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冠疫情危机-看中国经济

从新冠疫情危机-看中国经济

薛治林
4440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并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张军老师,著名作家、电视主持人梁文道先生《从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看全球与中国经济的前景》学习体会新冠疫情全球肆虐,对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与此同时沙特、俄罗斯进行的原油价格战,成为压倒金融市场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一系列黑天鹅事件使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加接近一场全球性的经济大衰退。美联储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也未能有效的减缓金融市场的恐慌,全球高度分散的产业链体系模式在这次危机中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1998年、2008年不同,中国已经告别了高速增长的阶段,政治上的对抗也使得之前中美两国联手应对危机的模式难以再次出现,世界经济体系的发展趋势也会因为这次疫情而重塑。张军老师说到的几个点,令我印象十分深刻:第一,这一次经济危机主要的矛盾在于劳动生产率一直在低位徘徊,经济增长率其实是由信贷的增长所带动,久而久之埋下了隐患。第二,我们已经来到大萧条的时代。中国经济第一季度将会负增长,中国政府当前最要紧的是要稳就业,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根本不需要谈到GDP的增长目标。第三,大家对经济全球化的未来越来越悲观。中国应吸取2008年应对危机4万亿带来的教训,这一次的危机不要搞大水漫灌。而要推行结构性改革,释放巨大的改革红利,包括新基建、户籍制度改革,几个作为经济增长引擎的城市群。这个由新冠肺炎蔓延全球造成了这个危机,他可能只是一个导火索,但是被他点燃的这个危机可能很早以来,就已经充满了各种易燃的气体或者液体,只是等待一条火柴去把它点燃燃爆而已。危机的爆发早有苗头是过去特别是2008年以来畸形的经济发展结构:美国的这个情况很有代表性的,代表了过去10年来就是2008的金融危机以来的全球发达经济体的一些经济的走势,美国就业情况一直都不错,直到现在为止,然后呢,我们仔细看就会发现现在其实每个劳动力的产出其实并没有提高,也就是说虽然就业市场不错,虽然GDP稳健增长,但是生产率在过去10年没有太大的变化,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了其实是整个劳动力的生产出并没有提高,那么这种情况下,他所谓的GDP的增长大部分是不实在的,是存在泡沫的!对于个人来讲,我们究竟如何才能够不浪费这样的一次危机呢?第一吸取教训。曾经看过桥水对冲基金掌门人达利欧的《经济机器是怎么运作的》这么一个科普视频,视频的最后呢,提到了三个建议,其中的一个建议就是说,要让自己的收入水平不要超过生产率增长的水平。这一点乍一看是很难理解的,事实上美国的情况充分诠释了这个严重的后果——一旦你用的是信贷投放的增长来推动经济的增长,过分的情况就会产生危机,从而把过去几年十几年的经济发展成果毁于一旦。第二保全自己。2019年的时候呢,我听到有一个说法,就是说2019年是过去10年最差的一年,但很可能是未来10年最好的一年。2020年新年伊始,这样的一个断言就得到了验证,疫情的大规模的爆发,金融市场不断的下挫,都让人感觉到这样的转变来的太猛太激烈,太让人难受了。就业是国家最大的问题,也是关系普通人关系一个普通家庭的生死存亡。如果你不是从厦门就直接进入体制内这种旱涝保收的生活环境的话,你会充分的感受到“不知道明天的饭食在哪里”的惊慌失措。第三抓住机会。危机危机,危中当然有机会,但是这个机会是在你能成功的保全自己之后,才能够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的事情,所以要摆在最后来讲。机会在哪里呢?如果你是想创业,你必须得注意到新的风口;如果是就业,你也必须得发现新的朝阳行业究竟在哪里;如果是企业,目前要做的就是要争取活下去,扶持政策要用足,高确定性的机会才要去把握;如果是政府部门,那么一定要反过来想,现在在一个大萧条的时代,在一个就业是头等大事的年代,所有的政策目标都应该有所调整,围绕稳就业促进就业,来作为考虑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