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七十二候中存在的问题

05 七十二*******

00:00
13:22

七十二候中存在的问题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您好!我是宋英杰,欢迎您收听《宋英杰讲二十四节气》。


前面有一讲,提到了72候的本意,是想用物候的方式,在时间尺度上更精确、也更细腻,使24节气成为工笔画。但72候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比如说很多物候现象跟5天一候的这种段落划分并不吻合;比如说尽管国家疆域在变化,各个朝代的气候在变化,但72候的候应,并没有与时俱进地进行本地化和当代化的修订。这是共性问题。


那么这一讲,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72候一部分候应的具体的个性化问题。

创立72候的本意,理想很丰满,希望能够成为24节气的升级版,至少是物候范畴的高清版本,来提升24节气在物候方面的指示功能、指导作用。

而且,72候当中,也确实设立了一大批具有观赏性、代表性和规律性的候应。

中国的七十二候

比如惊蛰节气的桃始华、仓庚鸣,就是桃花开放、黄鹂鸣唱;比如白露节气的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就是大雁来了,小燕子走了,不迁飞的那些候鸟们开始忙活着积攒过冬的食物。比如小满节气的苦菜秀,青黄不接的时候,人们特别留意野菜。比如小满的麦秋至,古人说于时虽夏,于麦则秋,就是对于我们来说这是夏天,但对于麦子来说已经是秋天了。原来小满三候的候应是小暑至,是说天气稍微有点热了。后来才改为麦秋至,从而更体现出人们对于主要粮食作物的重视。


这些物候,第一符合观赏性,具有视觉或者意境的美感;第二符合代表性,很常见、不生僻,低头不见抬头见;第三符合规律性,非常守时,不会随便地迟到早退。


但是,除了这些经典的候应之外,以现代人的视角,有相当一部分的候应存在问题。把这些梳理一下,基本上可以归纳为四大类的问题。


第一类,是难以观测型的。


比如立春二候的蛰虫始振,是说在地下冬眠的小动物醒了或者半梦半醒,抻抻懒腰、伸伸翅膀,但是还赖着不起床。比如冬至一候的蚯蚓结,是说冬至的时候,在地下冬眠的蚯蚓身体弯曲得缩成一团,这是隆冬季节起始时段的物候标识。虽然说,这些情节的画面感都很有趣,但冰冻三尺的季节,怎么来进行常态化的观测呢?


比如处暑二候的天地始肃,是说天地的表情开始变得严肃了。从夏长到秋收,天地对万物的态度由慈到严,从仁慈到严酷。天地始肃,这是一个很感性的标准,怎么才能设立一个量化的观测指标来衡量天地的表情变得严肃了呢?从意会到言传,从文学层面要转化到科学层面,似乎很难用什么样的公式计算天地的表情。

立春起

立冬起

比如小雪二候的天气上升、地气下降。这是古人对于气候原理的一种认知方式。为什么夏天雨水多呢,是因为上面的天气下降、下面的地气上升,双方很友好,两种气交织在一起,风云际会,于是雨水丰沛。为什么冬天雨水少了,是因为上面的天气向上升,下面的地气向下降,它们俩谁也不理谁,处于冷战状态,都没心思联手生产雨雪了。


但是,用什么量化的方式来衡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呢?


再比如大寒二候的征鸟厉疾。是说隆冬时节像鹰隼这样猛禽在捕食的时候会显得格外凶猛。但凶猛还是不凶猛,是它的肢体语言带给人的一种综合感觉,只能用模糊化的感性标准。这就如同跳水比赛、体操比赛,具有印象分的属性。


第二大类,是存在争议型的。


比如冬至二候的麋角解。套用明代学者高濂的句式,叫做说者多家,皆无明据,就是说的人很多,可是大家都没有提供明确的证据。


再比如大雪三候的荔挺出。荔枝的荔,但肯定不是荔枝。那到底是什么呢?

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两三种答案,当然主流的意见,所谓荔,是指马薤(xiè)。那马薤又是什么呢?是根可以做刷子的植物。


当然,24节气的72候当中,历来争议最大的,是立夏一候的蝼蝈鸣。到底什么是蝼蝈,历来众说纷纭。有说是蝼蛄的,有说是蝼蛄和蝈蝈的,也有说是青蛙的。节气当中的一则候应,一直是物候考据学者们的兵家必争之地,经学家们为此引经据典、费尽笔墨。我在阅读相关古籍的时候,多次读到一些诗书传家的学者带着浓重的火药味儿去驳斥与之意见相左的其他学者。我个人的意见,倾向于是青蛙,这也更符合其时令物候的代表性。


但这一项历久弥新的争议,也说明:一个始终没有形成共识的节气候应,是难以承担物候范畴的标识作用的。物候是拿来看的,是观察的;候应是拿来用的,不是用来考据的。


第三个问题,是原来常见的物种变得罕见了。


从前鹿特别常见,所以有鹿死谁手、逐鹿中原这样的成语,所以湿漉漉这个词里有鹿,形容鹿淌水过河的时候弄湿了身体;尘土的尘,繁体字(塵)是指鹿在奔跑时掀起的尘土。但是现在就不能用鹿作为日常的物候标识了。


比如芒种二候的鵙()始鸣,伯劳鸟开始啼叫;芒种三候的反舌无声,百舌鸟开始沉默了。再比如大雪一候鶡鴠(hé dàn,亦作鹖旦)不鸣,名叫鶡鴠的这种鸟也不出声了。但不同的节气典籍中,关于鶡鴠的称谓,就有四五种之多。但到底是什么鸟儿呢?有的字典干脆一种解释:鶡鴠,一种鸟。像这种罕见到只能在字典里见到的名字,怎么能继续担任节气的物候标识呢?


