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发光的萤火虫,为什么反而畏惧光源呢?

2022-12-18 20:15

2022-12-19 01:07

萤火虫是尾部能够发出荧光的昆虫,又名流萤、夜光等,在探寻他为什么畏惧光源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萤火虫为何能够发出荧光以及它发出荧光的目的是什么。

萤火虫发光的原理

萤火虫体内有特殊的发光细胞,在这种专门发光的细胞中有两类化学物质——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在发光时,荧光素在荧光酶的催化下消耗ATP并与氧气发生反应,形成激发态的氧化荧光素,同时产生光子,这种光子是氧化荧光素从激发态回到基态时释放出来的,它就是我们看到的荧光了。萤火虫体内的这一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大约有95%是光能,产生热量很少,因此萤火虫并不会被反应热灼伤。

萤火虫发光的意义

萤火虫发光具有很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大多数萤火虫只有雄虫能发光,对于这类萤火虫来说,特殊的荧光是它们吸引雌虫的工具,他们通过释放闪光来完成求偶行为从而繁殖后代。有少部分的萤火虫种类中的雌虫也可以发光,这类雌虫会模拟其他种类的雌虫发出的荧光信号吸引雄虫进而将其捕食。萤火虫发出的荧光还具有警戒功能,当周边环境危险时,萤火虫会变换闪光提醒同伴有危险。

萤火虫的负趋光性

萤火虫是一种昼伏夜出的昆虫,这类昆虫都喜欢躲在黑暗处,不易被天敌发现,从而能够更好的生存下来,这就是他们害怕光源的原因之一。通过萤火虫发光的意义,我们知道发光的重要目的是为了繁殖后代,在黑暗的环境中才容易被异性看到自己,如果在光线充足的地方,自身的荧光会被覆盖不易被发现,难以完成求偶行为。

综上分析可以知道,虽然萤火虫能够自己发光,但是为了躲避天敌以及繁殖后代,萤火虫会躲避光源,乐于在黑暗的环境下生存。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