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素娟:究竟是什么样的社会困境让年轻人跟理想割席而坐?|一席

杜素娟:究竟是什么样的社会困境让年轻人跟理想割席而坐?|一席

00:00
29:32

杜素娟,华东政法大学文学教授。


成功、失败、理想、意义……这些看似宏大的词语数千年来一直扣动着文学的神经。

要追求理想,一定要背离现实生活吗?对普通人而言,理想究竟有什么用?为什么我们反复自问“活着到底为了什么”,却始终得不到答案?

经过数年的开掘,也经历过摇摆和怀疑,杜素娟终于发现:理想恰恰代表了人格中的“英雄气”——我不是被动地过一生,我要主动创造我自己的世界。


【时间轴】

03:10 没有理想的人不伤心,听完以后挺扎心

06:56 躺不平也卷不动,人生好像卡住了

08:10 每一代年轻人都喊过痛,因为真的痛

13:00 你是否也在过一种消极、冷漠的“伪生活”?

16:30 你的理想是不是被架到了攀比的金字塔尖?

19:59 真正的理想是旺盛而贴切的自我想象

25:19 我想要的是生活本身而不是生活的产品

28:23 去承担人间的祸福,去跟暴风雨搏斗,在沉舟的碎裂声中也毫不沮丧


【提到的作品】

1《没有理想的人不伤心》

新裤子乐队发行于2013年的单曲。

2《失乐园》

英国诗人约翰·弥尔顿创作于17世纪的史诗作品。

3《秋夜》

鲁迅写于1924年,收入《野草》。开篇即广为人知的“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4《局外人》

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的成名作,存在主义文学作品。

5《尤利西斯》

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意识流文学代表作,他的另一部代表作是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

6《变形记》

现代主义文学先驱卡夫卡代表作。

7《浮士德》

歌德创作的诗体悲剧,描写主人公浮士德探求真理的一生。

8《月亮与六便士》

毛姆的经典作品,“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9《老人与海》

海明威硬汉文学作品,“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纸橘子

    大年初四听到,想离职,是的,我也想去追逐我的理想了,失败了就失败了,也是一种对抗“假如”的一次成功

    一席 回复 @纸橘子: 👍

  • 听友328068547

    特别好,完整听完了。其他人的听几分钟就放弃了,谢谢非法杜素娟老师

  • 螺丝起子是暴脾气

    浮士德不就是我们么,还不如人家心态呢

  • Northward_fuller

    虽然教文学课的老师蹦出不标准的普通话发音,像吃饭吃到了几粒沙子硌牙,但文学老师提到心理学范畴的内容,而且凸显了人文学科的现实意义,这是我没想到的。关键是这个主题真的是跟八九十年代时候的大讨论有异曲同工之处,人生的路啊,为什么越走越窄

    阳光下的Mono 回复 @Northward_fuller: 她又不是中小学老师。大学老师很多带有口音。

  • 自律viviyu

    做自己,那个都不能打破我的

  • 微雨亭

    20岁谁不迷茫,所以需要从书本中去汲取营养,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想想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如果我重回20岁,读书,打工,思考,学会与优秀的人交流

  • 耿元一

    哪一代年轻人没有经历过苦难,矫情

  • 坏水流

    躺不平卷不动,一事无成的人生。跳不出既定价值标准行为规范被贴标签是伪生活,躺平摆烂是伪自我,做生活的产品复制粘贴是伪理想。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是生活的本身?

  • 小二爱吃桃

    好喜欢杜素娟老师呀

  • 兮年歌

    理想是不是需要先物质富足

    听友464105633 回复 @兮年歌: 这也是伪理想