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会中办提案”,为民办实事就要快字当头 | 新京报快评

政协“会中办提案”,为民办实事就要快字当头 | 新京报快评

00:00
03:47

关注北京两会系列评论

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1月20日上午开幕。据新京报报道,此次市政协会议期间,将首次组织开展“会中办提案”,通过办理协商活动凝聚各界共识。这成为本次大会的一大亮点。

都知道,过去在政协全体会议期间,委员提案办理形成了一个固定机制:经过审查立案的提案,将根据提案的内容和有关单位的职责分工确定承办单位,再由承办单位进行办理并答复。委员提案从审查立案到交接承办,通常需要一定的布置协调周期,这也从客观上延长了委员提案的落实进度。

而“会中办提案”,将以往提案通过后的诸多协调统筹环节前置,会上提、会上办、集中办,快字当头,品质为上,大大提高了民生热点议题的办结效率,回应了公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据了解,本次政协会议期间,在首次组织的“会中办提案”环节,将对推进《北京市居民集中供热暂停和恢复供热指导意见》更好落实的提案,以及关于支持社会化托育机构转普惠的提案进行集中协商办理。关切基本民生,秉持问题导向,彰显了政协委员履职尽责、为民办实事的责任担当。

“会中办提案”,是市政协近年来强化提案工作机制效率提升的又一次创新。2021年,北京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上曾透露,将出台平时提案工作导则,激励和支持委员提出平时提案,推进提案征集工作常态化。这对政协委员履职尽责、及时建言献策提供了更便利的制度通道。

而自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以来,市政协还通过多种形式推动提案工作提质增效。今年的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指出,北京市政协聚焦接诉即办“每月一题”民主监督重点任务,围绕公交线路站点优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管理等群众反映的高频难点民生问题,高质量举办五期“市民对话一把手·提案办理面对面”全媒体直播访谈节目。这些举措,推动了提案办理工作从“答复型”向“落实型”转变。

政协委员的提案关涉“国之大者”、体现民之关切,举凡普惠托育、居家养老、城市治理、营商环境优化等内容,都与民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休戚相关。让委员提案尽快交接办理,让民众实实在在感受到善政落地的效果,从根本上体现着“两会”制度的人民底色。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发表“2.26”重要讲话,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10周年,政协委员聚焦民生、高效履职,对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期待“会中办提案”成为常态化设置,稳稳地托起民生期待。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