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与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成书于公元501~502年间(即: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的文学理论专著。全书共10卷,50...


《文心雕龙》是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文学理论著作,成书于南朝齐和帝中兴元年至二年(501—502)间。《文心雕龙》共十卷,五十篇,分上下两编,各二十五篇,包括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四个部分。


国学经典


《文心雕龙》是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文学理论著作,成书于南朝齐和帝中兴元年至二年(501—502)间。 《文心雕龙》共十卷,五十篇,分上下两编,各二十五篇,包括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四个部分。总论含上编的《原道》至《辨骚》五篇,明确提...

《文心雕龙》古代文学论著。南朝梁刘勰撰。书写成于齐末,共十卷五十篇,分上、下编。书中对前代文学作了全面总结,系统论述了文学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肯定了文学创作中的发展变化现象,强调了文学与政治、社会的关系。它使中国古代的文学批评理论进入到系...

《文心雕龙》共十卷,五十篇,分上下两编,各二十五篇。全书用骈文撰写,各篇末均缀四言八句“赞”一首。除最末的第五十篇《序志》为全书序例,自述撰著动机、宗旨及全书结构外,其余四十九篇分论“文用”,即作文的宏观、微观诸问题,以合《周易·系辞上...

《文心雕龙》是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文学理论著作,成书于南朝齐和帝中兴元年至二年(501—502)间。[1]《文心雕龙》共十卷,五十篇,分上下两编,各二十五篇,包括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四个部分。总论含上编的《原道》至《辨骚》五篇,明确提...

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基本结构性关系,便是沟通。 沟通大致可以划分为语音性沟通和文字性沟通和身体语言沟通——文字性沟通的基本工具当然主要就是文章。文章当然要有文章的写作章法——研究文章写作之章法的这门学问,人们称之为文章学。《文心雕龙》是当之...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xié)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汉族文学理论专著。全书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兼采道家,认为道是文学的本源,圣人是文人学习的楷模,“经书”是文章的典范。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xié)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成书于公元501~502年(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间。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篇》)的文学理论专著。 刘勰《文心雕龙》的命名来自于黄老道家环渊的著作《琴》。其解《序志》云:"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昔涓子(环渊)《琴心》,王孙巧心,心哉美矣,故用之焉。"全书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

《古文观止》是历代汉民族散文总集。清代吴楚材与侄子吴调侯编选,二人均饱览经典,皆不宜仕途而埋没民间,都长期从事私塾教学,因合编《古文观止》而留名后世。 《古文观止》一书,共12卷,收录上自先秦、下至明末文章222篇,以散文为主,间收骈文。所收...

古文观止是清代康熙年间,吴楚才五调侯叔侄二人选编的一部古代散文集古文观止边定于康熙33年1694年,共12卷一年的围巾。作家伟伟按照从古到今的顺序排列选录制春秋战国志明没2000多年间的名作222片,基本上反映了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脉络与特点,体现了中国...


《古文观止》按时代顺序和作家作品编排,共分12卷,集作品222篇,骈文、散文俱有,以散文为主。既有洋洋洒洒的长篇,也有简短精致的短篇。记史叙事,抒情写景,咏物明志,表彰信札,诸体皆备,全是历来为人们喜爱的名篇。这部书的出现,为后世的古文学习者...

《古文观止》是清代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选定的古代散文选本。该书是清朝康熙年间选编的一部供学塾使用的文学读本,此书是为学生编的教材,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正式镌版印刷。《古文观止》收自东周至明代的文章222篇,全书12卷,以收...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古文观止》是清代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选定的古代散文选本。该书是清朝康熙年间选编的一部供学塾使用的文学读本,此书是为学生编的教材,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正式镌版印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