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三十三[33.7] 以本为精,以物为粗

天下第三十三[33.7] 以本为精,以物为粗

00:00
04:57
原文:
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与神明居。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关尹、老聃闻其风而说之。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以濡(rú) 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关尹曰:“在己无居,形物自著。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芴乎若亡,寂乎若清,同焉者和,得焉者失。未尝先人而常随人。”老聃曰:“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人皆取先,已独取后,曰受天下之垢。人皆取实,己独取虚,无藏也故有余,岿(kūi) 然而有余。其行身也,徐而不费,无为也而笑巧;人皆求福,已独曲全,日苟免于咎。以深为根,以约为纪,曰坚则毁矣,锐则挫矣。常宽容于物,不削于人,可谓至极。关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
译文:
认为本源是精微的,认为物体是粗疏的,认为有所积存是不足的,安然独自与神明共处。古代的道术有着重这一方面的,关尹、老聃听说这种风气就爱好。用“常、无、有”建立起学说,以“太一”为主导原则,表面上要做到柔弱谦下,实质上要保持空虚状态,不去伤害万物。关尹说:“自己没有成见,事物自行彰显。动时如同流水,静时如同镜子,应答如同回声。恍惚如同无物,寂静如同清虚,混同可以和谐,获得即是失去。不曾与人争先,却常走在人后。”老聃说:“知道如何争强,却持守着柔弱,宁愿作为天下的河床;知道如何显扬,却持守着耻辱,宁愿作为天下的山谷。”别人都要争先,他却独自居后,说宁愿承受天下的诟辱。别人都求实际,他却独取虚无,没有敛藏所以会有余,独立世间而绰绰有余。他立身行事,徐缓而不费力,无所作为而嘲笑智巧;别人都谋取福祉,他独自曲折不全,说但求避免祸害。以深藏为根本,以俭约为守则,说坚硬的会被毁坏,锐利的会受挫折。常宽待万物,不责难别人,这可以说是最高境界。像关尹、老聃这样的人,是古代博大的真人啊!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