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为什么我们经常吃苦头:听不见 听不懂 听不明白

13.为什么我们经常吃苦头:听不见 听不懂 听不明白

00:00
09:20

13.为什么我们经常吃苦头:听不见 听不懂听不明白

好好说话,好好听话,就是改变命运。

你好,这里是学诚法师的人生精进系列精读。

 

听话,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形容一个人比较乖巧、懂事;另一种是听别人讲话。好好听话,也有这样两层意思,一种是表达一个人谦虚,爱学习,尊敬师长;另一种是表达能听得进去别人讲的话。

看起来很简单的一个能力,但事实上,很多人理解得并不够深刻,也并不能真正做到。生活中虚心学习、谦冲自牧是一个人进步和成长的重要素质,也是幸福人生的重要能力。但是,这样的素质也是要靠训练和培养的,那就要学习如何做才能够听得进去别人的讲话。

 

好好听话的次第可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是要听得见。如果一个人心里总是装着自己的想法,急于表达,那么,别人讲什么,有可能只能听个大概,甚至很多意思都听不见,因为自己的心已经被自己的想法塞得满满的。

一位主持人在节目中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你长大后想要当什么呀?”

小朋友答:“嗯……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

主持人又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

小朋友想了想:“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

主持人疑问道:“为什么你要这么做?”

当在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孩子的眼泪夺眶而出:“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

听完孩子的回答,主持人的眼睛也湿润了。

其实,孩子的悲悯之心,远非我们成人的心所能度量。

听话的艺术,一是听话不要听一半;二是不要把自己的意思投射到别人所说的话上,就是不要先入为主。否则,就会失去获得真相的机会。

 

其次是要听得懂。就是对方讲的话,字面的意思要能听明白,知道人家要表达什么,在说什么。

2009 年 4 月,我请时任北京市仁爱慈善基金会秘书长的林先生开设“龙泉之声倾听热线”,专门接听内心苦闷者的倾诉电话。在这个热线里,志愿者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倾听,有的接听员一次会接听来电者长达几个小时的电话倾诉。

志愿者们发现,倾听可以帮助别人缓解痛苦和压力;也发现,很多时候讲道理根本无济于事,因为对方道理都懂、都了解。当然,在倾听中,适时地劝慰一两句也很必要;但更多时候,还是要靠倾听。

有一位打来倾听热线的来电者向志愿者倾诉了自己的难言之隐,这个隐私一般人都很难接受。幸亏志愿者接受过倾听的训练,否则,按照社会大众的道德标准,接听者会难以忍受这样的信息,如果处理不当,就会让倾诉者因暴露隐私再次受到伤害,而继续一错再错。

倾听热线的志愿者,首先考虑的是要缓解来电者的痛苦,以免他有过激的行为,之后才能谈到引导他走出误区。

对志愿者来说,首先必须放弃自己的标准,主动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但这只是在对方最痛苦的那一刻所采取的方法,并不代表自己会一直同意他的做法。因为只有先让对方听得进去他人的劝导,才有可能帮助他走出困境。

放下自己,完全站在对方的角度,才有能力认真倾听别人的心声,去理解、去接纳,即使只有片刻。只要长时间地去练习,我们就会越来越接近对方,才能真正地帮到对方。

换个角度,当我们遇到生命的困境时,我们也希望遇到愿意倾听自己心声的人,愿意理解自己的人。

 

最后是要听得明白。不仅要听得懂字面上的意思,也要听得懂字面背后的意趣——依义不依语。这实际上是指听话时心要静,心很平静、很清净,就听得见、听得懂,能够真正地纳法于心。

有一只羊、一头牛、一头猪,看到主人来了,羊很不高兴,扭头就走;牛也很不高兴,扭头就走;猪则狂吼着疯跑。羊和牛很奇怪,问猪:“我们都不喜欢主人,他来了,不高兴就差不多了,何必发疯一样地跑,还这么狂吼。”

猪对羊说:“主人来找你,只是要你的毛,你当然只是不高兴一下了。”又对牛说:“主人来找你,只是要你的奶,你当然也只是不高兴一下了。可是,主人来找我,是要我的命,我当然要发疯了。”

我们在生活中,听别人的话,往往只听语言本身,基本上没有能力去听语言背后的因缘。而且,每个人的表达能力千差万别,表达习惯也都不一样,再夹杂着烦恼,基本上就掩盖了所要表达的真相,误解就这样产生了。

我们对别人的性格、能力、教育背景等因缘不了解,就很不容易真正去了解一个人、去理解一个人,那么就无法听懂他真正要表达的话,所以人们都会觉得自己很孤独,缺少知己。

即便是在一起生活的亲人,因为不善于或者不愿意去了解对方,也很难真正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或者说自己没有能力和意识去了解别人,只能被别人的语言蒙蔽,被激怒、被误导,更谈不上去帮助别人了。

所以,最有效的沟通不是相互间表达了什么,倾听了什么,而是理解。一个人这样表达,一定有其原因;那样表达,肯定有其道理。

能这样看问题,就能更快拨开语言的迷雾,找到问题的症结与解决方法。同时,自己的内心也能不被语言的假象牵制。

 

这三个阶段,是好好听话的次第,看似简单,但是,真正要掌握,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如果我们总是紧抓着自己内心的某个东西,死死不放,这时候我们要想听进别人的话就非常困难,就要吃很多的苦头。

类似的问题,我们生活中并不鲜见。放下自己先入为主的见解和想法,按照听得见、听得懂、听得明白这样的次第好好听话,才有机会更好地解决自己的问题。

 

真正听得进去别人说话,其实是要我们空出心来,如此才能精准地接收到对方所要传递的信息,才能更好地修正自己原有的认知,扩大自己的心量。

内心如果经常这样自我训练,我们就有可能获得别人更多的帮助。所以,懂得了如何好好听话的智慧,就好比掌握了一把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

 

以上就是今天所讲内容,最后我们再来梳理总结一下:

1. 听话的艺术,一是听话不要听一半;二是不要把自己的意思投射到别人所说的话上,就是不要先入为主。

2. 放下自己,完全站在对方的角度,才有能力认真倾听别人的心声,去理解、去接纳。

3. 我们在生活中,听别人的话,往往只听语言本身,基本上没有能力去听语言背后的因缘。

 

愿今天的内容能为你人生精进的路上多一份加持,我们下次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我是旭东M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