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小雪又至,万物冬藏!层林尽染的时节去哪里赏红叶,有哪些御冬养生的汤品呢?

【节气】小雪又至,万物冬藏!层林尽染的时节去哪里赏红叶,有哪些御冬养生的汤品呢?

00:00
11:45

迎来了一年中的第二十个节气:小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雨下而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意思就是指天气变得越来越冷,降水形式就由雨变成了雪。虽然上海的最高气温达到了23度,但今年下半年的第二轮寒潮天气已经发货!

当然,广袤的中国大地上,气候多样,各个地区的气温和降水情况各有不同。一般来说,黄河中下游地区,多数地方的初雪就在小雪节气左右,而华南多数地区却“小雪节气不见雪”。但气温是实打实地在一步步下降,各地都渐渐显示着冬季来了,人们需要不断加衣、戴帽来御寒。

古时小雪有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三候闭塞成冬。此时,雨水在低温下变成冰雪,彩虹不再出现;阳气上升、阴气下降,万物开始闭塞越冬。大自然的活力似乎越来越小,真的是这样吗?让我们来看一看。

秋冬之交的时节,大江南北的各处山野陆续呈现出一幅幅“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五彩画卷。

随着气温的下降和光照的减少,很多植物也要开始越冬休眠。它们“弃车保帅”,回收叶片中的各类营养素,落叶保本。叶片中的叶绿素率先大量降解,使它们失去绿色;剩下的类胡萝卜素和花色素苷,渐渐让叶片呈现出了黄色或者红色。

“梧叶新黄柿叶红,更兼乌桕与丹枫”。近日,江浙沪等地槭树、乌桕等都开始变色。上海的共青森林公园、鲁迅公园、世纪公园、古漪园等地的红叶也渐渐进入最佳观赏期。“红叶”树种很多,槭树和乌桕几乎是上海随处可见的树种。

鸡爪槭(枫),槭属,无患子科,有一百种以上的园艺品种,多年生落叶小乔木,树约高2-13米不等。其中红枫(槭)、羽毛槭(枫)等品种在我国东南沿海广泛栽种。同为槭属的五角槭(枫) 、三角槭(枫)等,也是红叶的重要组分。

乌桕是大戟科乌桕属的高大落叶乔木,菱形或菱状卵形的叶片互生,原产黄河以南各省,为上海常见的行道树种之一。每到深秋时,它们叶片由绿色转为红色或橙色,非常靓丽显眼。

乌桕在我国已经有1500多年的栽种历史,古人利用它们“取子出油,燃灯及染发”。城市中的它们,多用于观赏,除去深秋的红叶,冬日里挂在枝头的果实,也是一道风景。“偶看桕树梢头白,疑是江梅小着花”,它们梨状球形蒴果的黑色外壳爆裂之后脱落,就余下其中的种子挂在枝头。包有一层白色的蜡质假种皮的种子,三颗聚集在一起,常被误认为是洁白的梅花。

这两天的上海好似温暖如春,但是前边刚刚过去的一轮冷空气,已经将我国的低气温0℃线推进到黄淮北部至陕西南部一线,整个东北和西北地区,几乎都经历了雨夹雪、小雪或者中到大雪的天气。早在11日,济南城区尚未落叶、还是满树绿色的柳树上,已经遭遇一轮落雪的洗礼。黑龙江中部、吉林中部等地已有大到暴雪,带来美丽的雾凇。

为了让自己看上去和漫天白雪相匹配,也为了保暖过冬,雷鸟、北极狐等北方地区生活的一些鸟兽,会在冬季换上厚厚的白色冬装。北极狐厚实的皮毛大衣和蓬松的尾巴,可以让它们保持温暖;而鸟儿们身上羽毛的精密结构,则保证它们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抵御寒冷。

而黑熊、棕熊等大家伙,则大多需要在11、12月开始找个巢穴冬眠,“睡一觉”躲过严寒的冬季,到来年的3、4月份左右再陆续出洞。甚至有些熊妈妈会在冬眠时产仔,在洞中给小熊哺乳。

在上海这个冬天几乎不见雪、四季都有各色花卉的城市,小雪之后的晴天里,仍然也可以看到食蚜蝇访问金黄色的苣买菜花朵,或者有幸见到豆粉蝶或者弄蝶在有阳光下的花叶下闪现,但是你能发现的虫虫们还是变得越来越少了,它们多数已经开始了“猫冬”的生活。

10月底,内蒙古的朋友在墙角发现一堆抱团取暖的异色瓢虫。在上海,冬天有时候也会在枯叶间见到抱团的瓢虫,或者在绿地的砖缝中看见一堆堆的红蝽。

有幸的话,你会看到白带螯蛱蝶或者黑脉蛱蝶的幼虫,它们以高龄状态,静静地猫在树枝上或者枯叶中越冬。当然,也有很多虫虫躲藏在树皮下猫冬,只有阳光很好的时候才会出来一会儿。

还有很多种类在枯枝落叶中、墙角里作茧猫起来,或者住在树干中或者芦苇的秸秆中,也有些种类以卵的形式躲在厚厚的卵鞘中、或被妈妈埋在深深的土壤中……总之,你很难发现它们。

严冬来临前的小雪时节,民间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习俗。过去条件有限,冬天的新鲜菜蔬很少,天气变得干燥也是制作腊肉的好时机,大家这时候开始动手腌菜、制作香肠、腊肉,储备一冬的下饭菜。

现在物资丰富,多数人们不用为冬天的菜蔬蛋肉发愁,但是一路凋零的寒风下,仍然需要祛寒保暖防旧疾。冰冷的西北风中,尤其是要预防呼吸系统疾病,尽量减少冷空气入侵肺腑所带来的咳嗽和哮喘等问题。

北方有室内暖气或者南方开足空调时,常会引起“干燥”和上火。将生山药切片煮汁,当茶温喝,是不错的滋阴、利润、温补饮品。山药蒸熟后直接加水打浆,也可以直接饮用。当然,用栗子、嫩玉米、排骨一起,加入芡实、姜片等煲汤,也是冬季不错的补肾暖胃的汤品。

无论是北方“一片飞来一片寒”的日子、还是南方“气寒却未雪”的日子,小雪之后大家都要多晒太阳、避寒就温,像大自然中万物一样在“沉睡蛰伏或安静平和”中积聚能量,为下一个新春的到来做好准备!

本期节目由上海发布出品。

栏目支持: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

编辑:王一帆、朱骏悦、叁陆柒

沪语改写、推荐:丁迪蒙

主播:安娜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逗逗_3wr

    戈个哪能听起来语气有一眼眼奇怪呀!得阿拉上海市区闲话伐达一样!是本地闲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