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正本《中庸》讲义第二十四讲(1)

44.正本《中庸》讲义第二十四讲(1)

00:00
06:37
北宋大儒张载有四句很有名的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正本系统肩负时代使命,学习践行,既往开来,编写儒家、道家系列经典解读教材,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有正知、正念、正能量的知行合一的正本国学老师,立德树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绵薄之力!
接下来,为大家朗读正本系统创始人黄柏力老师解读的儒家、道家系列经典。

《中庸》第二十四讲(1)
【原文】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解释】其次就是谦德,谦德也能达到真诚。真诚是自然流露,自然流露也会显著彰显,彰显就有能量,有能量就会影响他人,影响他人就会让人转变,让人转变就是教化。只有天下达到自然真诚的人才能实施教化。至诚感通,可以预知未来。国家将要兴旺,必然有吉祥的征兆;国家将要衰亡,必然有反常的现象。呈现在占卜的蓍草、龟甲上,表现在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上。祸福将要来临时,看一个人的善行就可以预先知道他福之将至,看一个人的不善之行也可以预先知道他祸之将至,所以达到自然真诚的人就像神仙一样。
【解读】上一讲,子思为我们开示了真诚与明理的关系,并揭示了至诚之人可以通达自己、他人和万物的本性,参赞天地化育万物。这一讲,进一步为我们开示至诚之人的种种德能。
“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致曲”指谦德。“诚”是真诚。整句话的意思就是:其次就是谦德,谦德也能达到真诚。为什么致曲是谦德呢?有个成语叫做“委曲求全”,老子在《道德经》里说“曲则全”,讲的都是一个意思。通过圣贤教育,可以让我们变得真诚。这个转变的过程,其实就是改过。
一个没有谦德的人是不会改过的,只会傲慢和自以为是。人越是改过就越有谦德,越有谦德他的生命能量就越强大。谦德也伴随着我们改过的四个层次,最低层次的改过是克己复礼,其次是诚信待人,再其次是正己化人,再上一个层次是卑己尊人,最高层次是舍己为人。
“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形”指流露。“著”指彰显。“明”指正能量。“动”指影响他人。“变”是转变。“化”是教化。整句话的意思就是:真诚是自然流露,自然流露也会彰显,彰显就有能量,有能量就会影响他人,影响他人就会让人转变,让人转变就是教化。只有天下达到自然真诚的人才能实施教化,因为谦德可以让人变得真诚。
真诚的人不需要刻意去表现,真诚就会自然流露。自然流露的真诚,它的摄受力会很强大。摄受力很强大就有能量,有能量才可以影响别人,影响别人才会让人转变,让人转变其实是圣贤教育的最终目的。转什么呢?转贪、嗔、痴、慢、疑的习性为仁、义、礼、智、信的天性,再转天性为自性,见性成圣,内圣外王,心想事成,五福临门,圣贤教育的任务就圆满完成了。
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这股力量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但它没有教化世道人心的能量。力量可以把一个人打翻在地,但很难让人改过自新。所以力量只是外在的表现,能量才是内在的修养
。学为人师有力量,行为世范才有能量啊!
以儒释道文化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赖以生存并生生不息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我们通过学习、力行圣贤经典,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做一名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师出有名的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国学老师,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不负韶华!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