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味苏州评弹白蛇传


01.《首善城奇案》内容简介:首善城的夏季某个夜里,倒夜香的两名百姓无意中发现守城的官军全部悄无声息的被切成了碎块,案发后,正好京城来的六善门丁门的首座丁一还在城里,于是他自然而然就接手了这个案件。调查中,又发现城外唱梨花戏的戏班子也全员死...


减脂美味,老少咸宜。既想吃得美味,又怕发胖?不想让孩子吃得重口味,可是不知道做什么?老人肠胃不好,吃不了太油腻?蒸菜,既保留了食物的原汁原味,又尽可能的减少营养的流失。少油低脂肪,健康又美味。好菜好汤好饭一锅出,让家人轻松吃好一日三餐。

最近有点忙,挺长时间没有更新了,抱歉抱歉。之前有听友私信说希望听到蒋老的长篇曲目,所以这次挑选了这部由绝代双档“蒋月泉、朱慧珍”演播的长篇评弹《白蛇传》共12回。白蛇传的故事家喻户晓,不介绍了,大家好好欣赏吧。

小琪老师:定居西班牙多年的西语高级女神,有着丰富的西语交流和教学经验。深入浅出地讲解西语语法,能够帮助大家从根本上理解西语逻辑。另在公众号"西国娘子"中分享其西国的精彩故事。

来听听小学孩子自己写的好文,共同来提升写作能力吧!

更多内容,欢迎加v小如泰语

《子不语》的书名本于《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后来作者发现元人说部有同名者,遂改为《新齐谐》,本于《庄子·逍遥游》:“齐谐者,志怪者也”。元人说部之同名书早已失传,故后人仍多沿用《子不语》之名。它仿照六朝志怪小说及《聊斋志异》...

中篇评弹《大生堂》由陈灵犀、蒋月泉根据杨仁麟口述长篇弹词《白蛇传》中的一节整理、改编。自1960年首演以来,多次复排,深受观众欢迎,是上海评弹团的经典保留剧目之一。许仙为了库银一案,从杭城发配到苏州,由大生堂老板王永昌将他保出,并收留在店中...

本专辑所有文本来自本人公众号“伍玖散人”发布的原创文章,不涉及他人版权问题。仅以此答谢关注本人的五万六千余网友们。

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的总称,是以苏州方言为基础的传统曲艺说唱形式。发源于苏州,兴盛在上海,流行于江、浙、沪一带。2006年,国务院将苏州评弹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弹舞台布置简约,一屏风配以“一桌二椅”就形成了舞台表演...


苏州话,苏州评弹

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的总称,是采用吴语徒口讲说表演的传统曲艺说书戏剧形式。它产生并流行于苏州,以及江、浙、沪一带。


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的总称,是采用吴语徒口讲说表演的传统曲艺说书戏剧形式。它产生并流行于苏州,以及江、浙、沪一带,用苏州方言演唱。评弹的历史悠久,清乾隆时期已颇流行。最著名的艺人有王周士,他曾为乾隆皇帝演唱过。嘉庆、道光年间有陈遇乾、毛菖佩、俞秀山、陆瑞廷四大名家。咸丰、同治年间又有马如飞、赵湘舟、王石泉等,之后名家流派纷呈,使苏州评弹艺术历经200余年至今不衰。2006年,苏州评弹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增项目名录。 2008年及...



人说江南是中国风骨和柔情代表,是易碎的玻璃。说到江南,便想到吴侬软语,才子佳人。小桥、流水、吴侬软语,穿旗袍抱着琵琶的姑娘坐在青石板的路上低吟浅唱,亦或是身姿曼妙的女子举着油伞漫步在寂静的弄堂中。不紧不慢,不慌不忙,一切都是那么安静,却又那么美好。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官。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一起来听那诉说着江南风情的吴侬软语吧!

重温经典,听原汁原味的西游记,看慈悲为怀的唐三藏,个性张扬的孙悟空,懒惰狡黠的猪八戒,憨厚朴实的沙和尚,任劳任怨的白龙马,如何历经磨难,取得真经,修成正果。

曹啸君(1916-- 2007)著名弹词演员。江苏苏州人。20余岁从弹词艺人曹啸英学说《玉蜻蜒》、《白蛇传》,后又从朱琴香学唱《描金凤》、《双金锭》。建国后加入苏州市新评弹实验工作团,后转入苏州市人民评弹团。1961年调人江苏省曲艺团,曾任副团长。198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