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家训古文观止

《朱子家训》又名《治家格言》,是明末清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柏庐所著。《朱子家训》是以家庭道德为主,阐明修身治家之道,是家教名著。全文共524字。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如勤俭持家,邻里和睦,“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等,为历代...

国学启蒙经典

《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朱子家训》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它以“修身”、“齐家”为宗旨,集儒家做人处世方法之大成,思想植根深厚,含义博大精深。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比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自问世以来流传甚广,被历代士大夫尊为“治家之经”,清至民国年间一度成为童蒙必读课本之一

《朱子家训》,由明末清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柏庐所著,虽仅五百余字,却字字珠玑,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经典之作。 它以儒家思想为内核,集修身、齐家智慧之大成 ,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如“黎明即起,洒扫庭除”“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到为人处世...



朱子家训的“教条”在今天是否依然适用,我们一起讨论!《朱子家训》,作者朱用纯(1627 ~ 1698 年),字致一,号柏庐,明末清初江苏昆山县人,著名理学家、教育家。

《朱子家训》,又名《治家格言》,是朱柏庐所著的启蒙教材,创作于清朝,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作品。它全篇仅524字,以“修身”“齐家”为宗旨,集儒家做人处世方法之大成,思想植根深厚,含义博大精深,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

古文观止是清代康熙年间,吴楚才五调侯叔侄二人选编的一部古代散文集古文观止边定于康熙33年1694年,共12卷一年的围巾。作家伟伟按照从古到今的顺序排列选录制春秋战国志明没2000多年间的名作222片,基本上反映了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脉络与特点,体现了中国...


古文美好、智慧、丰富、博大,欲深入传统文化,古文是必须的工具。而《古文观止》则是古文中的精华。 欲查找相关文字请关注我的个人微信公众号“keziguxianglai”

喜欢古文观止,一篇一篇的朗读,把222篇录好成集,兴趣使然


《古文观止》是清康熙年间吴楚材、吴调侯叔侄课业授徒时编选的一部范文读本。选文篇幅适中,难度适当,评注简明扼要,精辟恰当,历来为人们学习古文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入门读物。

古文观止成书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由吴楚材、吴调侯编选而成,“观止”二字出自《左传》,意为读了这些尽美尽善的文章,别的文章就用不着去读了,该书上起先秦下迄明代,所选200余篇千古名作,广收博采,内容涉及历史,哲学,文学,政治,宗教,艺术...






《古文观止》是历代汉民族散文总集。清代吴楚材与侄子吴调侯编选,二人均饱览经典,皆不宜仕途而埋没民间,都长期从事私塾教学,因合编《古文观止》而留名后世。 《古文观止》一书,共12卷,收录上自先秦、下至明末文章222篇,以散文为主,间收骈文。所收...

《古文观止》是清朝康熙年间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吴楚材、吴调侯叔侄两人所编选并加以评说,编选 的目的是“正蒙养而裨后学”,即帮助青少年掌握古代的文言散文。问世几百年以来,一直作为启蒙教本流传城乡,雅俗共赏,在帮助读者掌握文言散文方面的确起了巨大作用。现代文学大师巴金,回顾一生创作道路时,多次坦诚地说,《古文观止》中的文章实在是终身难忘之启蒙导师。他在《谈我的散文》中说:“我后来写了二十本散文,跟这个启蒙先生很有关系。”“像《桃花源记》《祭十二郎文》《赤壁赋》《报刘一丈书》等等。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能慢慢地体会到它们的好处,也就能慢慢地摸索到文章的调子。”现代语言学大师王力在《怎样学习古代汉语》中说:“学习古代汉语,我看要多读些好文章。可以读读《古文观止》。”

心灵的回响,光阴的力量

如果问哪一本书,我阅读的遍数最多,当然是《古文观止》,小时候,每诵读一遍,就记上一笔,平均每篇文章记满了三个“正”字,也就是诵读15遍,但其实远远不够,故录此专辑,时时温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