第四大类,是认识上的谬误。


像雨水一候的獭祭鱼、霜降一候的豺乃祭兽,说动物祭祀猎物,我们都可以把它当作是古人开的玩笑而已,暂且放在一边。而像惊蛰三候鹰化为鸠,清明三候田鼠化为鴽(),大暑一候腐草为萤,寒露二候雀入大水为蛤(),立冬三候雉入大水为蜃,都属于认识上的谬误。


是说早春时节,老鹰就变成了布谷鸟;阳春时节,老鼠就变成了鹌鹑;盛夏时节,天气湿热,草腐烂了,于是就变成了萤火虫;而到了深秋和初冬时节,望来望去,怎么看不见鸟类呢?到海边一看,很多贝壳,颜色和纹理跟鸟特别相似。哦,原来鸟类都变成了贝类。


将这些古人臆断的物候,继续作为节气的候应,只是出于尊重节气候应的文化属性,而并非出于科学层面的认同。


当然,我们愿意换一种思维方式去解读:古人或许也并非这样想,这可能不是古人的真实看法,而只是一种善良且浪漫的愿望,只是一种朴素的生命运化观。就是每一种生命,都没有消亡。在这个时节你看不见它,只是因为它变换了另一种存在的方式而已。夏天想飞的时候,有翅,能高飞于天;秋天想藏的时候,有壳,可深藏于海。


虽然72候当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但能够基本称职的节气候应依然占到了总数的2/3。况且,有些候应的问题是因为气候和环境变化所导致的物种分布状况的变化,只是时过境迁,不再适用而已。而且,我们不能苛责古人,古人对于物候现象的一些认知局限,也体现了人类对于物候规律和物候原理这个领域的认知路径和认知进程。


72候,毕竟是人们以设立物候标识的方式对24节气进行精细化标注的一种非常智慧的尝试,希望每一个节气都具有物化的画面感。尽管这些被正史确立的72候应从科学的角度来审视并非完美无瑕,但是它所创立的理念,却给民间更本土、更契合农事的物候记录,提供了一种模式和范本。使24节气的民间应用始终围绕着物候观测这条主线。从这个意义上说,72候,可以被看作是24节气的文化路标。


好,今天的内容就讲到这里。这一讲,我们一起分类梳理了24节气的72候候应当中所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有物候观测的可操作性问题,有物候标识的争议,以及一些认知上的谬误。但这一切,并不会影响到它带给我们的文化亲近感。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瑕疵_xg

    学中医的听这个能更加顺应天时的因人制宜,说得非常好,相比一些明星高价却全水货的课,好太多。用心之深,可见一斑。

  • 晓星姐姐

    宋老师真的是懂得太多了,不仅仅是专业知识,而且对于节气、物候的谚语、民俗、诗词字画都了解得很多。让我感觉到这不应该是一个主持人应该写得出来的,完全是一位气象、文学专家。膜拜!最重要的是,这样好的声音内容,竟然配上图文,而且没有任何收费。宋老师是有大爱的专家。感谢,感动,回头一定让我的学生听一听。

    听友412453883 回复 @晓星姐姐:

  • 迷迭香2

    真没有想到节气中有那么多的大学问!老师的讲解诙谐幽默,深入浅出,非常实用哦

  • 若即若离若相惜_to

    不是古人说的错,而是今人理解的不恰当,变化不是真的物体上的变。麻雀变老鹰,不是物种上的变化而是先后登场的意思;腐草为萤不是腐烂的草变成萤火虫,而是指腐烂的草木滋生小虫子,萤火虫从腐烂的草中生长出来。这就跟动物死亡腐烂生蛆是一个道理,物质的一种物化反应。

  • 一切_6x

    爷们,讲的太好了

  • 信阳张百万

    我的左眼怎么又出血了?距离上次不到2个月,是不是该去看医生了?

  • 食痴

    讲的真好!

  • 珠峰wei

    有改进版的72候吗

    气象先生宋英杰 回复 @珠峰wei: 没有,汉代之后就没再变。所以二十四节气如果要与时俱进,就要当代化和本地化。

  • 会讲故事的苹果梨

    气候里面学问大

  • 听友201491751

    老师说的很细致,我喜欢听。

您访问的内容已下架,将为您查找相关内容
5秒后将为您自动跳转
立即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