一个调侃的词语来形容,那就是“情感泛滥”,也就是特别容易产生“恻隐之心”。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但是,太容易产生“恻隐之心”,就变成了“情感泛滥”。
因此,应该努力矫正这种心理,学会控制情感、珍惜情感,对亲人和身边人多一些关注。

大多数人都有一个问题,就是越是亲近的人,越是无任何收敛!说话直接,做事直接,有情绪也是直接表现出来!这是因为你觉得在他们身边你可以放松自我!他们也不会怪你!久而久之就成了这样的习惯!

在外界心理就不一样了,做事也好,情绪发泄也好,你首先想到的是面子问题,再是想该不该做,内心深处会有一个短暂的分析,所以,为人处世上,就能够表现的很好!

建议和家人说话想发生冲突时,静呆三秒,想想该怎么做!这样你就会慢慢调整过来,对家人也会一样好了(●°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